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连续梁冬期施工措施
2015-08-15中交三航局南京分公司江苏南京210000
■罗 杰 ■中交三航局南京分公司,江苏 南京 210000
1 工程概况
青荣城际铁路工程Ⅴ标跨轸格庄互通特大桥位于烟台市莱山区,该桥上跨既有轸格庄互通,其中跨轸格庄互通观海路为48+2*80+48m连续梁。
2 冬期施工定义
根据《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要求,当工地昼夜平均气温(最高和最低气温的平均值或当地时间6时、14时及21时室外气温的平均值)连续3d稳定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混凝土施工应按冬期施工办理。
本着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原则,本连续梁冬期施工原则上应满足以下两个条件:风力小于6级(包括6级),最低温度高于-8℃。根据往年气候背景,确定冬期施工时间为2013年11月20日至2014年3月20日。
3 总体思路
轸格庄互通跨观海路连续梁冬期施工采用蒸汽锅炉提供蒸汽,在挂篮底模及侧模喷涂10cm厚聚氨酯保温材料,并用彩钢板对挂篮两侧及底部进行封闭,采用加厚棉帘对连续梁端部做整体闭封处理,以满足保温要求。同时对全桥的预应力长管道压浆采用保温措施,确保冬期施工中贯通全桥的预应力孔道压浆质量。
4 挂篮冬期施工防护
挂篮保温暖棚的搭设沿着挂篮主构架的前端,通过搭设钢筋网架作为固定支架,钢筋网架竖、横向间距为100cm,竖向钢筋与底模焊接,横向钢筋一侧直接与侧模板焊接,另一侧通过侧模上固定套环栓接,在竖向钢筋上与横向钢筋相交节点处均设置套环,以方便横向钢筋的自由活动,从而保证侧模拆模后的正常活动需要。
在挂篮的侧模和底模通过型钢支架采用彩钢板封闭,挂篮前端采用铺设棉帘包裹,棉帘采用门帘形式,卷帘在进行预应力张拉、灌浆操作时或有人进出时卷起,无人进出时放下,以防止热量过度散失,同时便于人员、材料及小型器具进入,从而形成一座密不透风的暖棚。为保证挂篮封闭密实,棉帘用钢丝与固定支架进行固定,转角搭接处,保证搭接宽度不小于1m,并用角钢进行压边,使其充分密贴不透气,侧模彩钢板与翼板边缘及转角搭接处均用棉被封闭,保证保温效果。
5 混凝土冬期施工措施
5.1 拌合站冬期施工措施
(1)水泥、矿物掺和料等采用水泥罐储存,水泥只能蓄热,禁止加热,上料皮带进行防风保温包裹。
(2)外加剂存放在封闭的库房内,库房内放置空调,确保室内温度不低于5℃。对于外加剂储存罐,搭设彩钢瓦保温房,房内放置电油汀以保温,确保棚内温度不低于10℃。
(3)骨料存放在全封闭的料仓内,细骨料仓内通暖气供暖保温,粗骨料仓内采用煤炉和热风炮供热保温,确保骨料仓内温度不低于5℃,同时为降低雨、雪天气的影响,拌合站在料仓和上料斗之间增设彩钢瓦棚,确保上料均处于棚内操作。对上料斜皮带范围采用加厚帆布(防水型)封闭保温。骨料级配良好,质地坚硬,不得含有冰雪、冻块及易被冻裂的矿物质。
(4)采用深层地下水作为混凝土搅拌用水,水温相对较外界温度高。必要时需要对水加热,拌合站将采用锅炉加热,水泵抽蓄水池内的水进入锅炉,加热后再回到蓄水池(采用彩钢瓦房密闭保温),不断循环加热;同时为确保热水供应,将从热电厂等单位直接购买热水,以便不时之需。水的加热温度不宜高于80℃(通过热工计算确定水的加热温度不得低于54℃)。当加热水不能满足要求时,可将骨料均匀加热,其加热温度不应高于60℃(通过热工计算确定骨料温度不得低于5℃)。
(5)骨料下料口采用暖气保温,确保温度不低于5.0℃。
5.2 配合比设计
冬期施工配置的混凝土应优先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并选用较小水胶比和坍落度,合理增加水泥用量,适当提高早期强度。
5.3 混凝土拌合
