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汾县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及保护措施
2015-08-15邢武斌
邢武斌
(襄汾县水利局,山西 襄汾 041500)
襄汾县位于山西省临汾盆地南部,汾河自北向南穿境而过。全县总面积1034 km2,总人口50万。近年来,由于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地下水利用量不断增大,大量浅中层地下水井出水量逐渐衰减甚至干涸,地下水开采层位不断加深。地下水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使全县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危机越来越严重。
1 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
根据第二次水资源评价结果,全县水资源总量为11045万m3,地下水资源可利用量为8949万m3,全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232m3,是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8,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0,远低于联合国发布的人均占有量1000m3的缺水警戒线。
依据2013年襄汾县用水统计年报可知:全县水资源利用量为12010万m3,其中地表水7341万m3,地下水4669万m3。从用水结构来看,生活用水772万m3,农业用水 9165 万m3,工业用水 836 万m3,生态用水1250万m3,其中生活用水全部取用地下水,90%的工业用水和70%的农业用水均取用地下水。由此可见,地下水为该县的主要用水水源。
2 存在问题
2.1 地下水质相对较差,开采相对集中
全县地下水相对富集在汾河两岸和汾阳岭断裂区域,以及邓庄、赵康、永固、南贾、襄陵、南辛店等500 km2的湖相沉积区。监测数据显示,该区域地下水含氟量超标,涉及197个行政村、245144人,占总人口的56.7%;汾河两岸县城附近存在苦咸水问题。
县境内的邓庄、古城、汾城、景毛等工业园区周边地下水由于过度开采,呈逐年下降趋势,出水量越来越少,水井越打越深,工农业争水矛盾尤为突出。
2.2 岩溶水开采量较大
襄汾县东部和南部地区位于古堆泉域范围内,在南部的赵康镇等乡镇分布着诸多岩溶井,多年来一直用于农业灌溉,年均开采量为488万m3;在东部的大邓乡等乡镇分布着许多铁矿,目前处于关停整合当中,但由于多年来采矿排水,大量排出古堆泉岩溶水,多年平均采矿排水量达65万m3;泉域范围内的工业岩溶井和生活岩溶井,每年都抽取古堆泉岩溶水。由于没有替代水源,古堆泉域襄汾县境内岩溶水开采量较大,超过当地岩溶水补给量,区域岩溶水位持续下降,长期处于超采状态。
2.3 地下水管理相对薄弱
在目前的用水结构中,农业灌溉用水占60%~70%左右,大部分是开采地下水。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农用地下水涉及面广,用水具有一定的隐蔽性,管理成本高,且计量设施混乱,管理体制不完善,农用地下水管理相对薄弱。
2.4 水文地质信息不完善
在地下水管理中,各相关部门偏重于地下水量和水位的管理,对水文地质等信息资料的收集和管理工作重视不够,导致水利部门对当地水源的分布、赋存等水文地质信息了解不太全面,地下水管理工作仍停留在粗放管理和事后管理状态。
3 保护措施
3.1 加强地下水监测力度,做好地下水规划工作
要逐步建立地下水监测站网,加强全县地下水动态监测,实行地下水用水总量和水位双控制”,开展地下水动态分析和预测预报工作,使地下水管理信息化、精细化。同时编制全县范围内的地下水利用保护规划,在县城和各乡镇现有水源地基础上,积极规划修建备用水源地,并做好矿山排水的开发利用管理。
3.2 确立“三条红线”,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在全国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为此,襄汾县应结合实际,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严格实施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论证制度,做好用水户的申请资质、登记、审查、许可证发放等工作及地下水用水户的档案管理工作,严格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做到水资源费应征尽征。二是对全县范围内用水户,特别是重点行业、重要用水户,实行用水定额管理,积极推进节水改造和节水器具,大力开展节水示范工程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三是联合水文、环保等单位,做好全县范围内地表水的水质监测和水功能区的监管工作,做好汾河襄汾农业用水区水功能区的保护工作,强化用水的“末端”控制,加强水污染防控,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和城镇污水不得向水功能区排放。
3.3 合理配置地下水,加强水源保护
要积极利用引沁入汾和禹门口东扩襄汾县配套工程,采用地表水置换地下水;开展全县非常规水源建设,推广雨水、中水、矿坑水的综合利用;统筹利用地表水、地下水和再生水,实现全县水资源的统一调度。开展地下水环境保护工作,兴建水源涵养工程和漏库补给工程;开展古堆泉域超采区治理工作,编制超采区治理方案,实行地下水压采、限采和禁采管理,逐步实现古堆泉域襄汾县境内岩溶水位的回升。
3.4 加强地下水管理能力建设
要加强与国土、城建、环保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共享地下水管理信息;加强地下水资源远程监控能力建设,在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安装远程监控设施,使地下水能够实时监控管理,在重点区域开展地下水位监控,全面提升信息化监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