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院校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管理机制分析及探索

2015-08-15曹青王凤琴赵靖舟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65

化工管理 2015年17期
关键词:精密仪器仪器设备仪器

曹青 王凤琴 赵靖舟(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5)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不断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其根本目的是从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推进国内高水平大学建设。其中大型精密仪器设备不仅仅是高等院校内教学、科研的重要条件和基本手段,也是体现高校教学和科研能力高低的主要标志。在国家级和省级重大科研项目的申报和开展过程中,大型精密仪器设备也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为高等院校开展科研研究实验、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基础的实验平台。统计显示国内高等院校仪器设备数量及其精密程度整体显示逐年增加的趋势,因此在大型精密仪器的科学管理和使用效益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何提高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模式已成为高等院校实验室建设发展要解决的首要课题[1-4]。

1 高等院校大型精密仪器设备运行存在问题

针对国内高等院校实验室大型精密仪器设备运行统计结果显示,部分大型精密仪器设备使用效率不足60%,同时普遍存在年平均使用机时较低(低于400小时)的现象[4-5]。

1.1 仪器设备运行维护不配套

高等院校实验室大型精密仪器设备使用率和使用效益不高,运行维护维修经费不足,由于受经费不足的制约,有的大型精密仪器设备不愿意多开放,或不能及时更新升级、维修等,影响了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

1.2 仪器设备开放共享范围小

大多数高校的实验室及仪器设备长期以封闭式的管理模式,难以实现大精设备共享。科研人员使用范围有限,对本科生开放力度不够,与校内外其他单位合作少,导致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开放共用程度较低[5-6]。

1.3 仪器设备高水平实验人员缺乏

长期以来因待遇和职称评定等条件差异,造成仪器设备专职人员缺乏,而兼职实验人员流动不稳定,不能充分发挥仪器的使用效益。同时缺乏相应的培训和激励机制,造成精通大型仪器设备功能的人员缺乏,不能充分发挥仪器的功能。

2 建立高等院校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科学管理模式

2.1 系统规范高等院校仪器设备购置的论证工作

高等院校在购置大型仪器之前,首先应由二级院系对国内外相关仪器进行详细的调研讨论,在本院校已有科研、教学基础上选择优势发展方向进行集中建设,再由校内外专家组对二级院系的仪器设备购置方案进行优化论证。不仅对仪器设备的申购理由、品牌选择和预期效益等方面进行论证,更要对仪器设备安装条件(设备用房、防震防磁、前处理设备)和使用维护成本等后续问题给予落实情况,从而增强仪器设备购置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避免出现重复盲目购置。

2.2 设立高等院校仪器设备的专项发展经费

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仪器设备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大型仪器设备购置后,应保证每年的运行维修费所需不低于购置费6%”,由此可见充足的运行和维护费用是大型贵重仪器正常运转的保证。为了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高等院校在购置论证同时,按照规定比例预留2-3年的专项发展经费,该专项经费不仅用于仪器设备使用过程中的运行和维护,还可适当降低校内外中青年技术骨干的测试费用,鼓励科研人员进行创新性课题的研究,从而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充分发挥其作用。

2.3 加强培养高等院校仪器设备的技术人员

高等院校要提高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必须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组成稳定、技术过硬、勇于探索的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技术队伍。定期邀请国内外专家、教授讲解先进的实验技术和测试方法,不断加强管理技术人员的技能水平,使其适应不断发展的实验技术要求。重视保障仪器设备的技术人员在职称晋升和劳务酬金等方面的利益,确保技术人员能在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管理操作岗位长期高效发展,尽职尽责完成仪器管理和实验测试。

2.4 建立高等院校仪器设备共享实验平台

建立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在校内外不同学科领域和研究方向上的资源共享,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在完成各类型科研测试项目和博士生、研究生培养工作同时,也要针对创新型本科生人才培养给予开放,发挥高等院校仪器设备在多层次人才培养过程的作用。通过加强多层次学生仪器设备的使用技能培训,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还同时能为学生毕业后顺利融入工作单位打下良好技能基础。

3 结语

随着国内教育改革的探索和发展,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在高等学校提高综合教学科研能力方向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等院校职能管理部分应从更深层次对现有管理机制和运行模式进行探讨和改革,首先系统规范高等院校仪器设备购置的论证工作,购置仪器同时预留仪器设备的专项发展经费,建立高等院校仪器设备共享实验平台,加强培养仪器设备的技术人员。更新观念改革创新,提高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模式。

[1]周详,张金良,洪霞.大型仪器设备效益保障机制的研究与构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8):154-159.

[2]朱勤文,王小趁.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的误区与对策[J].中国高等教育,2008,12:10-12.

[3]谢永玉,王寿辉,燕文明,等.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的统建共管与开放共享机制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6):215-218.

[4]贾小娟,吴兵,宋菲,等.高校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共享管理研究[J].中国医疗设备,2012,27(4):74-76.

[5]邱伟强,王锡昌,谢晶,等.浅谈提高高校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3,116(2):87-89.

[6]尚宏利,李慈,徐云.高校大型贵重精密仪器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的探索与研究[J].广东化工,2013,40(15):189-190.

猜你喜欢

精密仪器仪器设备仪器
电子精密仪器接地系统研究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探讨
上海航征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原子荧光分析中应注意问题及其仪器设备维护
我国古代的天文仪器
数控机床机械故障的诊断方法研究
浅谈城市暗挖隧道下穿精密仪器厂房爆破振速控制技术
重视建、配、管、用过程管理 发挥仪器设备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