搅拌设备均处于彩钢瓦棚内,棚房内将设置暖气装置供热,保证棚内温度不低于10℃。在搅拌混凝土前及停止搅拌后,将采用热水冲洗搅拌机滚筒,提前预热或清洗干净。
凝土拌和料的投料顺序为砂、粗骨料、水搅拌均匀,然后加入水泥、矿物掺合料和外加剂进行搅拌,避免胶凝材料直接与热水接触发生假凝现象。冬期混凝土的搅拌时间一般较常温施工时延长50%左右(最短搅拌时间不少于3min)。
冬期混凝土施工时,由试验室定时检测水、外加剂及骨料加入搅拌机时的温度,以及环境温度和混凝土的出机温度,每一工作班至少检测4次,确保混凝土的出机温度,若发现出机温度达不到要求时,及时进行热工计算,以便及时提高水或骨料的加热温度。
冬期混凝土施工时,为了减少混凝土运输和入模过程中的温度损失,控制混凝土的出机温度不低于12℃,确保入模温度不低于5℃。
5.4 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采用混凝土输送罐车进行运输,保证混凝土运到浇筑地点时仍保持均匀性和规定的坍落度;同时混凝土的运输时间应尽可能缩短,多装快运,少停留,运输混凝土的容器外包裹棉被。罐车进出洞口时,安排专人开启保温门帘,尽量减少门帘开启时间,避免冷空气进入洞内。
5.5 混凝土浇筑
在浇注混凝土前,对接缝结合面进行加热,使结合面具有5℃以上的温度,浇注完成后及时加热养护,使混凝土结合面保持正温,直至浇注混凝土获得规定的抗冻强度。当旧混凝土面和外露钢筋暴露在冷空气中时,对新、旧混凝土施工缝1.5m范围内的混凝土和长度在1.0m范围内的外露钢筋进行防寒保温,可提前通入蒸汽进行保温。
加强对混凝土入模温度的检测,每车混凝土运到浇筑现场后均检测混凝土温度,不符合要求的混凝土不得使用,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得低于5℃。浇筑前应清除模板及钢筋上的冰雪和污垢,采用分层连续浇筑,分层厚度不得大于20cm。因冬期混凝土流动性相对较差,振捣时间由常温施工的30S适当延长至45S。混凝土施工时段控制在9∶00~16∶00,白天外界气温较高的时段。
5.6 混凝土养护
5.6.1 养护方法
混凝土养护采用蒸汽加热法和电热法进行,对于箱室内及侧模外侧空间采用蒸汽加热法养护,对于顶板外露混凝土采用电热法养护。
加热蒸汽采用锅炉房加热,在轸格庄特大桥设置锅炉房,保证轸格庄特大桥连续梁悬浇块段的施工。在箱室内及两侧腹板共设置4道蒸汽管道,管道采用Φ50mm钢管,沿墩身向上接长,并于墩身预埋件连接固定,通过0#块底部Φ200mm泄水管伸入箱室内,再向两侧接长,并用支架支撑,到达箱梁端头,再用支管向两侧接长,进入侧模外侧封闭空间。
对于连续梁顶板采取电热法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依次覆盖塑料薄膜、电热毯、棉被、篷布,应搭接覆盖,翼板边缘整体包裹,保证保温效果。
5.6.2 养护过程
按照静停、升温、恒温、降温四个阶段进行养护。
(1)静停:梁体混凝土浇筑完毕(桥面板最后一盘混凝土浇筑完毕)至湿热养护之前期限为静停期。梁体混凝土浇筑完及时覆盖保温篷布,静停期间保持箱室内温度不低于5℃,时间为4h~6h,并作第一次温度记录。
(2)升温阶段:静停结束立即进入升温阶段。这一阶段的温度不得上升过快,混凝土表面将因体积膨胀太快而产生裂缝。因此升温速度必须控制在10℃/h以下。升温速度实施“双控”即混凝土芯部和混凝土表面、混凝土表面和箱室内环境温度温差都不大于15℃。根据测温记录显示在混凝土浇筑完成48h后,混凝土芯部温度上升到最大值38.5℃,该阶段混凝土芯部温度与混凝土表面温度之差最大值为12.7℃,混凝土表面温度与箱室内环境温度之差最大值为14℃,温度控制满足要求。
(3)恒温阶段:恒温时,应保证箱室内各部位温度差不超过5℃,梁体芯部混凝土温度不得大于60℃,根据测温记录显示在混凝土浇筑完成第三天开始进入恒温阶段,混凝土芯部温度稳定在30℃附近,箱室内环境温度控制在12℃,恒温持续时间约36~48小时。
