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顶板防裂施工关键技术探讨
2015-08-15江洁胜福建三建工程有限公司福建厦门361009
江洁胜 福建三建工程有限公司,福建 厦门 361009
1 地下室顶板防裂施工
地下室顶板防裂施工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这主要体现在工程概况、模板选择、钢筋工程、混凝土施工等环节。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对地下室顶板防裂施工进行了总结。
1.1 工程概况
地下室顶板防裂施工以具体案例研究,本文以厦门湖边水库片区上湖、洪塘安置房(A 地块)施工经验。A 地块总建筑面积:49083.2m2,地下建筑面积:9038.5m2,地下一层。建筑总高度90.70m。地下室结构为超长结构、顶板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
地下室砼强度等级均为C35,均采用防水密实性砼,其抗渗等级均为S8;地下室后浇带采用微膨胀混凝土且提高一个强度等级。除此之外,在对工程概况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其模板工程方面的措施模板支撑的选用也经过了工程施工人员细致的计算,从而很好地满足了地下室的强度、稳定性、耐久性要求。
1.2 模板选择
模板选择也是地下室顶板防裂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模板选择的过程中,工程工作人员应当注重考虑到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和其支架的整体承受能力,从而能够确保地下室能够更加合理的承受施工荷载,在这一过程中地下室最底部的一层可以能够作为周转安装使用,从而能够更好地保证施工进度。除此之外,在模板选择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注重确保在模板拆除过程中没有任由模板自由落在地下室顶板面上,从而能够有效的避免混凝土在冲击荷载作用下形成不可恢复的裂缝和变形。另外,在模板选择的过程中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应当注重对于凝土加以覆盖和浇水并且通过对掺用终凝型外加剂的混凝土来进行合理的养护,在这一过程中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应当确保浇水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2 天并且施工现场必须安装供浇水养护的水管。
1.3 钢筋工程
钢筋工程对于地下室顶板防裂施工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钢筋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应当注重确保绑扎时位置应正确,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必须设置钢筋支架,从而能够更好地将上述钢筋牢固架设并且确保支架的间距≤1m。除此之外,在钢筋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当进行混凝土浇捣时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应当注重在板周边支座处的负弯距钢筋,并且及时的搭设操作跳板,从而能够更好地供操作人员站立。另外,在钢筋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应当注重按照相应的设计要求在其上下各铺设Φ4@200 宽600 的钢丝网片。从而能够在保证继续浇水养护不受影响的同时更好地进行混凝土表面用塑料薄膜养护,最终能够促进建筑工程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同步提升。
1.4 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施工是地下室顶板防裂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应当注重通过相应的保护措施来更好地保证楼板厚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除此之外,在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应当注重在浇捣混凝土前应设置标高板厚的三脚标架,并且在此时建筑工程的实际操作人员必须严格依据三脚标架控制板厚。另外,在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应当注重在浇筑完毕后停歇1 ~1.5 小时,从而能够更好地使其初步沉实然后再继续浇筑,以防梁板交接处出现表面性水平裂缝,因此在这一前提下对于地下室顶板防裂施工关键技术进行应用就有着非常高的必要性了。
2 地下室顶板防裂施工关键技术
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对地下室顶板防裂施工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
2.1 提升混凝土施工质量
提升混凝土施工质量是地下室顶板防裂施工关键技术的基础和前提。在提升混凝土施工质量的过程中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应当注重按照施工方案中提供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来更好地提高砂石质量,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更好地降低砼坍落度。除此之外,在提升混凝土施工质量的过程中建筑工程施工人员还应当注重适当降低砼的用水量并且严格控制混凝土坍落度,从而能够更加合理、更加适当的降低砼坍落度,这与此同时对于减少砼的收缩、控制砼裂缝是极为有利的。另外,在提升混凝土施工质量的过程中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因的过注重提高骨料质量,控制粗骨料数量,在这一过程中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可以通过适当降低砂浆来更加有利于减少砼的收缩,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地下室顶板防裂施工关键技术水平的有效提升。
2.2 合理处理后浇带
合理处理后浇带对于地下室顶板防裂施工关键技术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合理处理后浇带的过程中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应当注重确保后浇带部位的混凝土应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并且这一后浇带的强度等级应当能够与两侧先浇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除此之外,在合理处理后浇带的过程中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应当湖州对于后浇带的位置、形式、尺寸进行更加合理的完善。另外,在合理处理后浇带的过程中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应当注重在确保浇混凝土的体积收缩变形已趋于稳定之后再进行浇筑后浇带混凝土,从而能够更好地促使混凝土内部密实,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因为膨胀而与两侧先浇混凝土相接密合,从而能够成为整体的、无变形缝的结构,最终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地下室顶板防裂施工关键技术效率的持续提升。
2.3 外脚手架搭设
外脚手架搭设是地下室顶板防裂施工关键技术的核心内容之一。在外脚手架搭设的过程中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应当注重确保工程顶板厚度为200-250mm 之间,并且其主体结构施工时局部外脚手架立杆要放置在地下室顶板上。除此之外,在外脚手架搭设的过程中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应当注重把外架荷载有效地传递到地下室基础底板上,从而能够更好地减小顶板的外荷载作用再行浇筑。另外,在外脚手架搭设的过程中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应当注重合理的、持续的保持湿润养护,并且将养护期延长到四个星期以上,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地下室顶板防裂施工关键技术可靠性的不断进步。
2.4 进行养护工作
进行养护工作是地下室顶板防裂施工关键技术的重中之重。在进行养护工作的过程中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应当清晰防水养护和保温养护对于地下室整体的抗渗性能和工程强度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在这之中特别是早期湿润养护更为重要。除此之外,在进行养护工作的过中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应当注重确保浇水湿润养护不少于两个星期。这主要是因为在湿润条件下地下室的混凝土内部水分蒸发缓慢,从而能够有效避免早期失水问题的出现同时能够有利于水泥水化。另外,在进行养护工作的过中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应当注重切断毛细通路,并使水泥石结晶致密,混凝土强度和抗渗性均能很快提高,最终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地下室顶板防裂施工关键技术精确性的日益进步。
3 结束语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整体水平的持续进步和建筑工程发展速度的持续加快,地下室顶板防裂施工关键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因此建筑工程工作人员应当注重对于地下室防裂施工有着清晰的了解,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通过关键技术的有效应用来促进我国建筑工程整体水平的有效提升。
[1]朱苗龙.关于地下室顶板防裂施工的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1.
[2]王焕定.关于地下室顶板防裂施工的探讨[J].科技资讯,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