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国产“天马号”系列主战坦克
2015-08-17雷炎
雷炎
由于公开信息有限,外界对于朝鲜武装力量的了解往往停留于表面,这一点体现在朝鲜国产主战坦克的认知上就更为突出,由于西方情报机关不掌握朝鲜国防工业的具体情况,加上命名方面“各自为政”,导致朝鲜坦克型号“满天飞”,让人摸不出头绪。像朝鲜陆军全面列装的“天马号”主战坦克就有六种衍生型,再加上美韩情报机关发布的诸如M1992、M2002、“暴风号”等等不被朝鲜官方承认的称呼,可见弄清朝鲜坦克发展脉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过,近年来随着朝鲜最高领袖金正恩多次举行阅兵式和大规模联合演习,加上朝中社有意识地发布领导人视察坦克兵部队的照片,特别是2013年揭幕的平壤军事博物馆辟有专门的朝鲜国产坦克展示区域,外界有机会近距离了解朝鲜特色的主战坦克的真相。
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签署后,苏联和中国均向朝鲜人民军重建事业提供巨大帮助,特别是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回国之前将不少于10个师的全套装备送给朝鲜。以朝鲜坦克部队为例,曾在战争期间立下赫赫战功的苏制T-34/85坦克在后来20年间依然是朝鲜人民军的骨干装备,直到今天仍有约250辆充当教学用车。
受中苏两党两国关系破裂的影响,上世纪60年代,处于夹缝之中的朝鲜不得不小心翼翼处理好朝中、朝苏关系,以免影响到自身国防建设的步伐,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朝鲜在各领域推进“主体思想”,强调自力更生的重要性。从1966年开始,为反击美国武装韩国并怂恿其出兵越南的行径,朝鲜国家主席金日成向苏联和中国都提出军援需求,苏联反应很快,1966~1970年间分两批向朝鲜交付了400辆T-54和250辆T-55中型坦克,虽然有不少是苏联远东军区用过的二手货,但依然令朝鲜坦克兵实现了装备换代,在此期间苏联又以零部件出口的方式向朝鲜交付了300辆T-54坦克散件,由其自主完成组装成“金日成-68号”坦克。似乎是和苏联的援助展开竞争,正处在“文革”期间的中国也竭尽所能向朝鲜提供了至少500辆59式中型坦克及175辆坦克底盘,前者系苏联T-54A坦克的仿制品,战斗重量仅为36吨,配有100毫米主炮,越野速度达40千米/小时,最大行程为450千米,比较适合半岛的作战环境(特别是桥梁通行能力),后者则为朝鲜生产一系列自行加农炮和自行高炮提供了便利。
1975~1979年,朝鲜进一步从苏联进口了500辆T-55坦克,并从苏联乌克兰马雷舍夫机械厂取得特许生产权,但很快朝鲜人民军便意识到此类第一代坦克在战场上缺乏胜算,因为T-54/55系列坦克速度低,反应速度慢,且火控系统采用原始的光点投注模式,射击精度低,再加上坦克正面装甲厚度不过203毫米,与美国当时军援韩国的M47、M48A5坦克难以匹敌。正是基于这些考虑,朝鲜不得不寻求苏联进一步的技术援助,1976年苏联终于同意向朝鲜转让更高级的T-62主战坦克的生产许可证,并分两批转让了350辆整车和150辆车辆散件(全部在1978年交付完毕),这主要是基于苏联当时已然停产T-62,而朝鲜积欠的苏联债务与日俱增,苏联不想“免费”地向其提供更高级的T-72坦克生产技术,却又要照顾老朋友的情面,于是提供老式T-62坦克及其相关技术资料未尝不是一个既能援助盟友,又能确保自己的经济利益不会太亏本的办法。朝鲜将自己国产的T-62坦克命名为“天马号”,暗含纪念该国引以为傲的“千里马”国家建设运动的意味。
