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寨民居建筑环境细节与品质提升
2015-08-15刘素
刘 素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四川 绵阳621000)
“羌管幽幽霜满地,将军白发征夫泪”时隔千年,从这些保存下来的建筑里面我们依然还能看见当年羌族古人的智慧结晶。然而在现代,羌寨已经无法承担其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落后的设施设备无法满足使用。
1 羌区的山地村落设计趋势及现状
目前,我国山地村落的规划设计强调整体意识,呈现出“人、建筑、自然”三位一体的完整性、协调性。整个空间形成以村落为中心;与林地、农田、水源等生产资源相适应的生活生产领域及环境的一体化空间。布局追求一种理想的生存与发展环境,“人—村落—环境”之间构成有机整体,形成富有生态意向的山地村落环境。
2 蒲溪乡休溪村景观建筑项目设计
本次设计项目位于中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蒲溪乡休溪村,蒲溪乡东北方向的山腰上,国道317 旁边,距离理县仅仅11.4 公里,汶川县30多公里,休息村全村30 余户人家全部是羌族。现如今休溪羌寨存在着两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那么我们只要理出这两条线索,解决问题,休溪羌寨的明天是让人期待的。
(1)休溪羌寨建筑本身的问题在于自然灾害所带来的破坏,08 年汶川地震导致部分无人居住的房屋坍塌,这对羌族文化保护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逐渐演变为核心问题。特别是经济收入的提高,寨子年轻人成家都需要新建房屋,受现代化建筑的影响又出现许多现代建筑,这将直接造成寨子整体形象的破坏,也对文化保护产生了很大的威胁。
(2)另一个问题就是公共设施、通道路系统、活动场地与卫生条件,受到自身条件的影响,寨子内没有一盏路灯,一个公共座椅可以说是没有任何公共设施。道路系统通达性不好,有的甚至是死路。进入寨子就会发现,泥泞小路,随处可见的牛羊脚印,粪便,垃圾,随着时间流逝都会变成核心问题。
2.1 设计理念
设计“顺应自然,取法自然”把握住现状自然地形的自然节律,充分体现地貌特征以及地质现象加以景观化。因地制宜,使之来源于生活,融入生活,基地现状植物的价值在于其原生性和不可复制性,那么设计上就应该结合并且突出基地植物空间形态的特征为出发点,发挥其个性魅力,营造出粗逛又不是细致的乡土景观,对建筑我们要做到保护与复原,让这块艺术瑰宝重现荣光。
2.2 设计原则
(1)坚持古寨的保护尊重民意、有意引导的原则。(2)坚持节约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原则,尊重历史文化,突出地方特色,注重羌族建筑与自然的融合协调。(3)保留寨子原道路系统,合理合适的建筑出入口不需要再做大的调整。(4)坚持以修缮为主的原则,引进绿色生态建筑理念,保留原有的自然通风窗口及平台,修缮使用本地材料及拆除后留下的建筑材料。(5)使用民俗纹样及符号,结合建筑形式研究纹样与建筑肌理的搭配。
3 建筑设计细节及品质提升
寨子的规划为“一核一带两心三梯”,“一核”为祭祀广场景观核心,“一带”为环城干道景观带,“两心”为晒场休闲广场和入口广场的开敞空间,“三梯”基于地形自然形成的三层高低错落的景观。寨子集群中心区域,三广场分布东、西、北方向环绕寨子,重点对寨子原有建筑进行加固与防护处理,极个别坍塌的建筑复原修复,采用传统羌族退台式建筑形式和布局,大部分为三层,建材依然采用石片叠砌,利用钢架结构解决受力。利用 矿石颜料绘制纹样,窗户、平台边缘、屋顶等加入杉木结构并配合纹样的处理,给高山峻岭中的村寨注入原始的建筑结构艺术。由于地形的限制,吊脚碉楼与挑台形成一个个完美的景观平台,羌族装饰图腾悬挂于石墙,顶部放置白石,充分展示有着信仰的民族特征。室内墙面及顶面可用粘土及竹片固定,可防止灰尘掉落。保留传统厨房与火塘空间,设计通风吸烟管道,保证通风良好,合理设计研制腊肉及其他传统食品的地方。设计大型的衣橱,可以防止布料及衣物。屋顶的平顶露台与下面的粮食储藏间对应,保证晾晒谷物的便捷性。转变卫生间空间位置,设计雨水收集系统,用于卫生间用水。将牲畜圈养空间与卫生系统设计对应,保证排污畅通。
4 结 语
休溪羌寨的明天是值得我们期待的,但愿我们放弃那些已经形成的自我毁灭习惯,而将人与人,人与建筑,建筑与自然,人与自然潜在的和谐能够表现出来。世界是丰富的,而大自然需要我们的理解和尊重才行,也只有我们才具有这样的理解和表达的能力,让我们去营造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高品质羌寨建筑群。
[1]刘沛林.古村落:和谐的人聚空间[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5-12.
[2]陈威. 景观新农村:乡村景观规划理论与方法[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3]王加强.传统傣族住居设计初探[M]. 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207-213.
[4]潘国泰,朱永春. 安徽古建筑[M]. 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