(4)降温阶段:恒温时间结束后,取出随梁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试件,经试验达到设计强度100%后,开始逐步降温。这一阶段降温速度过快,混凝土表面会产生裂缝,因此降温也实施“双控”,降温速度不大于5℃/h。当梁体混凝土芯部和混凝土表面、混凝土表面和箱室内环境温度温差之差不大于15℃时,停止降温,然后撤除梁顶保温设施。
根据测温记录显示在混凝土浇筑完成第五天开始进入降温阶段,此时开始停止蒸汽保温,满足各部位温差要求后,可撤除保温措施开始下道工序施工。
5.7 测温工作
混凝土冬期施工,按时测量水和骨料、外加剂加入搅拌机时的温度,以及混凝土搅拌、浇注时的温度和浇注后混凝土温度的变化情况,使混凝土内外温差不超过15℃,混凝土表面温度最低处不低于5℃,降温速度不超过5℃/h。
(1)测温仪器。外界气温、箱室内气温用普通温度计测定,混凝土出罐入模温度、原材料及混凝土表面温度用电子测温仪测定,混凝土芯部温度采用预埋测温元件测定。
(2)观测点位置。在块体前后端分两个断面,分别在底板中、底板倒角、腹板、腹板倒角、顶板中、顶板翼缘板位置对称均匀预埋测温元件或测温孔,并编号绘图。
(3)观测次数及时间。①检查水、骨料的温度,每一工作班至少检测4次。②混凝土成型后即进行养护期间的测温工作,在升、降温期间每1h检测一次,在恒温期间每2h检测一次。③室外气温及施工环境温度应在每天7时、12时、16时和午夜零时4个时间观测记录。④检查混凝土从出罐到入模时的温度,每工作台班四次。
(4)观测方法。①在测温时,将温度计与外界气温隔绝,避免冷空气影响,采用测温孔测温时,温度计在孔内停留时间在3min以上。②设专人负责测温工作,要求设在腹板、底板、顶板的各测温点所测温度必需接近若发现温度变化异常,立即汇报并采取措施,避免发生质量事故。③所有测温活动均应详细记录,并按顺序、时间、部位整理成册。
5.8 混凝土拆模
(1)当混凝土达到100%设计强度要求,并符合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40%之前不受冻的抗冻强度规定后,方可拆除模板;
(2)混凝土与环境的温差不得大于15℃。当温差在10℃以上,但低于15℃时,拆除模板后的混凝土表面宜采取临时覆盖厚帆布;
(3)当养护完毕后的环境气温仍在0℃以下时,应待混凝土冷却至5℃以下后,方可拆除模板。
5.9 预应力管道压浆措施
压浆前对梁体内腔采取蒸汽加热,并在压浆前采用暖风机对预应力管道进行吹热风预热处理,水泥浆搅拌结束至压入管道的时间不宜超过40分钟。自封闭进浆管起,4小时后才能撤除压浆管,并检查确认无漏浆。压浆作业安排在一天中温度最高的时段(14时左右)内进行。压浆时及压浆后48h内,应持续采用蒸汽加热法和电热法保温养护,使梁体温度不低于5℃。
6 实施效果
(1)依据测温记录数据显示,采用以上冬期施工措施后,连续梁箱室内环境温度均能保证在5℃以上,混凝土表面温度、混凝土芯部温度、箱室内环境温度的温差基本控制在15℃以内,满足规范的温度控制要求。
(2)根据现场混凝土强度检测,在混凝土浇筑完5天后,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100%,混凝土表面未出现裂纹,有效缩短了节段施工周期。
7 结束语
大跨度连续梁冬期施工技术难度大,成本较高,安全风险大,必须在原材料、混凝土拌合和运输、悬臂浇筑施工保温、测温等重要工序上采取有效措施,才能保证连续梁冬期施工的正常进行,以上措施的实施效果证明,采用蒸汽加热养护、电热法、暖棚法进行连续梁冬期施工,是能够保证梁体混凝土施工质量和连续梁悬臂浇筑的施工进度要求。
[1]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号.中国铁道出版社.
[2]铁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刚构)悬臂浇筑施工技术指南.TZ324-2010中国铁道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