据设在美国的“韩半岛统一学研究中心”提供的资料称,朝鲜陆军当前大致拥有3 500辆中型及主战坦克、560辆轻型坦克、2 500余辆步兵战车(IFV)和装甲人员输送车(APC),其中战后第一代坦克占坦克总数的55%,主要配置于第二梯队,主要承担补充一线攻势部队的任务,而前方军团及战略预备队则以“天马号”为装备重点,总数接近1 000余辆。韩国联合参谋本部于2011年11月向国会提交的“国政监察资料”表明,过去10年间,尽管朝鲜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但其国防工业仍获得长足发展,尤其是坦克装甲车辆的研发水平并不比外界关注更多的朝鲜导弹工业逊色。
尽管苏联对朝转让T-62坦克制造技术存在“利己主义”思想,但仍对朝鲜坦克工业取得决定性突破起到关键作用,朝鲜生产的第一代“天马号”坦克——“天马号-76”(题图)全重达到38吨,配有创新性的115毫米滑膛炮,而且配备基于主动红外夜视器材的TPN-1-41-11夜视观瞄装置,这些都是以往朝军不可想像的新玩意。
“天马号-76”基本是T-62的翻版,它与原装T-62最大的不同是高射机枪,“天马号-76”用仿制的14.5毫米KVP单管机枪取代原来的12.7毫米DShK-38/46T机枪,目的是强化反直升机火力。朝鲜起初以每年100辆的速度生产“天马号-76”,到1984年达到高峰时的150辆。但不得不承认,由于朝鲜工业基础单薄,特别是朝鲜黄海钢铁联合企业尚无法轧制出合格的均质钢装甲(RHA),最初生产的主战坦克性能较原装T-62反而下降,1984年朝鲜向急需军火的伊朗提供了150辆“天马号-76”坦克,换取资金用于后续坦克研制工作。这批“朝鲜版T-62”故障频发,而且朝鲜坦克的测距方式系由TSh2B-41型炮长瞄准镜内的测距分划线进行人工测距,这种方法随着目标距离增大而误差加大,严重影响主炮命中率,令伊朗车组乘员恶评如潮,一些习惯驾驶美国和英国坦克的老兵甚至将朝鲜坦克斥责为“钢铁木马”。
但朝鲜方面的进步颇为迅速,后续出口伊朗的“天马号-76”坦克批次进行了重点改进。上世纪80年代末,经过朝鲜第二自然研究院下属第112机械研究所改进的新版“天马号-76”坦克开始在主炮根部加装激光测距仪,令炮长能正确且快速地获得目标距离信息,有效改善主炮的首发命中率。同时,炮塔上还加入嵌入式装甲,而且新批次坦克的内部空间得到加大,从而融入更多机电一体化设备,动力系统也换装了马力更强的柴油机。很显然,朝鲜军工系统通过一点一滴的进步,向国产先进坦克的目标迈进。
“天马号-91”首次现身于1992年4月建军60周年阅兵典礼中,因此被西方观察家命名为“M1992”,但据曾在朝鲜王牌近卫汉城柳京洙第105坦克师服役过的“脱北者”姜武哲向韩国《东亚日报》透露,该坦克其实是1991年投产列装的,部队内部一般称“天马号-91”。该坦克维持上一代“天马号”的底盘,但换装新设计的多边形焊接式炮塔,取代原有的半蛋型铸造炮塔,它实际开启了后续“天马号”系列坦克深度改进的序幕。
韩国《防卫21+》声称,巴基斯坦为朝鲜“天马号”坦克的进化提供了大量技术帮助,朝鲜工程师曾获邀参观了巴基斯坦的塔克西拉重工业集团(HIT),该集团不仅负责将中国早年援助的59式坦克升级为配备125毫米炮的“阿尔-扎拉尔”主战坦克,还在中国、乌克兰技术协助下生产MBT-2000“哈利德”坦克。有消息称,朝鲜可能通过转让“劳动-1”号中程弹道导弹技术,换取巴基斯坦的坦克升级及制造技术。
“天马号-91”所采用的炮塔轮廓相当扁平,炮塔正面具有良好的防弹倾角,外观些许类似于中国“二代半”水平的85-ⅡAP式坦克(该坦克已出口给巴基斯坦)炮塔。“天马号-91”仍维持与上一代“天马号”坦克相同武器,但在炮塔正面与两侧各设有四联装烟幕弹发射器。至于观瞄火控系统,“天马号-91”仍沿袭上一代的炮长管形直视瞄准镜与TPN-1主动红外夜视仪,激光测距仪一样以外置方式装在主炮根部上方的装甲容器内,推测其火控系统仍维持与“天马号-76”后期型坦克的水平。
