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县节水农业现状及发展思路探讨
2015-08-15卫迎伟卫阿红
卫迎伟,卫阿红
(夏县水利局,山西 夏县 044400)
1 基本情况
夏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县,是山西省优质粮棉和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辖6镇5乡、257个行政村、3.93万hm2耕地,其中水地2.3万hm2。蔬菜1.47万hm2,小麦 2.2万 hm2,农作物总面积 5.53 万 hm2,复种指数达71%。
该区域水资源总量为1.3亿m3,其中地下水9331万m3,平原井灌区年可开采量仅4623万m3。人均水资源量为362m3,每公顷耕地平均水资源量3075m3,人均、单位面积平均水资源量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6.6%,37.9%。据2007年《夏县农业灌溉机井普查报告》《夏县机井普查分析报告》显示,井灌区地下水年取水量达7154万m3,超采2531万m3。
2 农业节水灌溉存在问题
2.1 连年干旱,导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
裴介镇一带深井的钻井深度为400m左右,但出水量仅20m3/h。突出的供需矛盾造成明显的“水荒”。近几年来,春旱严重,干旱无雨,许多麦苗枯萎发黄。一些村庄虽然能浇上地,但浇地时间较长,缺水现象十分严重。
2.2 农户各自为政,种植作物种类繁多,导致节水工程无法规模化发展
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大部分土地尚未经营流转,大多为单户种植经营,灌水由各家各户单独灌溉。涌泉灌工程实施后,灌溉定额变小,一次灌溉面积增加,需要多户同时灌溉。由于各户种植树木的行距、株距不统一,灌水后电费不能合理分配,协调难度大。另外,由于各户作物品种、管理方式、作物灌水周期的不同,造成灌水时间也不同,很难发挥节水工程省水、省时的优势,村民对新技术的灌溉模式还没有完全接收,使用积极性不高。
2.3 灌溉水利用率极低,水浪费现象十分严重
大水漫灌模式中灌溉水的利用率仅50%,浪费水量高达5250万m3,水浪费现象尤为严重。尽管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末在禹王乡、水头镇等鸣条岗台地及山下裴介镇、瑶峰镇、尉郭乡等平川区推行了渠系输水系统的节水管灌工程,但田面灌溉村民仍习惯采用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尚未达到真正实现农业节水的目的。
2.4 管理及维护机制不健全,不能真正发挥节水工程效益
节水工程“重建轻管”现象依然突出,节水工程实施完成后,大多数没有成立管理及维护体系,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体制不健全,导致工程损坏无法得到及时维修和维护。
3 措施及建议
3.1 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扩大节水灌溉面积
应采取电视、报纸、广播等多种宣传形式,广泛宣传农业节水的重要意义和相关政策,介绍先进典型和管理经验,努力增强农民群众的节约意识,逐步改变当地群众认为“水是用之不竭,取之不尽”的错误认识,提高其节水灌溉自觉性和主动性,营造农业节水的良好氛围。从2007年开始,水利部门积极尝试、大胆实践,在巩固全县现有1.33万hm2节水面积的基础上,发展了瑶峰、南大里、禹王、水头4个乡镇共333.33 hm2高效农业节水示范园区建设,采用全新的“膜下滴灌”“微灌”等田面节水灌溉模式,不断扩大节水灌溉面积,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2 对大田和大棚西瓜实施膜下滴灌技术
县水利局抓住“农村当前推广土地流转、发展集约经营”的有利时机,充分利用合作社这一载体,建起百亩大棚西瓜节水灌溉示范园,使膜下滴灌节水灌溉设施的安装和技术得到了有效推广。例如,禹王村村民郑虎平依靠土地流转集中承包的百亩大田,科学合理地设计实施了大田喷灌节水。通过在集约化经营模式中租赁连片土地,使节水设施的设计布局和管理使用更加合理。
3.3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工程永续利用
为解决重建轻管问题,确保工程持久利用,制定节水灌溉实施细则,建立适应市场化运作的管理模式,本着“谁受益、谁负担、谁投资、谁所有”的原则,明晰工程产权,落实工程管理主体,制定管理制度,确保工程管理有章可循,永续利用。
3.4 大力推广农田节水灌溉
实施膜下微喷节水技术后,效益突出表现在:“四省、一减、两提”上。“四省”:一是省水。平均每公顷耕地节水1995m3。二是省电。平均每公顷耕地浇水节电795 kW·h。三是省时。以6.67 hm2计算,仅作物生育期浇水就可省时82 h。四是省工。因节水控制了杂草滋生,减少了病虫害,每公顷可节省投劳费用3000元。“一减”是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两提”:一是增产提质。二是促进作物提早成熟。大棚作物实施膜下微喷后,棚内温度比大水漫灌高出3~5℃,作物生长较快,使作物提早上市5~7 d。每个大棚每年可节约投资1000元以上,增加经济收入2000元左右。
4 结语
通过节水技术的推广示范和运用,促进建设节水型社会,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节约和保护并重、农业结构调整、区域化种植、集约化管理、工厂化育苗、优良品种和高效生态相结合、水利措施和农艺措施相结合”的基本方针,以提高水的利用率为主攻方向,以提高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主要目标,创新思路和机制,大胆实践,尽快实现由“浇地”向“浇作物”的转变,提高水的利用率,保证了农业生产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