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评教成绩计算方法的探讨*

2015-08-16杨新平徐登国杨成宏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学生评教

杨新平,徐登国,杨成宏

(1,2.楚雄师范学院,云南 楚雄 675000;3.楚雄市北浦中学,云南 楚雄 675000)

学生评教成绩计算方法的探讨*

杨新平1,徐登国2,杨成宏3

(1,2.楚雄师范学院,云南 楚雄 675000;3.楚雄市北浦中学,云南 楚雄 675000)

摘要:根据学生评教数据,建立列联表,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高校教师学评成绩的改进算法,这种算法和传统算法相比较更加合理,计算结果更具有说服力,最后进行实证分析。

关键词:学生评教;列联表;概率矩阵;结构相对数

一、 引言

学生评教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早期的美国,Purdue用于收集学生评教信息的等级量表的第一次出版,标志着学生定量评价教学质量的诞生[1]。80年代后,学生评价已成为大学教学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评价的技术也越来越现代化[2]。目前学生评价教师已经被美国和西方大多数国家认为是最基本的教学质量评价方式,我国高校学生评价授课教师的教学质量始于80年代中期。学生评教的目的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结合自己的感受对教师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客观评价,让老师能了解自己教学的优点、缺点及不足,进行自我完善[3]。国外学生评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学生评教的重要性、可靠性和有效性以及影响学生评教的主要因素和偏差这几个层面。国内高校学生评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学生评教的意义、作用及组织过程,利弊分析和对策,指标体系研究,学生评教与师生关系以及学生评教的有效性和影响因素等各个层面。

国外的研究主要是基于统计与数据分析的实证研究,国内定性研究居多,缺乏学生评价数据所含有的真实信息作支撑。王海骊以“学生评教”为检索词,检索了中国期刊网2000年至2010年的论文,共检索到686篇相关论文,其中基于数据分析的学生评教有效性研究有11篇,仅占1.6%[4]。笔者研究发现,国内学生评教研究,绝大多数都是使用方差分析或者回归分析的方法。如毛丰付用哑变量回归分析法对浙江某校学生评教的基础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得出高校学生评教结果是有效且有偏的结论[5]。王海骊、刘晶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的方法得到如下结论:课程类型、教师职称、教师性别对学生评教结果无显著影响;学生年级与学生评教结果具有较小的相关性,课程分数与学生评教结果不相关,督导评教与学生评教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同一教师同一课程的学生评教结果更加趋于稳定[6]。张岩,夏秀峰应用ERD技术设计了数据集市的概念模型,并且进一步确定了数据集市的数据源和各个主题域[7],但该模型只给出一抽象的概念模型框架,没有进行实证分析和验证。丁福兴[8],杨毅红[9]从描述统计的角度介绍了一些学评数据的分析方法。还有部分文献从学评数据中的异常值出发,对学评数据进行分析。如姚成、龚毅等从标准化得分的角度讨论了异常数据的特点,给出筛选流程,提出了处理方法[10]。这些研究方法均未涉及一个关键的问题,那就是有了学生评教数据,且这些学评数据是有效的,如何根据这些实际的学评数据计算受评教师的学评成绩,并且要求这个成绩能真实反映受评教师的实际教学水平。传统计算方法是:用各个评价项目的平均成绩作为该评价项目得分的估计,再把各个评价项目的得分估计汇总得到一个分数,此分数就作为受评教师的学评成绩。这种计算方法在每个评价项目没有异常值,且每个评价项目的评价指标的各个类别分布差别不大的情况下是适用的,得到的成绩是稳定有效的。但实际情况是这两个条件很难满足,导致的结果是学生评教成绩普遍出现虚高的现象。还有一种情况是计算学生评教成绩时,数据信息出现重叠统计的情况。比如文中实证部分给出某高校大学语文的学生评教成绩为100.95,这个成绩是由学校教学管理部门计算出来的,没有综合考虑上述两个条件,且学评数据信息被重复统计,导致成绩明显偏高。本文针对这种现象,重新构造计算学生评教成绩的方法,并给出最后的评价结果。

(一)传统算法

将学生教学评价卡中评价项目的四个方面:教学态度、教学内容、讲授能力 (教学素质)、教学方法视为四个总体,分别记为Xk(k=1,2,3,4),每个总体均有数目不等的评价项目。对于第k个总体Xk的前mk个评价项目,不妨称之为一般评价项目,最后一个评价项目是总体评价项目,记为第mk+1项。每个总体的评价项目的评价指标分成四个等级,分别为优、良、中、差,分别用[A]、[B]、[C]、[D]表示 (详见附件1:教学评价卡和附件2:教学评估表)。实际测评时,学生只需用铅笔将相应的字母涂黑,同时对每个评价事项打分,可以从评价卡计算出各个评价指标学生评定结果的频次。