防护性能方面,“天马号-91”车体两侧加装侧裙,焊接式炮塔的正面与两侧部分区块加装爆炸反应装甲,根据朝鲜方面的说法,其炮塔正面对抗成型装药弹头时具有相当于500毫米RHA的水平,足以防御RPG一类轻型反坦克武器的攻击。“脱北者”姜武哲特别强调,尽管“天马号-91”车体正面装甲厚度仍为102毫米,但其装甲里添加特殊金属,因此抗打击力更强。目前尚无官方信息透露“天马号-91”所采用的是哪一种柴油机,韩国情报机关推测可能是采用改进版的V-55型柴油机。
姜武哲表示“,天马号-91”坦克主炮备弹34发,用弹多为两种,即高爆榴弹(朝语称“轻量弹”)和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朝语称“铁甲弹”)。高爆榴弹主要是通过爆炸后的弹片杀伤人员,穿甲弹则是通过高能金属射流摧毁敌坦克。榴弹重约32千克,穿甲弹重约34千克,从两种炮弹的射程上看,榴弹射程要稍远一些。根据朝鲜坦克部队有关规定,平时只有兵器参谋才能进入部队弹药库,且只有在战时才会向各坦克提供特种炮弹,平时训练里,战士们只能用到前文提到的两种炮弹。朝鲜坦克主炮射程分为直射距离、瞄准距离和最大射程,直射射程一般设定为300米,瞄准距离(有效射程)为800米,最大射程则设为1 200米,尽管看似不如美韩坦克,但要知道朝鲜半岛尽是山地,坦克交战距离很短,这样的射程安排是合理的。
姜武哲还透露,朝鲜在朝韩“军事分界线”(MDL)前沿地带分布有许多特种兵器仓库,即使是部队兵器参谋平时也不能随便入内,只能持上级文件才能进入或打开。20世纪90年代,朝韩军队曾在MDL某处爆发激烈冲突,由于担心距MDL最近的兵器仓库被渗透进来的韩军偷袭,兵器参谋在未获最高司令官同意的情况私自打开仓库,将炮弹全部装填进“天马号-91”坦克,对着韩军出没地带就是一顿猛轰,结果一下子打成火海。在朝鲜,坦克兵们接受到的教育大都是自己的装备如何强大,像“天马号-91”坦克所用的穿甲弹就被说成是“无坚不摧”,朝鲜坦克兵接受的战术教育不是要杀伤敌人有生力量,而是敌人哪种武器对自己有威胁,就要先消灭它,像王牌近卫第105师中就有专门研究韩军坦克部队的情报分析组,课题就是确认敌人的战斗编制、弹药储存量、战斗力等,做到心里有数。
1997年,朝鲜政府决定将公元纪年改为主体纪年,即以已故国家主席金日成诞生的1912年为主体元年,以纪念金日成创立的“主体思想”,连带的各种带有年份编号的兵器名称也发生改变,像1998年出现的“天马号-98”坦克也被称为是“主体-87”坦克。它延续了“天马号-91”的基本设计,底盘部分基本相同,但改进了炮塔上的装甲布局,并取消炮塔正面的烟幕弹发射器,只保留炮塔两侧的四联装烟幕弹发射器,此举可能是便于在炮塔正面安装爆炸反应装甲,让反应装甲涵盖更大的区域。根据平壤军事博物馆透露的资料,“天马号-98”全重38吨,炮塔正面配备有复合装甲,也可加挂反应装甲进一步强化防御能力。除此之外,关于该坦克的信息不多,也未见其出现在公开的阅兵场合中。目前,平壤军事博物馆中展示的216号坦克就是“天马号-98”。
该坦克首次现身于2010年劳动党建党65周年的阅兵典礼中,但朝军在2001年便陆续有多个部队换装,也称“主体-90”坦克。平壤军事博物馆所藏138号坦克就是“天马号-214”型。它系由上一代“天马号-98”进一步发展而来,底盘尺寸相仿,仍为5对负重轮配置,但车首装甲构造发生些许改变,首上装甲由“天马号-76”以来单倾斜装甲面构造改成为两段式双倾斜装甲面构造,由车首开始至约三分之一处的斜面倾斜角度较小,之后一直延伸至驾驶员潜望镜处的后三分之二斜面则有相当大的倾斜角度,有点类似中国外贸型MBT-2000坦克的设计风格,推测其首上装甲应该经过重新设计,配备有多层构造的复合装甲。此外,“天马号-214”车首上半部装甲的部分区域还外挂履带板。强化防御能力。至于炮塔部分,“天马号-214”配备有结合复合装甲的焊接式炮塔,炮塔正面进一步安装爆炸反应装甲块来强化防御能力。
武器与火控系统,“天马号-214”与“天马号-98”基本相同,总重同为38吨。
该坦克所用柴油机型号仍然不明。
