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农村建设需要坚实的农村水利基础

2015-08-15王在喜江西三龙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江西上饶334000

江西建材 2015年5期
关键词:水利水资源农民

■王在喜 ■江西三龙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江西 上饶 334000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属于新时代发展过程中不容或缺的一项重要发展观,同时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大措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有助于融合城乡建设,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科技成果的城乡共享,此举的现实性意义突出。从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与建设条件分析,我国目前的农村水利设施建设薄弱市制约我国现在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强化农村的水利建设,有助于加快新农村的建设成效。

1 当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水资源不断减少

我国在世界范围内属于一个干旱缺水的国家,不但水资源总量不足,且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也十分不平衡,存在严重的区域性缺水和季节性缺水的问题。我国现在的国民经济发展,已经受到水资源不足的严重影响。

1.2 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老化无法满足生产需求

我国当前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还很脆弱,当下我国有超过75%的耕地没有得到足够的水利灌溉,农村的水利建设机制不完善,存在严重的短板,管理粗放问题严重,这些因素都是制约着国民经济的重大不足。

1.3 节水灌溉设施不多存在严重的水资源浪费问题

因为投资数量的低下,渠道建设以及维护工作的滞后,造成农村水利存在严重的沟渠泄露问题,对水利投资效益的发挥存在巨大影响。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我国的节水推广技术与节水政策的制定也不够完备,农村普遍存在节水意识薄弱、水浪费现象严重的问题,各个地区的水资源利用率都不高,因为受到水资源利用率低下的影响,造成分布地区水费过高,部分农民出现浇不起地的问题。

2 新农村建设对农村水利的要求

2.1 生产发展对农田灌溉提出了新要求

在我国的各项产业中,农业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农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生产发展代表的意义是农村生产的各项要求,也是粮食综合生产力的首要要求,在这方面,极大程度的因素是受制于我国的农村水利和排水灌溉事业。我国因为地少人多,存在严重的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另外由于我国的地形特征,时空降水分布不均,水灾旱灾情况频繁,这些因素都决定了我国的灌溉排水必然对农业生产有特殊性意义。社会持续发展前进的过程中,我国人民的消费水平也是持续上升,未来我国的粮食生产和农产品需求必然呈不断增长的趋势前景,可是在将来的一段时间都不会扭转人增地减的问题,所以实现基本的粮食自给方针是保证我国粮食安全的基本措施。这也就要求未来必须强化农田灌溉工程的建设,强化农业抵抗水旱灾难的能力,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供必要的水利保障措施。

2.2 生活宽裕对水利工程提出了新要求

要想达到宽裕的生活要求,必须执行两方面的要求,一方面的要求便是增开新的收入渠道,扩大化农民的收入,另外一方面则是构建和农民的完善生活相关的基础设施,实现农民生活质量提升的目的。而在加大农民收入这方面,现在我国很多地区的农民收入都是依靠农业,而强化灌排工程建设则是提升增收保障的一项重要措施。现如今我国的农民总体收入水平不高,需要在确保粮食生产的条件下调整农业结构,将增加农民收入当成是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这就要求在进行农田灌溉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需要适应粮食生产方式朝着多种经营渠道的转变。整治规划思路,提升建设标准,强化管理,优化服务,用更好的方式满足农业增效,以达到农民增收的目的[1]。

2.3 管理民主对农村水利建设组织管理的要求

农村水利建设牵涉到了千家万户,水利管理的组织方式与管理方式要实现民主化改革的要求,不但是新农村建设民主管理的重要内容,对其他方面的管理民主同样具有带动与促进性作用[2]。所以农村水利的建设,必须将农民的主体地位与创作性作用发挥,重视农民的利益,保证农民的权利得以发挥。农民要是有兴办工程的能力,政府需要大力支持,为农民创造最好的外部环境。

3 推进农村水利建设的建议

3.1 明确不同性质水利的供给主体

水利工程因为投资规模、建设周期和受益面都不一样,因此存在多样化与层次化的外部表现特征。单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社会产品依照消费特性能够分成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两种。因此在农村水利建设的过程中,能够依照不同的受益性质,将水利分成公益性水利、非公益性水利和准公益性水利三种,不一样性质的水利有不同的供给主体。非公益性树立和准公益性水利,政府需要积极的引导社会各界与农民进行水利的投资,而公益性质的水利服务项目,则需要始终贯彻坚持市场化的发展导向,鼓励以多种形式兴办水利,在贯彻农民自愿性的基础上,清晰区分工程产权,对于由社会共同利用并且免费享用其效益的公益型水利资产,则要求由国家做投资[3]。

3.2 政府加大农村水利建设投资

之前我国的农村水利建设,特别是一些小型的农村水利建设,大部分的投入都是依靠农民的自主注资,但是这些工程的建设却存在普遍的工程问题,建设标准过于低下。缺乏必要的维护以及难以正常发挥效益等。为了更好的与新时代的发展要求相适应,尤其是推进新农村的建设需求,必须参照具体的农村水利特点和政府的工作要求,强化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投资模式。

4 结语

我国已经进入以农支工、以村支城的历史发展阶段,这个历史性转变的背景下,潜藏着各项重大机制。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要求,本质就是要让我国的几亿农民过上城市居民的现代化生活,缩小城乡差距,而要实现此要求离不开农村水利建设的支持。

[1]张跟朋.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现状和对策[D].山东农业大学,2013.

[2]马静花.乡镇层面的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3.

[3]徐秀玲.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J].民营科技,2012,12∶272.

[4]牛婷婷.新农村建设时期小型农田水利的现状与思考——以河南信阳农村为例[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3,02∶57-63+91-92.

猜你喜欢

水利水资源农民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征订启事
珍惜水资源 保护水环境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加强水文水资源勘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浅议我国水资源的刑事立法保护
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