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砖混结构房屋设计的注意事项

2015-08-15闫瑞芳

居业 2015年24期
关键词:房屋设计砖混圈梁

闫瑞芳

(山西省清徐县建筑设计室,山西清徐030400)

砖混结构具有选材方便、施工简单、成本低、工期短等优点,我国民用住宅90%以上均属于砖混结构。为进一步提高砖混结构建筑设计质量,保证混砖结构建筑的合理性、科学性及经济性提供了有利依据。

1 砖混结构的概念

砖混结构房屋是由砖块和钢筋混凝土砌筑而成,属于一种混合结构体系,主要由钢筋混凝土梁板构造柱以及砖墙等构件构成。该结构的横向承重部分包括梁、楼板、屋面板等结构,竖向承重部分包括构造柱、承重墙体等结构。砖混结构房屋的承重主要依赖于大部分砖墙及小部分钢筋混凝土,承重墙体的长度和厚度的确定要以房屋结构稳定性及要承受的强度为依据进行计算,该结构主要适用于开间进深较小且房间面积较小的单层建筑或多层建筑。

2 砖混结构注意事项

2.1 现浇楼面板和屋面板的应用

砖混结构建筑中,墙体为主要承重构件,另外还包括楼、屋盖等构件,房屋结构的空间刚度及稳定性直接影响着建筑的承载能力及安全系数,所以砖混结构房屋对空间刚度的要求较高。在砖混结构房屋的设计中要尽可能选择使用安全系数较高的现浇楼面板和屋面板,特别是对房屋抗震等级要求较高地区应将现浇楼面板和屋面板作为首选。

2.2 圈梁与构造柱设计

构造柱能够提高砌体的受剪承载力10%~30%,其主要对砌体起约束作用,使之有较高的变形能力。房屋圈梁要闭合拉通,因外墙楼梯、入口等位置包括地基圈梁在内的房屋圈梁容易被截断,有必要在相应位置附加一道,并且要满足搭接长度。一般的坡屋顶多为双层圈梁,高度超过4 m的单层空旷房屋应该在窗顶位置增设一道圈梁。构造柱与圈梁的联结可以起到约束砌体,限制墙体裂缝的作用,对提高墙体抗震能力及维持竖向承载力有着重要作用。当地面为刚性地面时,构造柱应延伸到基底。房屋圈梁和构造柱均应采用一级钢筋纵筋,为减少温度变化对圈梁的影响,圈梁外侧的砖墙需要给予特殊处理。设置圈梁后不一定需要构造柱,但如果设置构造柱就一定要重新设置圈梁。当遇到高度不高的错层时,可以加大圈梁截面二合一设置,如果错层高度较高,则需要分别设置圈梁。箍筋间距最大不应大于200mm.如果构造柱的位置在斜交砌墙时,其间距应该低于层高。构造柱最小截面可采用240 mm×180mm,8度区超过五层时,构造柱纵向钢筋采用4φ14,箍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且在柱上、下端适当加密。另外,构造柱与墙体连接处要砌高度不超过300mm的马牙槎,且沿高500mm设置2φ6水平拉结钢筋,φ4分布短筋平面内点焊组成的拉结网片或φ4点焊钢筋网片,每边伸入墙内的深度应超过1m。

2.3 阳台、雨篷、挑板的布置

阳台和雨篷的竖板现浇厚度应在80mm以上,不然会影响正常施工。在板的中部位置设置竖筋,如果需要做双排筋,长度不超过900 mm其板厚度应在100mm以上,长度超过900mm则其板厚应在120mm以上。阳台的门联窗处部位的砌筑尽量选用轻型材料,便于以后装修时凿掉。如果挑板的挑出长度超过2m,此时需要配置板下构造筋。挑板配筋要留有一定余地,为了防止挑板被踩弯,尽量采用大直径钢筋。在阳台雨罩没有设置特殊排水方式时,雨罩的挑出长度应相对阳台挑出长度超出100 mm。

2.4 墙体抗震能力验算

房屋的抗震能力是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墙段地震作用较大时很难通过抗震验算。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多数情况下会采用两种方法:(1)尽可能减小墙段分配到的剪力;(2)增大墙段的抗剪承受力的常用措施是增大墙的厚度及提高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另外,在墙体水平灰缝内配置钢筋或墙体中部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方法可以提高墙体抗剪承载力。

减小墙段分配到的剪力可通过多种方式解决:

(1)调整墙体、门窗洞口的尺寸和位置,使同一道墙体的不同墙段的刚度尽可能接近,各道墙体的刚度能够均匀分布。

(2)按照门洞的宽度留设窗洞,以实现同一道墙体不同墙段刚度的均匀分布,使墙体通过抗震验算。该方法实施过程中,窗台下墙体的砌筑尽可能采用刚度较低的材料,抗震验算过程中应将窗台下砌体的重量作为墙体荷载的一部分参与验算。

(3)建筑中长度较长的无洞墙段刚度较大且分布不均匀,墙段的承载力有很大差异,墙体抗震验算不容易通过,此时往往通过在墙体内开设洞口的方式减小墙体剪力,需要用轻质材料填补。

2.5 地沟位置设计

地沟留洞的具体位置需要结合建筑的实际需要来确定,考虑到房屋排水系统设计、地下管道布置特点等情况在基础墙体上留洞,以作为地沟位置。在设计时,尽量在一层门洞、窗洞下或非墙体部分设置地沟留洞位置,避免因部分结构或构件破坏而导致整个结构失去抗震能力或对重力荷载的承载能力。

3 结语

砖混结构房屋设计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工程,普通砖混结构房屋的规范化设计需要重点考虑到多个方面,例如结构荷载规范、结构抗震问题、材料应用及当地的建筑法规,通过综合性分析实现房屋设计的合理性、经济性以及科学性。

:

[1]古丽拜合热姆·麦提如则.砖混结构房屋设计的几点体会[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0,(4):24 -25.

[2]刘海亮.房屋建筑结构布置设计及注意事项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128-128.

[3]王建.结合汶川地震谈砖混结构房屋抗震设计[J].中华民居,2010,(10):15 -16.

[4]邵从之.砖混结构房屋设计的几点体会[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3,(4):106.

[5]赵永金.砖混结构施工注意事项及常见问题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17).

[6]马有良.圈梁与构造柱的施工注意事项[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3,39(6):61-62.

猜你喜欢

房屋设计砖混圈梁
一种预制装配式再生块体混凝土圈梁的设计与试验研究
半预制圈梁构造柱砌体结构变形量估计仿真
门式刚架轻型钢结构房屋设计分析
理想居住进行时
砖混结构墙体质量初谈
装配式构造柱及圈梁加固砌体墙抗震性能计算
日本产品设计创新之路
大层高小户型总体布局设计研究
基于建筑物中砖扶壁柱法加固及砖混结构房屋裂缝应用研究
砖混改框架的托换方案及变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