它是“天马号”系列中第一种采用全新底盘的型号,这是在“天马号-214”坦克底盘基础延长设计而来,新增一对负重轮,达到6对负重轮,各负重轮的间距也相同,整体外观比原先的底盘更为匀称,更具有现代感。“天马号-215”的炮塔外观也有所变化,线条更为扁平,炮塔正面配备更为厚实的楔形被动式附加装甲块,造型类似苏联T-62M坦克所安装的BDD附加装甲,可能属于简易多层复合装甲。目前,平壤军事博物馆所展出的404号坦克即为“天马号-215”。
“天马号-215”战斗全重小幅增至39吨,主要武器与“天马号-214”相同,火控系统则经过改进,炮塔后方出现横风传感器,火控系统也加入数字化弹道计算机,横风传感器可感测气温、气压与横风等气象资料,可提供弹道计算机更多参数来修正弹道,进一步提高火炮命中率。美韩情报官员估计,“天马号-215”的火控系统可能达到上世纪80年代苏联T-62M坦克所采用的“波浪”(Volna)火控系统的水平。后者包括带陀螺稳定的TShSM-41U炮长瞄准镜,结合被动式微光夜视、主动红外夜视和炮射导弹制导功能的1K13型夜视瞄准仪,与数字/模拟混合式的BV-62型弹道计算机等,可自动馈入各参数诸元作综合弹道修正。火炮俯仰角由火控系统自动修正,对于横向运动目标的方位角修正采取半自动方式,炮长只需持续瞄准移动目标数秒钟,火控计算机即可依据目标速度计算出所需的前置量,并以光点投注于炮长瞄准仪内,炮长仅需依照光点显示的刻度提取前置量即可,显著提高打击移动目标的命中率。“天马号-215”的火控系统应该也已具备这种能力。
但从“天马号-215”的夜视仪基座外观判断,它仍维持TPN-1型主动红外夜视仪的布置,没有像T-62M配备带导弹制导能力的1K13型夜视瞄准仪(1K13的镜座偏长,直径也略大),因此不具备发射炮射导弹的能力。不过改进型TPN-1(如TPN-1K)就结合了微光夜视仪,因此不能排除朝鲜坦克拥有被动夜视技术。
值得注意的是,“天马号-215”是朝鲜第一种具备攻击预警能力的坦克,其在炮塔顶部的四个点位各设置一座激光传感器,能探测敌方发射的激光测距或导引信号,并在第一时间对车组乘员发出预警,让坦克乘员采取施放烟幕弹等防御措施。
它在外观上与“天马号-215”的最大不同是炮塔两侧的单排四联装烟幕弹发射器改为两组双联装布局,炮塔顶部部分区域外挂履带板,强化防御能力。另外,动力舱盖外形也有所不同,可能配备功率更大的柴油机。2010年平壤阅兵式上出现的“天马号-216”未加装对空与反坦克导弹,后续在2012年阅兵中现身的“天马号-216”坦克则在炮塔顶部车长与炮长舱盖间加装双联装“火鸟”3反坦克导弹(俄制9M113型的朝鲜仿制版)与单装的朝鲜版“针”S肩扛式地空导弹。平壤军事博物馆所展示的909号坦克即为“天马号-216”型。
“天马号-216”型曾于2010年在朝鲜中央电视台的一段特别报道中亮相,引起美韩等国军方高度关注,因为这是前所未见的朝鲜新式主战坦克,当时外界还无从得知该坦克的官方型号。西方媒体依据先前所获得的信息,推测它就是传闻中以俄制T-72为基础研发,并于2002年问世的朝鲜新式主战坦克,遂将其命名为“M2002”,韩国媒体则以讹传讹地称为“暴风号”。其实这都是错误的推测,因为以现有资料判断,朝鲜并没有M2002或“暴风号”坦克,而真正以T-72坦克技术发展的新一代主战坦克其实是“先军号”坦克。
按照韩国国防科学研究所(ADD)的说法,“暴风号”(实为“先军号”,也称“主体-98”)坦克无疑是迄今外界已知朝鲜最先进的坦克。它的研发可能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叶,关于它的身世也充满传奇色彩,据一名曾在朝鲜军工系统工作过的“脱北者”声称,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苏联向叙利亚出口了三辆先进的T-72坦克,但因对叙方提供的待遇不满,苏联教官在培训叙利亚坦克兵时故意出错,结果让三辆坦克全都出了故障而“趴窝”。叙利亚又向苏联提出再派技术人员帮助修理坦克,没想到苏方还是以待遇为由拒绝了。