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沟通需要心的交流
2015-08-15
良好的亲子沟通,需要家长和孩子用心的交流。首先要有时间跟孩子沟通,然后是要了解孩子,并寻找适合自己家的亲子沟通方式,最后达到教育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目的。
一位同学爸爸跟我分享了他家的故事。他有个九岁的女儿,上小学三年级。他平日非常忙碌,出差也多,但只要在家,晚上都要抽出时间跟女儿谈心,至少半小时。他说女儿非常享受跟爸爸在一起的“谈心时间”,晚上只要他在家,女儿会很快把手头的事情做完,跟他说:“爸爸。我的事情做完了,谈心可以开始了吗?”
这位爸爸说,他和女儿谈论的话题非常广泛,通常他们会互相交流最近发生在各自身边的事情。女儿最喜欢谈论爸爸出差的见闻趣事或者公司里的故事,甚至会问爸爸公司里的财务报表以及如何炒股才能赚到钱。
这位爸爸说,刚开始跟女儿谈话是想帮助女儿提高学习成绩,因此总围绕女儿在学校的学习情况交流。一段时间过后,他发现女儿并不愿意老谈学习。后来他们就转换了话题,没想到女儿很开心。
虽然并不刻意去谈学习了,但在这样的“谈心时间”里,女儿会主动向爸爸请教学习上的问题,学习成绩也一直不错。
这位爸爸非常了不起的地方是,他善于了解孩子的内心,摸准了孩子的心思,并投其所好。在跟孩子聊天的时候,他及时找到了孩子喜欢的话题,跟孩子站在了一起。所以,他们的亲子关系非常融洽,而和谐的亲子关系才是有效沟通的基础。这位爸爸说,因为他们家的谈心进行得非常好,所以他会不失时机地给女儿提出一些小小的要求,女儿都会很痛快地答应并满足他。
可见,家长如果满足了孩子的心理需求,孩子便会很好地回报家长。
这位爸爸的智慧在于,他并没有放弃想提高女儿学习成绩的目的,只是转换了一种方式,效果便非常好。所以,有效沟通要讲求方式方法,只是孩子不同,采取的方式也要变化。作为从小陪伴孩子长大的家长,应该能够了解孩子的需求在哪里,然后调整“频道”。
在我家,沟通时间则在每天的晚饭桌上。北京的小学生中午都不回家吃饭,晚饭桌上,女儿像憋了一天的话要跟爸爸妈妈讲似的,滔滔不绝地说个不停。每天,她几乎要把当天发生在学校里的事情跟爸爸妈妈复述一遍。
我会认真的听女儿说,在她讲述的过程中,问一些“然后呢”“你怎么想呢”等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女儿把话说下去。在听的过程中了解发生了什么事情,她都有哪些想法,等等。
倾听在亲子沟通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我有一个发现,就是当我们不多说话、专注地听女儿说的时候,女儿会很兴奋,讲得也很流畅。有时,我个别会插入别的话题,女儿立马就会感觉到我们的不用心,说:“你们听我说了吗?”或者“听我说完!”这时候,就算我们再回来听女儿说,她也会兴趣索然,有时候会变得很不高兴,说到半截便戛然而止不肯再说下去了。
所以,听孩子说话要用心并且全神贯注,放下自己的事情和想法,否则,就算你表面上在听,孩子也会感到你的敷衍,不肯对你敞开心扉。只有用心听明白孩子叙述的事情,当孩子问“妈妈,你说应该怎么办”的时候,才能帮孩子想出最好的解决办法。
关于在沟通中如何说,女儿小时候,我读了不少亲子方面的图书,其中有一本《学会跟孩子说话》,我从中学习了不少跟孩子说话的技巧。书中讲到家长要用描述的语言跟孩子说话,把做一件事情的具体环节告诉孩子,而不要简单地用比如“认真点”“快点”等抽象的词语要求孩子。我照着书上的方法做了,非常管用。比如,女儿吃饭挺慢的,有一次她第一个吃完了,我就说:“宝贝,你今天第一个把饭吃完了,我觉得你最近吃饭速度快多了。我好高兴啊!”这样,就把孩子具体做了哪件事情描述得很清楚,还表达了我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其实,小孩子很在乎夸奖,也很在乎家长或者老师的感受。家长把事情或感受清楚地告诉孩子,让孩子明白自己的问题和前进的方向,下次她就会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
在跟孩子沟通时,家长要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而非替孩子解决问题。
女儿小学五年级的时候,被同学们推举为北京市三好学生的候选人,而且预选的时候得票最高。结果到正式投票的时候却发生了一件事。原来就在正式评三好学生的那天中午,女儿跟一个好朋友发生了一点小摩擦。这个好朋友气不过,就对女儿进行了报复,跟一帮同学说女儿不够格做三好学生,并鼓动大家在下午投票的时候不投女儿的票。结果,女儿真以一票之差,没有获得北京市三好学生的称号。
放学回家后,女儿哭得非常伤心,一是因为没有当成三好学生,二是觉得自己最好的朋友背叛了自己。
我当时特别理解女儿,因为她虽然学习不是最好的,但是综合素质在班里同学中比较突出。学校评三好学生也考察综合素质,而非单单考察学习成绩。预评的时候她得票最好,对自己寄予了很高的期望。而最后落选,竟然是她的好朋友从中作祟。我明白她是多么的难过和伤心。
讲完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女儿问我:“妈妈,你说我以后还要跟★★一起玩吗?”我明白,相对于三好学生的荣誉,女儿更看重和好朋友的关系。但是,我真的没有答案给她,因为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那个小朋友是个很可爱的孩子,女儿和他在一起玩得很好,连我们两家的家长都成了好朋友。
于是,我说:“我知道这件事让你很伤心,妈妈也为你难过。不过,妈妈也不清楚如何做才好,我们都先考虑考虑,等明天再说好吗?”
当孩子遇到问题,家长也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不妨先放下,缓一缓。因为当时孩子还在难过的情绪里,我也不平静,稍微有些愤怒。我这样做,一方面想先平复我们俩的情绪,同时也是给孩子一个反思的机会,毕竟凡事总有为什么。女儿之所以不能当选,说明那位好朋友还是找到了她的一些问题的。
结果第二天,那位小朋友先打来电话向女儿道歉,并问女儿还是否愿意当她是好朋友了。我听女儿在电话里跟小朋友说:“那要看你以后的表现了!”挂了电话,女儿跟我说:“妈妈,★★向我道歉了。我打算以后还当她是我的好朋友。”
我夸奖了女儿的大度,同时庆幸头一天没给女儿建议。其实我当时挺生气的,特想跟女儿说:“以后不跟她玩了!”那样女儿没准就失去了一位好朋友。后来女儿和那个小朋友尽释前嫌,到现在都是联系紧密的好朋友。
因此,家长有时候还真不能轻易给孩子出主意,而要把解决问题的球踢给孩子。孩子通过自己的思考,肯定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