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层建筑地下室混凝土裂缝原因及防治
2015-08-15河南能源永煤公司陈四楼煤矿河南永城476600
■杨 丽 ■河南能源永煤公司陈四楼煤矿,河南 永城 476600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高层建筑中地下室空间的开发与利用已经变得非常普遍,由于功能上的需求,地下室面积比较大,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设置伸缩缝,加上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的体积收缩和各种应力作用的结果,导致地下室混凝土的裂缝,裂缝导致地下室渗漏,渗漏现象可能导致住宅的结构安全问题,因此对高层建筑地下室混凝土裂缝原因的分析非常重要,因此裂缝防治的对策十分重要。
1 高层建筑地下室混凝土裂缝出现的原因
1.1 高层建筑地下室混凝土裂缝的分类
通过调查,高层建筑地下室的裂缝主要表现在墙体和顶板,顶板裂缝大多数与跨度方向成45度夹角,个别裂缝穿过两块以上的顶板,如果地下室上部有塔楼,顶板的裂缝大多集中于塔楼和地下室交界处的两侧,墙体裂缝大多数垂直于地面并且相互平行,缝宽自下而上逐渐变窄,墙体两端附近裂缝较少,中间部位较多,引起墙体裂缝的原因主要为五类,[1]即收缩引起的裂缝、施工工艺引起的裂缝、材料引起的裂缝、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裂缝的第一类是结构性裂缝,由于直接荷载裂缝,包括按照常规力学计算的主要应力引起的荷载裂缝,以及由于结构次应力引起的荷载裂缝;第二类是非结构性裂缝,由间接荷载引起的裂缝,包括多种情况,如温度、湿度、收缩、膨胀以及不均匀等因素引起的裂缝。
1.2 混凝土裂缝出现的原因
1.2.1 混凝土施工不规范导致的裂缝
现在的混凝土施工一般使用泵送技术,为了满足混凝土的施工性能,[2]混凝土的塌落度要求比较高,其同一强度的混凝土相对于传统的干硬性混凝土具有特殊的特点,即水泥多、砂砾大、石子粒径小,这些原因都有可能造成裂缝产生,现在的混凝土在配置时,都会加入较多的粉煤灰和矿粉,早起混凝土的强度增长慢,在早期抗拉强度低于混凝土体积收缩产生的拉应力时,容易产生贯穿性收缩裂缝,导致渗漏发生。
1.2.2 由环境因素引起的裂缝
环境因素引起的裂缝包括两种,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引起的裂缝。第一,由于高层建筑地下室所处的环境,土地中的化学因素,比如氯离子、腐蚀性物质都会使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第二,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结构与外界环境产生温度差,如果温差达到足够产生裂缝时,混凝土早期的收缩量就越大,裂缝就会形成;第三,由于高层建筑地下室的外墙长期在外面暴露,在外墙施工时,很难做到墙体浇筑后,就立即回填土和完成顶盖,这种情况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对温度、湿度变化比较敏感,常常因为附加的温度收缩应力,导致地下室混凝土墙体出现裂缝。
1.2.3 人为因素造成的裂缝
施工人员为了缩短工期,过早的拆模,缩短带模养护时间,降低了混凝土结构的密实性,增加了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产生机率,混凝土墙拆模板后没有进行降温措施,使混凝土墙体表面的温度随外界温度而变化,由于混凝土结构内部硬化时会产生大量的热,与外界产生温度差,产生地下室温度裂缝;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不按照混凝土规范比例进行配料,造成混凝土骨料配合比设计不合理,[3]使混凝土结构在粗骨料多的部位容易因应力不连续产生裂缝,也有可能由于振捣不均匀,密实性差,同样容易产生裂缝,如果振捣的时间过长,使粗骨料向下聚集,水泥浆体向上移动,造成混凝土表面硬度降低,骨料不均匀分布也增加了混凝土收缩变量,最终在混凝土的表面产生裂缝。
1.2.4 浇筑构件先后顺序产生的约束
[4]地下室底板混凝土浇筑要早于墙体混凝土浇筑,也就造成底板混凝土的收缩早于墙体的收缩,地板由于处在地下环境,混凝土的收缩量比较小,在墙体混凝土浇筑时,底板混凝土的收缩量已经逐渐稳定,当墙体混凝土收缩时,就会受到约束,墙体的收缩不能形成整体的收缩量,当墙体收缩应力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应力时,在这个部位就会产生裂缝,同样,顶板浇筑时也会产生这种情况。
2 针对混凝土裂缝问题的对策
2.1 在混凝土施工方法方面的措施
