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后进生也爱上语文课
2015-08-18张创先
【摘 要】 有许多老师都喜欢优秀的学生,而忽视后进生。那何谓“后进生”,即思想行为、学业成绩、智力发展等低于合格水平,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和缺陷的学生。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后进生的问题一般来说都具有暂时性。由于后进生的可塑性很强,教师和家长千万不要认为他们不再改变、不可救药。因此,帮助、教育后进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唯有坚持“面向全体”,特别是面向后进生才是切切实实的素质教育。
【关键词】态度;内心;教育;环境
笔者最近看到这样几件事:其一,在某节语文课上,甲乙两学生因为一点小事发生矛盾,吵了起来,当时课任教师在没有了解情况的前提下直接对乙同学进行严厉的批评,其实这件事的错并不在乙同学,因为乙同学是所谓的后进生。其二,在办公室,某天一老师在检查学生作业本的时候,发现有同学少交了一本,该老师脱口而出是某某学生,而这某某也是平时老师口中的后进生。这就让我思考为什么他们会受到那样的待遇呢?
有许多老师都喜欢优秀的学生,而忽视后进生。那何谓“后进生”,即思想行为、学业成绩、智力发展等低于合格水平,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和缺陷的学生。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后进生的问题一般来说都具有暂时性。由于后进生的可塑性很强,教师和家长千万不要认为他们不再改变、不可救药。因此,帮助、教育后进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唯有坚持“面向全体”,特别是面向后进生才是切切实实的素质教育。
如何促使后进生转变,让他们也爱上语文课,笔者在近来年的语文教学工作中,初步形成了“后进生”的教育观,要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必须将爱洒向后进生。
一、教师必须具有正确的教育态度
后进生有的是言不正,行不规的,行为习惯不良,在生活上自由散漫,纪律观念不强;有的意志薄弱,自控能力差;有的懒惰、贪玩,成绩差,经常迟到或早退甚至旷课;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有的抽烟、酗酒、盗窃,打架闹事;有的常出没于网吧;有的还和街头流氓整天混在一起,甚至违法乱纪。但是他们仍然是青年一代的一部分,可塑性很强大,我们教师应当积极教育和挽救他们。后进生不过是缺乏肥水的禾苗,沾着污垢的玉石,既有阴暗的消极面,又有潜在的闪光点,他们同优秀生、中等生一样渴望进步,也能成才。作为施教育人的教育工作者,要善于从后进生身上了解他们的志趣和个性特征,观察发现他们时隐时现的闪光点,作为教育转化他们的突破口和推动其前进的动因。事实证明,后进生并不是一无长处、各方面都差的“坏孩子”,更不是智商低下、不可教育的“低能儿”;相反,在一定意义上,淘气、调皮的孩子是最聪明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下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他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后,其能力可以发挥80%——90%。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我对后进生有所“偏爱”:课堂上能够举手发言就加以鼓励;学习上有所进步就给予赞许;品德上做点好事就进行表扬,让后进生品尝到受赞许、表扬的欢乐,而千万别让他们在课堂上成为被冷落被“遗忘”的对象,认为“老师只看到我的缺点和短处,看不到我的优点和进步”。
曾经教过05级有这样一个同学,由于是单亲家庭出身,家长缺乏正确的管教,从小养成说谎和偷钱的坏行为,学习成绩很差,常常受到老师的斥责,在班上也受到同学的讥笑、歧视而抬不起头,但她很爱劳动,主动为班级体打扫教室。抓住这个情况,我先对她进行耐心的谈话,既肯定她的优点,又指出存在的缺点;鼓励她勇于改正缺点,发扬优点,争取做一个好孩子、好学生;再同家长统一要求,配合教育,还安排班里干部对她关心帮助。使这个同学既明白道理,又深深地感到老师、父母和同学对她真情善意地关心、爱护,从此痛改前非,改正了不良行为,在班上更加热情地为集体做好事,通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她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走上了进步的道路。
二、深入理解和研究他们的内心世界