二、 学评成绩计算

为n份教学评价卡总体评价项目的学生评教的最后得分。这是计算学生评教成绩传统的方法,分别得到一般评价项目得分和总体评价项目得分两个成绩,这两个分数不能以任何方式求和,否则信息统计重叠。用各个总体的各个评价项目的平均分表示受评教师的该项目得分,由于内部分组的数据计算平均值作为总体均值的估计时,各组频数会对总平均产生影响[11],所以上述算法存在缺陷,需要进行修正。上述算法未考虑学生在n份教学评价卡评价指标的各个等级的分布信息,这样计算得到的分数作为受评教师的学评分数,是不合理的,不能真实反映受评教师的真实教学水平。

(二)列联表的建立

假定:(1)各个评价项目是相互独立的;(2)总体之间的相关性可忽略;(3)评教数据是客观可信的 (许多文献的研究已证实这一点);(4)任何两份教学评价卡填写是相互独立的。

(三)改进算法

表1 n份有效教学评价卡数据汇总表 (一般评价项目)

三、 实证分析

本文以某高校公共课 (大学语文)53份教学评价卡及53份教学评估表采集的数据 (详见附件1,2,涉及的学校及教师隐去了姓名)作为样本,展开讨论。53份教学评价卡采用 (二)所述方法,经数据处理后分别得到一般评价项目和总体评价项目的4×4列联表 (表2、表3)。分别对两个列联表进行一致性检验得知,四个总体的评价指标的分布是有显箸差异的,因而在计算学评结果的最后成绩时一定要考虑评价指标的分布特征,否则将导致受评教师成绩评定不准确。

表2 53份有效教学评价卡数据汇总表 (一般评价项目)

表3 53份有效教学评价卡数据汇总表 (总体评价项目)

大学语文四个总体一般评价项目的得分向量为y=(15.11,26.76,19.29,20.22),该得分向量中,得分最高的是教学内容,说明教学内容的确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教师的评教结果。53名学生的最后评教得分为s=81.3799分.如果根据这个分数,受评教师的一般项目的学生评教成绩定为“良”。另外,四个总体的总体评价得分向量为y1=(3.83,3.67,3.77,3.58),最后总体评价得分为 s1=14.8499分,折算成百分制为74.2495分。按总体评价教师学生评教成绩为“中”,两者的评价结果不一致。这两个分数是按传统算法得到的,没有考虑53名学生在教学评价卡中评价指标各个等级的分布特征。总体评价是对各个总体进行总的评价,用加权平均作为该名教师的学评成绩,存在重复统计,是不合理的。如果忽略统计信息的重复应用,用两者的平均分77.8147分作为受评教师的学生评教成绩,则该名教师的学生评教成绩为“中”,与后文采用改进算法进行计算得到的结论是一致的。

由z=yp^(49.8140,28.5711,2.9948,0),z的四个分量之和为81.3799分,正是53名学生最后的一般评价得分。但分数被分成四个部分,“优”得49.8140分,“良”得28.5711分,“中”得2.9948分,“差”得0分。在一般情况下,四个总体中,评价指标等级为“差”的频次接近于0,这是因为高校教师从事的教学工作专业性较强,如果教师的教学能力较差,通常学生会集体要求更换任课教师,所以等级为“差”的频次为0是合理的。良以上的得分为78.3851分,未达到80分以上,一般评价项目学生评教成绩定为“中”。通过计算,一般评价项目各等级分数的结构相对数向量为r=(0.612117,0.351083,0.0368,0)。

由z1=y1Q^(9.7777,4.8679,0.2043,0)得到z1的四个分量和为14.8499分,正是53名学生最后的总体评价得分。分数仍被分成四个部分,“优”得9.7777分,“良”得4.8679分,“中”得0.2043分,“差”得0分。良以上得分为14.6453分,折算成百分制为73.2765分,总体评价项目学生评教成绩定为“中”。同样计算总体评价项目各等级分数的结构相对数向量是r1= (0.658435,0.327807,0.013758,0),λ=0.046318较小,说明53名学生对大学语文教师的测评是认真的,测评结论是有效的。一般项目和总体评价项目得到的结论一致,该名教师最后学评成绩为“中”。此外,记差值矩阵为当k≥j时,△pkj共有十个元素,其中不为0的元素有8个。五元素符号为“-”,表明学生在一般评价项目选择“良”以上的人数比总体评价选择“良”以上的人少,53名学生在进行总体评价时,所给成绩比作一般评价时偏高。r1的第一、第二个分量分别比r的第一、第二个分量大,也证实了这一点。在综合评定大学语文的学生评教成绩时,根据总体评价73.2765分,再结合一般评价78.3851分综合考虑,最后受评教师学生评教成绩定为73.2765分合适,等级为“中”。

