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山县防汛抗洪现状及对策探讨
2015-08-15梁林梅
梁林梅
(方山县水利局,山西 方山 033100)
1 概况
方山县位于山西省西部、吕梁山西麓腹地,东屏关帝山与娄烦、交城接壤,西依汉高山与临县毗邻,北与兴县、岚县交界,南与离石相连。辖5镇2乡,169个行政村,总面积143410hm2,总人口14.5万人。县境内地形支离破碎,沟壑纵横,梁峁起伏,属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地势由北向南倾斜,北川河纵贯南北,全长104.5km,其中在方山县境内长80km。沿途汇集20km以上的支沟7条,1km以上的支沟347条。
全县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内各季降水量分布极不均匀,冬春季干旱少雨,夏秋季降水集中,占全年降水量的70%左右,主要集中在7—9月,且多以历时短、强度大的暴雨形式出现,极易造成洪涝灾害,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 洪涝灾害成因与现状
2.1 洪涝灾害成因
该县洪涝灾害的原因主要是自然地理环境导致,其特点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由于境内为黄土丘陵区,陡峭的黄土面积较多,干燥时强度大,遇水时湿陷性强,降雨导致山体松动,极易形成山体滑坡。第二,境内山多沟深、流域坡降大,遇持续降雨或短时强降雨汇集成地表径流,导致溪流水位上涨,产生溪沟洪水,冲毁溪沟及沿岸的各种建筑物。第三,小型淤地坝等山区蓄水工程,因年久失修,遇较大降雨坝体极易形成溃决垮塌,水流涌出,其流量大,流速快,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很大损失。
2.2 洪涝灾害防御现状
2.2.1 工程措施现状
方山县防洪工程设施主要有北川河堤防、水库、淤地坝三类。
北川河是三川河的一级支流,发源于方山县马坊镇麻地渠村,纵贯方山全境后在大武镇武回庄村出方山境内进入离石。北川河总长104.5km,总流域面积1303.58km2,两岸有防洪设施堤防工程但不连续,主要分布在北川河干流和马坊沟、峪口沟、店坪沟等人口密集的村镇。北川河堤防工程10.7km,坝高2~3m,结构为浆砌石堤,可抵御10年一遇的洪水。由于周边居民较多,为河道防洪重点。其他乡村边山峪口为季节性河道,防御洪水设施较少。
方山县现有水库2座,北川河干流建有横泉水库,支流有南阳沟水库。横泉水库位于北川河干流横泉村,于2004年动工修建,2008年竣工蓄水运行,控制流域面积800km2,总库容8123万m3,是一座以城市生活及工业供水、农业灌溉为主,兼顾防洪、发电、旅游等综合利用的多年调节型中型水库,设计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校核标准为1000年一遇。南阳沟水库修建于1972年,位于北川河支流南阳沟,为小(一)型水库,控制流域面积47.5km2,总库容500万m3,于2009年完成除险加固,设计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校核标准为300年一遇,可保护下游刘家庄等7个行政村,0.5755 万人,554.2hm2耕地。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方山县开展了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修建了规模不等的淤地坝,其中骨干坝20座,中型淤地坝14座,坝控总库容1732万m3。淤地坝的建设,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有效减少了水土流失,对防御山洪灾害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2.2 非工程措施现状
目前,方山县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设置自动雨量站23处,自动雨量水位站6处,简易雨量监测站72处,简易水位监测站5处。通过站点的布设,构成方山县山洪灾害预警体系站网;建成由1个县级预警台,7个乡镇级预警设备,72个预警点组成的从预警平台到重点防治区域的报警体系。项目实施以来,全县监测预警能力大幅提升,建立了各项防汛工作责任制。在山洪灾害防御、通讯联络、物资供应保障、防汛抢险队伍建设、山洪灾害宣传及洪涝灾害统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3 存在问题