第一,合理优化选取原料,按照规范,控制好配合比,控制好水泥的用量,尽量选用低热或者中低热的水泥,比如可以选择粉煤灰水泥、矿渣水泥,并且在混凝土拌合时,尽可能减少水泥的总体用量,根据规范应该控制在每立方米四百五十千克,保证混凝土容易拌合,在浇筑时,泵送比较顺畅;第二,根据建筑工程的规定需求,需要在混凝土中添加外加剂,以此来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和保水性,降低水化热,延迟热峰的出现时间,[6]可以掺加适量的膨胀剂,使混凝土产生微膨胀,抵消混凝土收缩产生的应力,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对防止因混凝土收缩引起的裂缝有着重要作用;第三,在拌合时掺加外掺料,由于粉煤灰本身具有一定的活性,可以在混凝土拌合时加入粉煤灰,还可以用粉煤灰代替一部分水泥,粉煤灰的使用可以增强结构功能的整体稳定性,并且能够改善混凝土的粘塑性、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后期强度。
2.2 设计技术方面的措施
对于墙板的配筋设计,为了防止地下室墙体出现竖向裂缝,根据标准规范,选择在水平方向布置受力钢筋,为了使钢筋保护层厚度适中,现将主筋布置在分布筋的内侧,同时钢筋的间距要根据规范来确定,减少因为保护层偏小而产生裂缝的机率;对于伸缩缝间距的设置,设计时应该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按照使用经验适当的缩小伸缩缝间距,如果没有充分的依据,不能随便突破设计规范,导致伸缩缝间距超过规范。
2.3 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
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制定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将质量责任层层落实到人,按计划采购使用材料及设备,并严格进行检验,保存记录,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施工人员要按照操作流程规范作业,做到不提前拆模、遵守混凝土配置的规范等,不提前一步,不延迟一步,在每一道工序完成后都要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保证减少地下室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2.4 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措施
混凝土拌合料在浇筑时,要进行均匀振捣,保证混凝土墙体结构的密实性,同时减少混凝土在路途的运输时间,避免出现混凝土离析,并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密实性,防止墙体裂缝出现;制定优化的施工工序,[5]由于混凝土墙体的收缩徐变晚于底板混凝土的收缩,地板结构对墙体有一定的约束作用,为了防止裂缝出现,地下室底板与墙体以及顶板在浇筑时应该错开一定的时间段;由于木模板的保温和散热性能均比钢模板好,因此,选模和拆模应该选用木模板,高层建筑地下室处于地下室环境,采用木模板更加有利于散热,拆模时要延迟一段时间,因为延长带模时间,就延长了带模养护时间,这样可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密实性,减少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产生。
3 结束语
由此可见,高层建筑地下室的裂缝形成是由于混凝土收缩和温差过大引起的,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数量剧增,但是地下室墙体裂缝一直影响地下室工程的质量,为了预防裂缝的出现,在施工过程中就要注意混凝土的使用规范,这需要各个施工人员与各个设计单位共同努力,在施工的过程中严格遵守混凝土的使用标准,按照规范行事,从材料的选择到施工结束,都要遵守法律法规,采用合理有效的施工方法,将地下室混凝土的裂缝控制在最小范围内,确保施工的稳定性,减少裂缝的出现。
[1]王少杰.浅谈如何控制高层建筑超长地下室外墙裂缝[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3(1):20.
[2]肖容笑.浅谈地下室补漏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J].价值工程,2013,32(6):95 -96.
[3]邹晓青.结合工程分析大型地下室结构设计以及裂缝控制[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3(1):127.
[4]汤祚勇,卫国华,施卫国 等.高屋建筑地下室贯通裂缝的成因与处理措施[J].中外建筑,2012(12):108 -109.
[5]杨刚,孙磊,肖颖.高层建筑地下室裂缝的成因及防治[J].科技信息,2011(14):285.
[6]陈壮忠.地下室外墙混凝土裂缝形成的原因及控制[J].中华建设,2012(11):196-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