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夜郎寻迹

2015-08-17骆昌芹

新青年 2015年8期
关键词:古国桐梓县下井

骆昌芹

自古以来,“天府之国”的四川就以其秀丽清幽的名山大川和丰盛的物产而闻名天下。而就在这“峨眉天下秀”的旁侧,有个十七多万平方公里的贵州,也是得天独厚的地方。论景色奇丽,有银河天降的黄果树大瀑布,涟漪荡漾的草海,“甲桂林”的湄潭山水,讲气势磅礴,有乌江天险,娄山雄关,川黔锁钥的凉风垭七十二道拐;说名胜古迹,最有名气的有历史名城遵义,北宋时代的阳明洞,西汉时夜郎古国的遗迹等等。都是引人入胜的地方。

提起夜郎国,人们不免遐想,自古以来就说“夜郎天外”,一定会把它跟天涯海角联想到一起。其实,它就在巴山蜀水的边沿上。由重庆坐川黔铁路的火车,过了长江大桥,出了綦江县境,就进入夜郎古国了。据说,如果不是当年四川拿遵义换了贵州的酉阳、秀山等地,它还属于四川管辖呢!

据史书上说,在汉武帝的时候,这块小小的地无三尺平的地方,就建立了十六个小国,数夜郎最大。由竹王建国,称雄一时,故有“夜郎自大”的来历。传说这个夜郎国就在贵州省桐梓县境。川黔铁路的凉风垭七十二道拐下边的隧道附近,就是夜郎国的中心地区了。

凉风垭隧道北口的夜郎溪旁,有个刀切斧砍、直高万仞的雷神坡,翻过去就是从四川到贵州的古代驿站。由石牛栏到中途山的山梁上,有座祖师观,观前有一明代匾额,是桐梓县正堂李培基的题字:“威震夜郎”。民间代代相传,石牛栏一带就是竹王最早的城堡,可能有些根据。因为如今那里还有个小村庄叫夜郎村。

夜郎村地处高寒山区,是贵州的乌江水系和四川的綦江水系的蒙山分水岭。南坡是溱溪,南入乌江。北坡则是夜郎溪,北注綦江。三面峰峦叠嶂,形成一个圈椅状,山寨小村,星罗棋布,组成如今的石牛村。相传这里就是“夜郎竹节王”出世的水井所在处。水井现已湮没,只剩下一个大凹坑。据说当年水井很深,下井取水要走四十八步梯;梯路两边多恶竹,大者有小水桶那么粗。进去取水的多是操持家务的农家妇女。因下井去的石梯路终年不见阳光,潮湿滑溜,长满青苔。一位王姓妇女下井取水,多攀住一棵大竹过路。于是那竹节越长越粗,一天一声巨响,从中爆出一位顽童,落地能言,向人们大叫他是竹王,叫周围的百姓给他修筑王城。他一出世就当上国王,国名夜郎,该地至今还叫竹王城。

竹王城依山就势而建,如今已无形迹,但在田野村头,到处可见汉砖汉瓦碎块,以及巨大建筑物的古石灰坨。现存两处经过人工刻凿的旗杆石座,经长久的风雨浸蚀,仍依稀可辨。

竹王死后,埋葬在桐梓县城远郊九坝沟的牛心山里,指山为坟。另在牛心山坡上筑一小坟,坟旁古柏参天,郁郁森森。坟前立有一方清代立的石碑,上刻“汉竹王之墓”五个大字。关于竹王墓的传说,众说纷纭,活灵活现。据说清朝时墓门还开着。门有多道,道道都有油灯,由当地府县供油。人们可以进去借用待客的家具,以后常有人借了不还,墓门从此封闭。

在夜郎古国的故土,除了竹王城和竹王墓以外,还有离凉风垭不远的太白祠,也是游览的好地方。太白祠是根据李白流放夜郎一说而建造的庙宇,小巧玲珑,飞檐吊角,雕梁画栋,十分精致。大门上方嵌了一块石刻匾额,题日:“夜郎仙迹”。字系颜体,书法不凡。大门里的四合院内有大殿一座,供有唐代大诗人李白的紫檀木雕像。左右两廊立有大小高低不一的李白诗碑,多是历代名人书写,很有研究价值。另外,此处还有太白家宅、太白书院、太白井、太白坟等遗迹。据记载:李白曾被放逐夜郎,他的诗中有“夜郎三年还”之句,这就使他在夜郎人们的心里,成了一位“荣誉居民”。于是,一些与李白有关的遗址,也就由此而产生了。

夜郎不仅山势别致,奇峰怪洞甚多,而且人民勤劳朴素,聪明豪爽。川黔铁路通车以后,北接成渝,南下贵阳,交通已是四通八达。游人到“天外夜郎”来观光,已经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了。

猜你喜欢

古国桐梓县下井
桐梓县农业经营主体现状与思考
揭开“河洛古国”的神秘面纱
桐梓县关工委开展“尽责优教”大讲堂培训
第八章 神秘的古国传说
找井盖
桐梓县离退老干部为县教育事业点赞
采煤机的下井与使用维护采煤机的下井与使用维护
精美的古国图腾
北宿煤矿“五子登科”抓带班下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