3.1 山地洪沟治理程度低
横泉水库的兴建保障了北川河下游河道两岸村镇的防洪安全,但从方山全境而言,横泉水库上游及众多山地、洪沟缺乏有效治理。该县农村居民点多位于北川河及较大支流的河谷两岸,大多处于无设防状态,缺乏有效的工程手段,山区防御山洪灾害能力十分薄弱。
3.2 已建工程防洪标准低
方山县位于黄土高原,地表切割破碎,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多年来虽修建了大量的淤地坝,但由于淤地坝设计标准低,在低标准洪水时可起到滞洪作用,遇超标准洪水发生时,极易溃坝,对下游村镇防洪形成巨大威胁。河道堤防一般为5~1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不能有效保护耕地和居民安全。
3.3 人为设障清理难度大
少数单位或个人未经水利部门批准,擅自在行洪河道乱挖乱采、乱堆乱放,随意设障、侵占河道和损坏防洪设施的现象时有发生,致使河道堵塞,河床抬高,降低了行洪能力;部分河道堤防遭到损坏,处于有堤无防状态,如遇暴雨洪水,必将形成山洪、泥石流灾害,影响河道的行洪安全。
3.4 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体系不完善
目前方山县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已全面完成并投入运行。但仍存在监测站网密度不够,山区通讯信号不稳定,监测预警平台及视屏会商系统配置标准偏低等问题,预警范围有待扩大,预警质量有待提升。因此需进一步对部分监测站点进行升级改造,同时增加监测站网密度。
4 对策探讨
4.1 健全工作机构,细化防汛责任,完善防汛预案
在汛期,各乡(镇)成立以乡(镇)长为总指挥的防汛抗洪指挥部,各村成立以村主任为组长的防汛工作组,各单位成立以一把手为主体的防汛工作领导小组,认真落实防汛责任制,对全县防汛重点村实行县、乡、村三级联保,非重点村乡、村两级包保。排查易发生黄土崩塌的陡坡高坡等地质灾害隐患点及边山峪口,将有关防汛避险事项逐户告知村民。对存在巨大隐患且不适宜居住的房屋或院落,强制撤离,并设立警示标志。同时成立防汛督查组,对包乡、包村领导在岗情况不定期抽查,随时掌握一线情况,对河流沿岸村镇、滑坡险段、危房校舍等,结合实际完善防洪预案,健全和落实预警责任制,保证预警信号快速传递到危险区域,及时有序地把群众撤离到安全地带。
4.2 认真开展督促检查工作,严格落实防汛值班制度
建立健全督促检查制度,认真查找薄弱环节,切实把防汛工作和各项措施落实到基层及防汛一线。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按照“谁设障、谁清障”和“属地管理”原则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坚持24h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保证信息畅通,汛情及时传达,加强对水库、淤地坝、边山峪口等重点防洪部位的值守和巡查工作。
4.3 综合整治河道,提高行洪能力
通过对河道疏浚、清淤、拆除,新建、改建、加固堤防建筑物等整治处理,减少河道中的淤堵体,疏通水系,加大过水流量。对无堤河段筑堤、堤身单薄河段加高培厚和防渗处理,对河岸坡草清杂,进一步提高河道行洪能力,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4.4 抓好防汛队伍建设和储备抢险物资
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和各乡(镇)组建一批强有力的防汛抗洪抢险队伍,并用现代化的设备武装防汛队伍,积极组织汛前培训和实战演练,切实增强其应急防患能力,确保遇险遇灾忙而不乱,有序应对,充分发挥抗洪抢险主力军的作用。储备充足的编织袋、铁铲、铁丝、手电筒和防汛车辆等抢险物资,做到有备无患。
4.5 加强监测预警,及时发布信息,启动应急响应
气象、国土、水文等部门要加强预测、预报、预警和会商等工作,密切监视水雨情变化。对山洪灾害易发区、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监测预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及时向群众发布灾害预警信息,提醒广大民众和有关部门做好防范准备工作。及时启动防汛、地质灾害等应急预案,根据灾情发展变化,适时提高应急响应级别,完善监测站网,提高通讯保障能力,充分运用山洪灾害预警系统,24h实时监测天气变化、雨情雨量等情况,确保安全度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