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方略

2015-08-15

居业 2015年24期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现场施工人员

黄 河

(重庆市爆破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重庆400020)

在城市化建设进程中,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工程[1]。安全生产是城市道路施工面临的最大问题,施工人员没有按照相关规范进行作业、施工现场没有设置标志物、对施工现场没有实施安全管理等都是造成道路施工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本文就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安全管理策略进行探讨。

1 道路施工前的安全管理策略

1.1 加强道路施工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市政道路工程的一项重要工作,为避免施工现场发生安全事故,施工单位要加强道路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严格遵守道路施工安全管理规定,实施安全生产管理,对施工现场加强安全巡查,杜绝不规范作业,保证施工安全。

1.2 确定道路施工方案

施工前需要从多方面了解路面的具体情况,分析道路附近的交通情况、路面四周的环境以及近期天气情况以布置道路安全施工,确定道路施工方案。制定精细、准确的施工安全管理示意图,对现场关键位置设置安全标示,并对重点部位加强监督管理。

1.3 提高道路施工安全管理意识

工程管理部门应在道路施工开始前对相关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宣导,讲解安全生产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利用既往安全事故让现场工作人员都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并通过对施工现场的组织宣传反复强调安全生产问题,督促现场施工人员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要求。施工开始前合理安排具体事项,将责任落实到人,便于发生事故后追查责任起源,同时也可以有效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1.4 及时发布道路施工安全信息

解决路面附近的交通问题,要在施工开始前及时发布施工信息,对施工现场提前做好安全管理计划。施工路段可以在施工前一周左右通过各种媒体形式传播给民众,以免在施工期间引起交通拥堵[2]。为确保道路施工期间的交通安全,施工单位要与交管部门在交通组织方面进行协调,有效完成道路封锁工作。

2 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2.1 施工现场的区域划分

道路施工现场的主要区域包括警告区、上游过渡区、缓冲区、作业区、下游过渡区以及终止区等区域。施工现场警告区的长度应超过1 500 m,主要是为了提示行车司机前方路段正处于施工阶段,以及附近交通变化情况。警告区需要设置统一的道路标记,并在区域内较醒目的地方设置施工预告标识,以免车辆进入。上游过渡区主要作用是引导车辆及时变换车道。缓冲区的长度设置一般不超过100 m,主要作用是引导车辆有序行进。作业区是指施工作业及堆放施工设备和材料的区域。下游过渡区的长度应大于30 m,主要是为了引导车辆改变行驶方向,进入正常车道行驶。

2.2 施工路面的交通安全管理

道路施工现场的所有施工人员都要穿着统一的施工安全服,施工路段要设置多名专职的安全员以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维护现场交通安全管理设施;设置交通协管员,负责指挥施工路段的交通及处理突发交通情况;时刻对施工现场进行巡视、监督,严格要求施工人员在所限的安全施工区域内进行安全作业,不可在安全设施以外及被封闭的道路上走动,以免发生交通安全事故;现场施工车辆要配置闪光标志灯,进出施工现场要严格服从交通协管员的指挥。施工车辆要停放在规定区域内[4]。施工现场不宜行车以及危险地段要用彩旗、安全警示灯进行特别标识,以提示施工车辆安全行车。

3 结 语

市政道路建设工程要在保证路面交通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展开施工,进一步加大了安全施工难度,所以道路施工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责任重大,相关部门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全方位考虑,以保证道路施工的安全生产。

[1]卢静.论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安全管理策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9):12-13.

[2]师成仁.浅述如何做好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J].科学中国人,2014,(11):74-74.

[3]杨庆.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分析[J].价值工程,2012,31(32):92-93.

[4]罗珺.关于市政道路改造拓宽中基础施工的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161-162.

猜你喜欢

市政道路施工现场施工人员
市政道路维修与养护措施
无障碍设计在市政道路中的应用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庐山站改移武九客专上下行过便线拨接施工现场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常见的『三违』现象
某市政道路照明设计
宁波港公安局对镇海化工区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
初探市政道路的维修和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