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地下室工程混凝土裂缝控制

2015-08-15武警后勤学院研究生管理大队天津东丽区300309

江西建材 2015年14期
关键词:水化骨料底板

■冯 鹏,郭 庆 ■武警后勤学院研究生管理大队,天津 东丽区 300309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工程建设规模不断增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加。据推算,2050 年总人口将达到90 亿,并将有7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1]。城市建设用地的稀缺,促使人们加大了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地下室若出现裂缝,既影响建筑使用,还会缩短结构整体使用寿命。而地下室裂缝的处理成本又十分高昂。所以,有效控制地下室工程裂缝,具有较大的技术经济意义。

1 地下室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

混凝土裂缝分为微观裂缝和宏观裂缝。实践表明,未受力的结构依然存在微观裂缝。地下室混凝土结构在荷载超过设计承载力时,就会产生裂缝[2]。

1.1 材料性能的因素

地下室结构使用的混凝土,水灰比高、砂率大、骨料粒径小,其收缩较大。同时地下室中大体积混凝土构件较多,易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造成产生温度裂缝。此外,外加剂、掺合料的种类、数量、时机不当都会降低结构抗裂性。

1.2 结构设计方面的因素

约束是产生结构变形裂缝的必要条件。根据约束应力的来源,约束可分外约束和内约束。地下室结构一般为全现浇结构,所受约束复杂,易形成较大的约束应力。墙板结构的几何特性和构造钢筋配置状况等,是地下室外墙内约束产生的主要因素。地下室底板会对外墙板形成较强的外约束。当应力超过一定范围造成裂缝后,若结构设计刚度过低,结构变形难以在一定范围内自由伸展,则会加速裂缝发展。

1.3 施工方面的因素

首先,施工不当。如施工现场擅自注水,改变混凝土配合比,造成泌水,引起干缩裂缝。如果供料不及时,导致浇筑停歇时间超过终凝时间,或者主要结构部位模扳支撑不牢及拆模过早,使混凝土强度增长不足时负荷或变形过大,都会造成裂缝。此外现场施工中地下室浇筑,常常同时浇筑顶板梁和墙板,容易导致两者连接处出现水平裂缝。

其次,振捣不当。错误的振捣方式会造成混凝土分层离析、表面浮浆,引起混凝土不均匀沉降收缩而致开裂。施工中常发现施工人员没有及时进行二次振捣和多次抹压,导致窄细的、浅表性裂缝不断发展,最终造成贯穿性裂缝。

最后,养护不当。不正确的现场养护方式是引起混凝土收缩开裂的重要原因,常见情况有:(1)浇筑后,混凝土起始养护不及时,表面水分蒸发较快,进而发生收缩开裂。(2)养护的时间过短。部分施工单位为缩短工期压缩养护时间,造成干缩裂缝。

2 裂缝控制措施

地下室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控制,应从结构构造、材料选择、后期养护等多方面入手,涵盖混凝土施工各个环节。

2.1 构造方面的措施

构造方面控制裂缝主要是通过控制结构约束,达到提高混凝土抗裂性能的目的。

首先,增配构造钢筋。根据理论推导和实践经验,在地下室结构中转角、转折处等特殊位置适当增添构造钢筋,能对混凝土的塑性变形产生一定约束,减少混凝土内应力,从而有效防止混凝土裂缝的发展。一般来说,配筋率在0.2%~1%之内,对裂缝的控制效果随配筋率的增加而提升。

其次,加强地基处理。地下室工程中,对地基的处理主要为改善约束条件。若地基是坚硬的基岩,可考虑在基础和基岩之间铺设滑动层,在垂直面的键槽部位铺设缓冲层。当地基为软土层时,建议采用砂垫层。