恰巧当时正在叙利亚和黎巴嫩贝卡谷地活动的朝鲜军事教官与叙利亚军方进行秘密协商,内容是要将这些几近报废的T-72坦克运回朝鲜,最终双方同意由朝鲜向叙利亚提供自行火炮和齐射火箭炮为代价,叙利亚负责将这些T-72型坦克运到朝鲜去。在T-72坦克被运到位于朝鲜咸镜南道的柳京洙坦克厂后,朝鲜国家主席金日成亲临现场指导,并询问工厂技术人员能不能仿制出与T-72坦克相当的坦克,结果不到四年的时间里,柳京洙厂就完成新型坦克的研制,但因造价远比“天马号”坦克贵,所以投产被搁置下来。另外苏联解体后,朝鲜从俄罗斯买到大量报废的T-72坦克车体和零件,通过“拆旧拼凑”了解并掌握了这一更高级坦克的构造和精密仪器设备的诀窍。正是基于一系列或明或暗的外来帮助,都为“先军号”坦克横空出世提供了巨大帮助。
韩国《亚洲经济》称,2001年8月2日,访问俄罗斯的朝鲜领导人金正日曾专程访问了俄境内鄂木斯克(实为下塔吉尔)的乌拉尔机械车辆厂,并提出购买该厂出品的T-90坦克的请求,但俄罗斯考虑到与韩国的关系,委婉地拒绝了金正日。据一名高层“脱北者”透露,金正日回到朝鲜后,特地指示生产坦克的柳京洙工厂领导:“我们也要制造出像T-90那样的先进坦克给俄罗斯人看看!”果然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这个工厂与技术部门密切合作,迅速拿出性能接近T-90的“先军号”坦克,2009年正式投产。
据平壤军事博物馆展示的资料,“先军号”坦克总重44吨,乘员4人,车身宽3.502米,全高2.416米,尺寸与吨位皆高于“天马号”系列坦克,更接近T-72、T-90坦克的水平。其动力为一部1 200马力柴油机,最高公路速度70千米/小时,最大行程370千米,同时该坦克可在水深达5米的河流中成功泅渡。
“先军号”坦克的底盘配置与T-72相同,将驾驶员由原本“天马号”系列坦克的左侧移至中间,虽然说“先军号”坦克采用T-72部分技术体现在主要武器与底盘设计上,但在炮塔部分,“先军号”却更类似于罗马尼亚自制的TR-85M1坦克,结合炮塔尾舱的硕大弧形炮塔与TR-85M1坦克颇有几分相似。“先军号”的炮塔装甲也相当独特,炮塔正面与侧面可见到明显的焊接痕迹,推测其铸造炮塔夹层内置入复合装甲套件,外部再焊接上铸造外壳将复合装甲套件覆盖其中,形成特殊的铸造与焊接混合式结构。炮塔与车首正面可加装新型爆炸反应装甲,据称其正面装甲对动能穿甲弹的防护能力达到500毫米RHA的水平,能有效防御105毫米坦克炮的射击。
与“天马号-216”相同,“先军号”坦克也可在炮塔顶部外挂导弹,2010年平壤阅兵式上出现的“先军号”坦克在车长舱盖旁加装朝鲜版“针”S地空导弹,而平壤军事博物馆里展出的“先军号”坦克(车辆编号“915”)则装有双联装“火鸟”3反坦克导弹。
相比韩国现役K1A1与下一代K2主战坦克,朝鲜坦克技战术水平仍相对落后,尤其在夜战方面,即便是最新型“先军号”仍使用主动红外夜视技术,虽不能排除具备被动夜视功能,但夜视距离基本在1 000米左右,比具备现代化热成像仪的K1A1坦克逊色不少。另外,朝鲜坦克火控系统的昼间瞄准仪、夜视仪与激光测距仪仍是各自独立,没有进行集成,与现代坦克普遍采用的带独立陀螺稳定装置的综合式炮长瞄准仪有不少的差距。
但遭到西方封锁的朝鲜能以自身有限的科技实力与资源发展出一系列主战坦克,其坚韧不拔的精神令人钦佩。况且在实战中,朝韩坦克比拼的不仅仅是性能,还包括可靠性以及后勤零部件供应情况。众所周知,韩国K1/K2系列坦克的主要装备全是舶来品的,根本算不上“韩国产坦克”,一旦这种“娇贵”的坦克大量投入实战,如果发生故障或被击伤,就很难被及时修复,其零部件供应也会出现困难。尤其是朝鲜新一代“先军号”坦克通过配置更大口径滑膛炮、复合装甲与大功率柴油机,使其在火力、防护力与机动力与韩国坦克的差距逐步缩小,仍对韩国陆军构成强大威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