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说议论文写作如何引向深入

2015-08-18陈金辉

文理导航 2015年22期
关键词:方法

【摘 要】全面地、准确地把握材料的含意是议论文写作引向深入的前提。不同层面的论述,思想内容的渐进,是议论引向深入的保证。议论文的结尾,重视现实的联系,重视与读者的互动,使议论的主题升华,从而使议论引向深入。

【关键词】议论;引向深入;方法

当下高中学生议论文写作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停留在浅表化上。如何使议论引向深入?现举一篇学生在考场上的例文探析。其作文的试题是据一则材料,写一篇议论文。材料是:

一位名叫索克曼的基督教牧师曾说:“当我们是少数时,可以测试自己的勇气;当我们是多数时,可以测试自己的宽容。”

材料内容是比较抽象的。就这个材料,在审题时,必须把牧师话的这两个分句都理解好,并且综合起来思考。

如这位学生的作文,题目是《宽容异己》,其开头写道:

上天创造了我们,尽管我们身体构造是相同的,但我们以不同的眼光看待世界,我们彼此就是不同的。当我们是多数时可以测试自己的宽容。当别人与我们不同时应该宽容,而非抵触。

在这个世界上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所以面对异己应该持宽容的态度,这个社会才会和谐。

本文的开头就可以看出这位学生提出问题的深度了。其原因就在于对材料理解把握得好。

牧师的话综合起来理解,是有着哲学意味的。我们通常是处在“少数人时”或“多数人时”的,当然多数情况常人是在“多数时”。当我们在处于“多数人时”,可否不与“少数人”形成对立,或者至少是持“中立”的态度,怀着一颗“宽容”之心面对对方,以便不当少数人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在那时,即便感觉少数人是“异类”,甚至是“怪物”,不可理解,也要宽大他们。何况过了那时后,你也许就不是那么认为了,曾经的异类,原来是见解独特,富有创意的。当我们处于“少数人时”,我们要面临着孤独,要面临着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险阻,这时是最能测试自己的勇气了。

这位学生就是理解了以上的题意基础上,选择“宽容异己”这个角度写,因不同眼界产生不同的看法,材料阐释合理,引入议论“宽容异己”的角度推理正确,从而自然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所以,从这位学生作文的开头这两段可以看出,全面地、准确地把握材料的含意是议论文写作引向深入的前提。

那么,这位学生接下如何论证呢?请看:

矛盾往往是在不同中产生的。人们目及与自己差异较大时,就认为是异己。正如因肤色不同而产生种族偏见,因国家意识形态不同而产生敌视,因学术主张的不同在这喧闹的世界中碰撞而产生排斥的火花。而此时,宽容异己,对持有不同观点的人以宽容,才是现在社会所需要的和谐。

这段文字语言简练,论证有力。为什么呢?这段话有三个层次。先从事物的矛盾的角度来阐述“异己”的存在。接着,从种族偏见、意识形态、学术主张,设例证明。最后分析宽容异己达到和谐的意义所在。文章用演绎推理来论证,把议论引向深入。不过写到这里,如何进一步推进,是文章的关键。那么这位学生接下是如何写呢?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当代学术争鸣,百花齐放的社会大背景下,多一点宽容和善待,才能让活动因子在社会这个大容器达到动态平衡,彼此相安无事。孔子希望沿周礼而不同于周礼,创造属于他的一套礼仪。孔子仍希望儒学可以宽容并济,并非一家独大。诸子学术在看似“独尊儒术”的环境下不断发展,如脉脉潜流,在“和”的文学思想领域中达到了动态平衡。在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那个时代是文化的大幸,也是后人的大幸。当你在社会上看到许多不同的想法时,说明这个社会允许存在不同的尺度。宽容不同,这个社会才会在多元文化中不断发展。而非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不允许有不同的声音。

该生引用了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来进一步论证,引言确切,并且还联系了当代学术争鸣现实来分析。接着,文章顺着这一名言——孔子,以孔子“希望沿周礼而不同于周礼,创造属于他的一套礼仪”事例来论证,事例典型,转述恰到好处,转述中寓于议论,最后进行科学的分析,事例虽然只有一个,但分析深入,用科学的归纳推理,把议论进一步引向深入,使观点更有说服力。

由上面推知,不同层面的论述,思想内容的渐进,是议论引向深入的保证。

还必须指出,一篇好的议论文,其“豹尾”也是必须的。请再看:

每个人似乎都有排斥异己的本能。如今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与人的差异被无限放大,在网上可以看到许多意见各不相同的发言。当看到不同时应该宽容,以免出现抱团肃清异己,从而滋生暴力。这个世界发展太快,我们是否适应这个充满异己的世界?我们又该怎样做去宽容那些少数人呢?

也许时间的推移会让我们更成熟,教会我们如何更好地与世界相处。但在这个异己随处可见的世界,应该去宽容异己,因为不同让世界充满生机,让世界更精彩。不同的思想如同不同的元素,不同思想间的碰撞并不是其中一方消失,可能会产生另一种新的思想。任何一种思想都具有潜在价值,因此要宽容以待,而非排斥在外。

文章照应前段点到的“当代的学术争鸣”之事,进一步联系现实来分析,揭示了现实的一些弊端,既与前文所引的孔子的事例形成了对比,又面对了现实,彰显了文章的现实意义,使论述又往前推进了一步,并且提出了两个问题,把议论引向读者的思考。顺应这两个思考的问题,文章最后一段用“也许”一词连接,巧妙地有分寸地回答了怎么办的问题。问题解决的办法既留有余地又有自己的主张,有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达到结尾议论推向更深入之妙处。

据此再推知,议论文的结尾,重视现实的联系,重视与读者的互动,使议论的主题升华,从而使议论引向深入。

议论的深入,不仅仅是技巧问题,更是思想问题。思想成熟了,文章议论深度水到渠成。

【参考文献】

[1]《普通逻辑学》

【作者简介】

陈金辉,(1963-),男,汉族,福建省莆田市,福建莆田第六中学,中学高级教师,本科。

(作者单位:福建省莆田第六中学)

猜你喜欢

方法
中医特有的急救方法
高中数学教学改革的方法
化学反应多变幻 “虚拟”方法帮大忙
变快的方法
学习方法
可能是方法不对
用对方法才能瘦
最有效的简单方法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