最后,在施工中设置后浇带和膨胀带。后浇带本质上是一种变形缝,在施工期间临时设置可减小已浇筑混凝土的温度和收缩应力。一般来说,伸缩后浇带保留40~60 天,沉降后浇带应等到建筑物沉降基本完成后开始设置。后浇带应贯通整个结构,贯穿其中的钢筋应加强保护。为了保证结构整体性,浇筑材料可考虑使用适量微膨胀混凝土或加入膨胀剂。膨胀剂能够补偿混凝土的干燥收缩,减少混凝土由于收缩产生的的收缩应力,有效地降低混凝土的收缩裂缝产生的可能性[3]。对于膨胀带,可沿底板和侧墙中央设置。带宽一般为2m,两侧采取隔离措施。施工时,带外一侧先用掺量为8%~10%的微膨胀混凝土,浇筑加强带改用掺量为10%~12%的同种混凝土,其强度要比两侧提高一个等级。

2.2 材料方面的措施

材料方面的控制措施,重点是降低水化热,减小混凝土的收缩。

在水泥选择上,应以水化热作为主要控制指标,降低温度应力,也可通过加入粉煤灰等掺合料,改良混凝土性能。在骨料选择上,应选用连续级配的骨料,粗骨料应热膨胀系数较小、粒径较大,含泥量低于1%,细骨料宜选用级配良好,浑圆的中粗砂,细度模数宜在2.6~3.2之间。此外,选用合适的减水剂和缓凝剂可节省水和水泥用量,同时提高混凝土抗渗性,延缓水泥水化放热速度,有利于地下室混凝土施工。

2.3 施工方面的措施

首先,应降低泵送混凝土出机及浇筑温度。降低混凝土出机温度,可在骨料入机时加冰块等进行预冷,并在骨料堆场架设遮阳装置。通常情况下,混凝土的最高浇筑温度应小于40℃,以防止温度过高导致较大的冷缩和干缩。浇筑混凝土应尽量安排在下午或夜间浇筑,预冷骨料,防止日晒。

其次,规范混凝土的浇筑与振捣。施工上建议采用分次投料的搅拌工艺,提高其拌合物匀质性,增强其强度和耐磨性[4]。混凝土应进行二次振捣,增强混凝土密实度和抗拉强度。并在终凝前再进行二次抹压,应以混凝土表面重新出微浆或水印为标准,避免混凝土在终凝前因塑性收缩而产生的裂缝和局部不实的现象。

2.4 混凝土养护措施

混凝土水化反应的最终结果是强度的增长,而提供良好的温度和湿度环境,是混凝土养护工作的本质。

对于潮湿养护,可采取的措施是表面淋水,覆盖如塑料薄膜等材料,防止水分蒸发。但刚浇筑完毕的混凝土应等水化热峰值回落时再洒水,避免混凝土表面温度骤然降低,导致早期收缩裂缝。潮湿养护至少持续两周以上。保温养护主要目的是提供适宜混凝土硬化反应的温度条件。养护时可在结构表面或四周模板外覆盖保温材料如湿砂、锯末、草袋或草垫、塑料薄膜材料进行养护。保温养护的时机要把握好,如果气温较低,混凝土浇筑后就应立刻进行,而气温较高的情况下如在夏季,则最好在混凝土温度开始下降后进行。

3 工程实例

3.1 工程概况

烟台某干部培训基地一期工程,位于烟台市高新区。总建筑面积38689.76m2,其中地下面积4813.12m2。地下一层,地上24 层,总高度92.4m,建筑采用框架结构。

主楼地下室总长78.20m,总宽67.4m,层高5.7m,基础形式为桩基承台,C40 底板500mm 厚、承台1500mm 厚,地下室外墙板厚400m,顶板厚250m。地下室均采用p6 抗渗混凝土。外墙水平配筋为双层Φ16@150,配筋率为0.56%。