后进生缺乏学习信心,缺乏学习动机,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人们常说他们是“坏学生”,是“朽木不可雕”,“顽石不成材”,但是后进生也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当其受到某种伤害,为了采取保护措施往往形成某种异常心理和畸形表现:有的存在对立情绪,不听管教;有的产生自卑心理,消极沉闷;有的采取疏远集体,回避教育;甚至有的故意违纪,离校逃学。凡此种种,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爱的温暖而使其心灵蒙受创伤,正常成长遭到压抑。因此教师要主动接近后进生,深入理解和研究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喜好,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要用良好的教学设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一种利于激发学生内驱力的环境氛围;要对后进生以表扬为主,抓住每一次的闪光点对他们进行表扬;要设计相宜的课堂练习,使后进生在课堂上“有饭吃”,“有事做”,有向更高目标奋斗的希望;要注意知识的重点性、系统性,方法的启发性、问题的针对性和后进生的学习个性;予以必要的鼓励,并制定可行的目标,培养他们的成功感。
三、坚持说服教育
后进生的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转化过程中,后进生思想觉悟较之好学生有差距,他们认识能力较低,思想基础不牢,容易出现反复,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对这项十分艰苦的工作,只要我们工作做到位,是完全可以转变的。后进生也是不甘心走下坡路的。当他们做错了事后,往往会感到懊悔。因此,教师对他们的思想反复、动摇要有充分思想准备,要更加关心他们,克服急躁情绪,不断地从反复中发现他们的进步因素,教育引导他们向好的方面转化。应该像对子女一样爱护他们,要求他们,对他们负责任,既要有慈母之心,又要有严父之情,要爱得得体,严得适度,要从具体的实际出发,讲事实、摆道理,和风细雨,使他们认识错误的实质,分清是非、善恶、美丑,促使他们自觉的进行思想斗争,激发他们立志改正缺点、努力向上的决心。如,一个后进生,学习、纪律都差,经常顶撞教师,后来又因偷东西受到派出所的处罚,事后班主任没有在同学面前提他“偷”字,而是把他叫到一边,和他促膝谈心,给他讲拾金不昧的故事,讲应怎样做人等等,班主任的一席话鼓舞了他,后来这个学生转好了,并成为本班的学习带头人。
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当一个后进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观察和体验到教师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怀和谆谆教导,完全是为了自己健康成长的时候,就会由尊重教师,到对教师产生感情,并转化到乐意听从教师讲道理,努力把教师的要求化为自己的行动,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
四、创造良好的集体教育环境
后进生学习、生活在集体环境里,他们必须融进班集体之中,同班集体一起前进。一个团结友爱、奋发向上的班集体,既是后进生矫正不良道德品质的熔炉,又是后进生实现转化、走向进步的摇篮,因此必须树立良好的班风,发挥集体的力量,使后进生身处一个团结友爱、融洽和谐的环境和氛围之中。陶行知说过:“象屋檐水一样,一点一滴,滴穿阶前石。点滴的创造故不如整体的创造,但不要轻视点滴的创造而不为,呆望着大创造从天而降。为此,开展多种有益的集体活动,能促进后进生的自我教育与转化,提高后进生的学习、生活的积极性。如组织“一帮一”活动。安排成绩优秀同学与后进生同桌,提醒、督促后进生遵守纪律,专心听课,课余当“小老师”辅导学习,帮助改进学习方法。还有开展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如学雷锋做好事,讲故事比赛,知识竞赛,游戏抢答等,使后进生融进欢乐愉快的集体生活之中,并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表现才能的机会和舞台。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使后进生感到班集体大家庭的温暖,逐渐消除了自卑心理,克服了孤僻性格,振作精神,树立起同班集体一起争取进步的自信心。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玉璞需雕琢,铁杵可磨针;浇树要浇根,育人须育心”让我们摒弃对后进生的偏见,多给后进生一些爱心,这样他们也会爱上语文课。
【作者简介】
张创先(1966.12-),男,江苏泗洪人,本科,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主要研究单位:中学语文教学。
(作者单位:江苏省泗洪县城头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