四、 结论及建议

(一)对学生评教数据进行分析时,首先要防止统计信息的重叠。其次,在计算受评教师的学生评教成绩时,既考虑用各个评价项目的样本均值来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又考虑学生在评价指标 (或等级量表)的不同等级的分布,形成一种综合的分析方法,这种分析方法可以弥补传统学评成绩计算方法的缺陷。此方法从学生最终评教分数中剔除了低等级中的分数成分,最后得到了能真实反映教师教学水平的学评得分。

(二)学评成绩所用的计算方法是建立在教学评价卡及教学评估表设计充分合理的基础之上的。教学评价卡及教学评估表设计原则以及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已经有大量的文献作过研究,也有大量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它的合理性毋需置疑。但对于学评成绩的计算,目前可查的文献非常少,相对合理的学评成绩的计算方法几乎没有。本文提供的计算方法还存在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但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能引起更多的学者关注此类数据的分析计算方法,开展进一步研究。

(三)学生评教只是从学生的层面对授课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授课教师的最终测评成绩至少应该从下面三个方面综合考虑:(1)学生评教的成绩,并且此项成绩应在最终成绩中占较大比重;(2)授课教师的同行通过听课评定的成绩,此项成绩在最终成绩中占中等比重;(3)授课教师的主管领导评定的成绩,此项成绩在最终成绩只能占较少比重。其中第 (1)项的评定是最复杂的,也是最值得研究的。文中所提出的分析方法和传统分析方法相比,克服了传统方法中的不足,计算结果更具有说服力,评定的结果更接近授课教师的真实水平,具有借鉴作用。

附件1

×××学院教学评价卡

附件2

×××学院大学语文教学评估表(教师)

16 38 71.70% 15 28.30% 0 9.40% 0 0.00% 0.8 200 3.77 17 19 35.90% 29 54.70% 5 11.30% 0 0.00% 1.2 271.2 5.12 18 23 43.40% 24 45.30% 6 5.70% 0 0.00% 1.2 274.8 5.18 19 27 50.90% 23 43.40% 3 3.80% 0 0.00% 1.2 283.2 5.34 20 33 62.30% 18 34.00% 2 3.80% 0 0.00% 1 243 4.58 21 27 50.90% 24 45.30% 2 0.00% 0 0.00% 0.8 189.6 3.58 22 38 71.70% 15 28.30% 0 3.10% 0 0.00% 1 250 4.72合计 728 62.40% 402 34.50% 36 1.90% 0 0.00% 22 5351.1 100.95

参考文献:

[1]Kenneth.A.Feldman.Effctive College Teaching From The Students and Faculty s View:Matched or Mismatched Priorities?[J]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Z],Vol.28.1988,(04),291.

[2]陈晓端.大学学生评价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比较教育研究,2001(02):29—32.

[3]谭莹,宋萍.高校学生评教制度有效性的调查分析 [J].统计教育,2007(09):62—64.

[4]王海骊.基于数据分析的学生评教研究综述 [J].中国电力教育,2011(19).

[5]毛丰付.学生评教,偏差几何——对某校学生评教的数据分析 [J].高等教育研究,2009(03):88—91.

[6]王海骊,刘晶基于数据分析的高校学生评教研究——以2006-2009年北京某理工科高校为案例的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2(09):155—161.

[7]张岩,夏秀峰.基于学生评教的教学分析决策数据集市模型的设计[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7(04):197—198.

[8]丁福兴.高校学生评教数据的常用定量分析方法 [J].统计教育,2005(12):56—58.

[9]杨毅红.Excel数据分析工具在学生评教中的应用研究 [J].时代教育,2008(08):268—269.

[10]姚成,龚毅,濮光宁,葛文龙.学生评教异常数据的筛选与处理[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2(03):7—8.

[11]朱洪文.应用统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134—135.

(责任编辑李艳梅)

中图分类号:G4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406(2015)03-0009-07

*基金项目:楚雄师范学院教学改革立项研究项目。

收稿日期:2015-01-07

作者简介:杨新平 (1969—),男,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统计应用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Discussion on the Computing Method of the Students'Evaluation of Teaching Performance

YANG Xin-ping1;XU Deng-guo2;YANG Cheng-hong3
(1,2.Chuxiong Normal University Yunnan Chuxiong 675000;3.Chuxiong Beipu Middle School Yunnan Chuxiong 675000)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data of evaluted teaching by students,contingencytable is established and the test of consistency is made.On this basis,an improved algorithm for students'evaluation on the teachers in the university is proposed.The algorithm is more reasonable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algorithm and the results are more convincing.Finally,the empirical analysis is given.

Key words:evaluation by students;contingencytable;probability matrix;Structural relative number

猜你喜欢

学生评教
学生评教促进教师教学长进
高校学生评教现状调查与分析
基于云模型的高校学生评教方法研究
持续改进课程教学质量的一种措施
高校学生评教有效性分析与策略研究
残疾大学生评教制度效果和问题研究
关于民办高等学校学生评教可靠性的研究
不同主体评教结果差异现象及原因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