本工程选用P·O42.5R 普通硅酸盐水泥,标准稠度为28.4%,细度为0.6%,设计水泥用量410kg/m3,实际用量430kg/m3。

3.2 裂缝控制分析及措施

由于本工程地下室混凝土浇筑后外侧墙板底部约束力较大,加上混凝土温度变形和收缩变形而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故需加强对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浇筑振捣等施工技术等方面的控制。

首先,材料方面。在保证混凝土设计龄期强度的前提下,该工程坚持了尽量减少水泥用量、水灰比、砂率,降低水化热等原则。本工程选用中砂,减少了水泥用量和用水量,提高了混凝土的和易性,有利于混凝土的抗裂。侧板所用砂细度模数2.7II 区中砂,底板细度模数2.9II区中砂,符合要求。混凝土砂率为40%。石子采用的是连续级配石灰岩碎石,粒径为5~31.5mm,含泥量底板为0.6%,侧墙为0.7%,均符合要求且性能良好。选用二级粉煤灰作为掺合料,掺量为43kg/m3,可使混凝土的水化热进一步降低。

其次,施工方面。本工程留设两条后浇带,后浇带贯通底板、侧墙及顶板,宽度均为800mm。地下室混凝土浇筑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按底板、混凝土柱、侧墙的顺序浇筑。第二阶段浇筑侧墙、顶板及梁。浇筑前处理好施工缝:清理表面杂质,凿毛表面,浇水冲洗后加浆,再浇筑。混凝土的振捣使用5 台棒式振捣器,在浇注斜面上连续振捣。在混凝土初凝前,在表面用平板振动器进行了二次振捣。并在混凝土终凝前再进行二次抹压。

此外,本工程地下室基础混凝土浇筑量就达2500m3。为此,施工现场准备了两台泵车,以中央后浇带为界,东西分区同步浇筑。同时,多台运料车不间断供应混凝土,尽最大可能缩短混凝土出料时间。

最后,养护方面。地下室底板浇筑完毕,用湿草垫覆盖养护。在春节假期无工人时,施工单位决定将墙体、顶板及梁不拆模覆盖草垫保温。复工后,施工方每天使用喷淋器进行潮湿养护地下室混凝土。

3.3 效果分析

经过数次现场勘查及实验,该地下室工程混凝土结构外观、强度等方面均符合要求,证明裂缝的控制措施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但结构上某些部位出现裂缝。

首先,底板某些部位出现龟裂状的微小裂缝,对结构并无影响,可以忽略。其次,在南北墙体内侧发现裂缝。南侧内墙体裂缝数量较多,裂缝斜交于长度方向,自顶板往下间隔数米分布,宽度小于0.2mm。北侧内墙较少。经现场专业人员分析,此裂缝属于浅表性裂缝,产生原因主要是浇筑后潮湿养护不到位,墙体收缩变形,但对结构使用功能及安全性影响不大。

4 结束语

控制地下室混凝土工程裂缝是一项综合性的课题,它涉及工程从设计到竣工的各个环节,但它又是有规律、有重点的。本文从构造、材料、施工、养护四个环节提出了地下室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结合实际工程实例,证明提出的裂缝综合控制技术是有效的。

[1]王波.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探索与实践[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3.5.

[2]杜文天.大型地下室裂缝产生机理分析及处理措施探讨[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10.12.

[3]王新虎.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控制及施工工艺研究[D].北京:中国石油大学,2011.5.

[4]秦昉.水泥混凝土投料搅拌工艺及其影响试验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3.4.

猜你喜欢

水化骨料底板
低品质再生骨料强化技术研究
砖混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应用技术指标系统化研究
桥梁锚碇基础水化热仿真模拟
低温早强低水化放热水泥浆体系开发
混凝土碱骨料反应及其控制技术探讨
水溶液中Al3+第三水化层静态结构特征和27Al-/17O-/1H-NMR特性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软土地基上超长底板节制闸沉降及应力分析
底板巷一巷两用的回采工作面防火实践
底板隔水层破坏的力学模型及破坏判据
水化硅酸钙对氯离子的吸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