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植物检疫中无损检测技术进展与应用
2015-08-15
(聊城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山东聊城 252000)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贸易方式的种类也多种多样、根据国家法规对进出入的植物及相关植物类产品等根据科学的测试方式进行检验,鉴定并处理,是为了防止危害性病虫或物质通过人为传播而进行的强制性检验检疫措施。尤其是在现今国内外都普遍出现高频率的植物疫情疫病情况下,植物检验检疫工作中检疫处理作为重要组成部分,要求更加苛刻。要跟上形式发展的脚步,适应中国特殊植物监测体系的要求,并完善检疫处理系统。
1 无损检测的方法
1.1 声测法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形成的一项新技术就是利用植物的声学特性并对其进行无损检测。通过昆虫在活动时器官发出的声音进行时域特征和频域特征的整理,并且就产生的原理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并且对检测时收集的声信号在识别的基础上进行种类的归纳。声测法主要运用声传感器,在采集其中的昆虫声波时并不需要破坏被检测物。目前被运用在消燥和提取虫声和虫声分类,识别等方面。
1.2 X射线法
X射线法的检测原理;就是基于射线具有穿透能力的性质。由于射线法在使用过程中会因为样品内部存在问题而出现射线的强度不同,因此,在进行植物检测的时候,我们可以利用射线穿过样本的方法,通过射线强度的不同去检测样本内部存在的问题或者异物,在运用可以把检测出的射线强度不同变化成图像数据的方法,并进行检测分析。X 射线技术在直接反映植物内部的问题、虫害以及污染问题的同时,也具备了检测的准确率好和实时性高特点,所以,X射线法这项技术在检测植物的安全和分类上也取得了相应的成果。
1.3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
当红外线照射到被测样品时,被测样品内的有机物及部分有机物分子产生共振,并且吸收部分光的能量,通过测试其吸收光而获得图谱,图谱上会出现被测样品的特征,这就是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原理。不同的物质吸收光谱的程度在近红外区域也不同,每种成分都有特定的吸收特征,这就给近红外光谱分析提供了基础。由于近红外光光谱分析测试容易,速度快也不需要对样品进行处理、也没有专业的人员要求,测试重现性好、会随着模型的不断优化而变化、且不会伤害到人体本身等优点,因此,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不仅可以适用在实验室里面,同时还可以适用于现场分析,这就是在植物及其产品检疫方面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得以迅速发展的原因。
2 植物检疫中无损检测技术建议
2.1 检疫处理人才队伍的培养
人才才是确保检疫处理质量安全的保障,同时人才也是提升检疫处理整体水平的中坚力量。因此,检疫处理监管协作组和检疫处理技术协作组的作用要充分发挥出来,要形成一支在植物检疫处理方面的专家梯队,更进一步的提供我国植物检疫处理综合实力。而专家梯队的检疫处理监管队伍,则需要加强培训,要熟悉并掌握好检疫处理基础理论知识,检疫处理监督的处理标准也要了解,对监管人员的责任能力要求要严格,对检测仪器等处理设备的使用要做到懂原理、会使用。对于检疫处理单位的监督更是要加强,对检疫处理单位的从业人员培训要进行督促并指导,争取实现每个处理单位都有一支骨干队伍,每个岗位上都落实有操作能手,确保在有突发事情的时候可以最快时间的处理好。
2.2 加强检疫处理技术研发和应用
研发检疫处理设施和检验处理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科学。经过我国多年的发展,如今的检疫处理技术和设施研发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发展,并且一些重大成果的应用已经走进了国际的前端,但在越来越大的环保压力之下、加之要求越来越高的检疫处理形势,我们仍面对着很多新问题,还有着很多难题的技术瓶颈需要去攻克,因此我们要在拓宽思路引智引才的同时提高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与国际先进处理技术进行切磋交流,要建立起多学科之间的跨部门技术。在交流过程中,要有选择性的选择一些引进其他行业已经成熟的技术和经验,再通过自己的创新以解决检疫处理中碰到的难题。不能一味的盲目学习人家的技术,需要有自己的道路方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国内外的合作研究的开展,为科研项目,研究经费的费用争取一些其他相关部门与地方政府的支持,在研发成果的推广应用进程中尽量加快步伐;通过检疫处理信息的建立来实现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3 结语
植物检验检疫在国际贸易快速通关及国境疫情防控方面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传统有损检测方法对样品具有破坏性的缺点,对此我们应该摒弃。转而运用无损检测技术,无损检测技术不仅为快速、实时在线检测提供了新工具,而且也克服了传统有损检测方法的缺点。并且,在今后农产品的品质预测、安全检测、损伤识别以及农作物的生产信息获取领域上,无损检测技术同样是重要新工具。因此,要充分利用好现在已拥有的研究成果及技术,更深一步的进行探索,更进一步的推进无损检测技术在检疫领域的实用价值和意义。
[1]李艳华,马亚楠.植物检疫中无损检测技术进展与应用[J].植物检疫,2014,06:19-26.
[2]黄冠胜,吴新华,顾杰,王益愚,吴昊.浅议动植物检疫处理体系的建设[J].植物检疫,2014,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