“第一书记”驻村扶贫记
2015-08-18刘桂池
刘桂池
一辆黑色小汽车在曲折的盘山公路上“爬”行。
终于,轿车行至一座村落,在村口停了下来。
车上走下来4个人,为首的是县里选派来的“第一书记”杨万清,其余3人则是扶贫工作队队员。
村党支部书记骆世明早已在村口等着了。
构筑堡垒
重庆市级贫困村开县长沙镇谭银村位于海拔1000余米的山上,通往外界的那条路崎岖不平,通行困难。
已经连任两届村支书的骆世明,一心想把这条路修好。
修路资金不够,他拿自己的钱垫上;路修好后需要维护,他又当起了“护路工”。
但一个人孤军奋战,力量毕竟有限,难以改变全村的贫困面貌。
谭银村地势高,旱季农田灌溉用水成了问题。
“修建堰塘的事谁来负责?”骆世明在村干部会上问。
没有人应承。
“美丽乡村”建设项目遭到群众反对,骆世明提议由村干部和党代表去做群众的思想工作。
结果还是无人响应,骆世明只好一个人挨家挨户去走访。
深感无助的骆世明意识到:基层党组织战斗力的强弱,已成为事关扶贫攻坚战役成败的关键。
事实上,谭银村的情况并不是个例。
在开县120个贫困村中,很多都存在党组织软弱涣散的问题。
为此,开县将贫困村纳入后进基层党组织进行整顿,并选派“第一书记”和扶贫工作队进驻贫困村。
2014年3月21日,也就是杨万清到谭银村的第二天,他让骆世明通知大家:“明天召开党员座谈会!”
翌日,全村56名党员出乎意料地全部到齐了。
“今天会议的内容就一个——找自己的问题和不足。”杨万清说。
“我先来说。”骆世明率先发言,“第一,我在跟大家沟通方面做得不够好……”
随后,党员们纷纷发言,谈问题、找不足。
几次座谈会之后,党员们不仅认识到自身的问题和不足,也知道了今后该如何去做,精神面貌有了明显改观。
“第一书记”和扶贫工作队的到来,一下子给谭银村基层党组织注入了活力。
“党员干部形成坚固的第一阵营,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战斗堡垒。”骆世明高兴地说。
结对帮扶
党员座谈会后,村干部开始讨论如何开展扶贫工作。
“扶贫工作倒是一直在抓,但脱贫效果还是不理想。”骆世明简单介绍了一下情况。
“先摸底排查,再实施精准扶贫。”扶贫工作队队长徐刚支招。
开县实施的“精准施策,扶贫攻坚”,提出了六项措施:
——因地制宜,实施产业扶贫;
——降低成本,加快搬迁扶贫;
——聚合力量,深化帮扶扶贫;
——叠加政策,实现“兜底”扶贫;
——“五个一批”,推动就业扶贫;
——创新方式,开展金融扶贫。
扶贫工作队就是要协助村级基层党组织,落实好扶贫措施。
“二组有7户贫困户。”
“一组有16户贫困户。”
谭银村两个村民小组的组长把贫困户的名单报了上来。
“党员干部分头去排查,核实为贫困户的,一定要帮扶好。”杨万清提出要求。
帮扶对象一划分,扶贫工作队及党员干部纷纷行动起来。
党员程安荣的帮扶对象是朱振武一家。
65岁的朱振武因身体原因丧失了劳动能力,其妻患有小儿麻痹症。
程安荣走进朱家,见朱振武一脸愁容。
“家里有什么困难?”程安荣问。
“我儿子考上大学了。”
“这是好事啊!”
“唉……”朱振武叹起气来。
程安荣马上明白了:朱振武没钱供儿子上大学。
“先别着急,我帮你想想办法。”
几天后,程安荣带来了好消息:某企业老板愿意资助朱振武的儿子读大学。
朱振武和家人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
在党员干部的积极作为下,村里的贫困户对脱贫致富更有信心了。
引进项目
在推进结对帮扶的同时,“第一书记”和村干部又琢磨起了增收的问题。
“结对帮扶为贫困户解了急难,要是能进一步增加贫困户的收入就好了。”骆世明说。
“得引进项目,发展产业。”杨万清说。
“啷个引进项目嘛?我们缺乏经验。”
“我先来想想办法。”
在杨万清的引荐下,一家企业打算来谭银村投资种植冬桃。
骆世明召开村支“两委”会,讨论这事。村干部的意见高度一致——支持引进这个项目。
村干部的态度令骆世明感慨良久,仅仅一年时间,谭银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真是不可同日而语。
接着,村里又召开大会,征求党员和村民代表的意见。
“流转一亩土地,一年能有多少收入嘛。”
“假如过个5年、10年,项目停了,我们啷个办?”
由于一些村民代表心存顾虑,没能取得一致意见。
会后,部分村干部和党员主动提出上门去做村民代表的思想工作。
一周后,再次开会,反对的声音没有了,引进项目的事终于得到村民认可。
民意通过了,骆世明又为买树种的钱发起愁来。
早在协商项目引进时,那家企业的负责人就明确提出:“我们负责项目运营,但冬桃树种由你们解决。”
“买树种的钱从哪里来?”骆世明向杨万清求助。
“可以向县扶贫办申请扶贫资金。”杨万清出了个主意。
于是,钱的问题也解决了,冬桃项目终于在谭银村落地。
山村初变
2014年9月的一天,骆世明突然接到一个电话。
“骆书记,路堵了,运输车进不来!”
冬桃种植项目上马后,谭银村的软肋暴露出来——降雨引发几处滑坡,道路堵塞,汽车开不进来。
“道路一天不修好,谭银村的产业就兴盛不了。”骆世明心里着急。
“我们去加固山体!”几位党员主动站了出来。接着,村里56名党员全部加入了义务劳动。
不到一个月,村里通往外界的道路彻底畅通了。
“招工啦!”冬桃项目负责人在村委会大院贴出告示。
项目引进来后,村民通过土地流转获得了收益。现在,产业发展又带动了村民就业,他们不必像以前那样外出务工了。
尝到了发展产业的甜头,谭银村加快了发展的步伐——
香稻种植项目引进来了;
核桃种植项目引进来了;
高山扶贫搬迁工程开始实施了;
美丽乡村建设开展起来了;
乡村旅游发展起来了……
脱贫致富的道路越走越宽广,但大家不会忘记带领他们拼搏奋进的“第一书记”和村党支部,还有那事事争先的56名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