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科新聘护士临床带教方法浅谈
2015-08-15罗小翠
罗小翠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疼痛科 重庆 400038)
随着人口老龄化,疼痛病人越来越多,疼痛已被现代医学列为继呼吸、脉搏、血压、体温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1]。所以疼痛科是现代医学发展中必不可少的新型科室。疼痛专业知识需多学科知识相结合,收治的病人诊疗范围极其广泛,病种极其复杂,而护士作为这一专业中必不可少的成员之一,负责全面护理患者,配合医师工作,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因此优质的护理是保证有效镇痛的重要环节。我们非常重视对新聘护士进科后的培训,并进行一系列严格系统培训,经各方面考核合格后才能单独上岗。方法如下:
1 带教对象
我科在2011年-2014年,共进新聘护士16人,刚毕业无工作经验者占50%,工作1-2年者占50%。
2 带教方法
2.1 熟悉病区环境及每日的护理工作程序;讲解责任护士职责及医院规章制度;了解疼痛科常规收治病人的病种,向新聘护士讲解疼痛科专科疾病护理常规、专科护理抢救预案及科室常规镇痛药物的剂量、使用方法、不良发应及用药后观察的注意事项。督促新护士利用业余时间自学疼痛科相关理论知识,布置次日提问。
2.2 利用新入院病人及病人发生病情变化时的情景模拟,讲解视觉模拟评分法VAS(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简称VAS)的评估方法及讲解病人入院及出院宣教知识;因疼痛科收治病人大多数为老年人,因此要告知新护士入院宣教的重要性。先让新护士向带教老师反复做宣教,熟练后在带教老师指导下向病人进行宣教,并可提问一些专科知识。
2.3 安全知识培训:疼痛科病人老龄化,生活自理能力差,基础疾病偏多,需家属24小时陪护及护士给予协助,做好病人及家属的安全教育非常重要。90%以上病人会服用镇痛药物,新护士应掌握使用镇痛药物后的不良反应便于用药后的观察。做好入院病人跌倒风险评估及预防措施,重视入院宣教和基础疾病宣教,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肺气肿等的健康知识宣教,告知病人及家属发生不良事件后对病人产生的不良后果、经济负担的重要性。
2.4 专科知识培训:要求熟练掌握专科常见病、多发病以及常规治疗相关知识和护理。
2.4.1 我科常见病包括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骨质疏松症、腰椎间盘突出症以及各种神经病理性疼痛等。常规治疗包括经皮穿刺射频温控热凝治疗、椎间盘臭氧融盘术及各种神经阻滞治疗等,让新聘护士掌握各种治疗后的反应以及观察重点是首要的内容。如:经皮穿刺射频温控热凝治疗后病人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有无面瘫、面颊部水肿情况的观察;椎间盘臭氧融盘术后有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双下肢感觉、活动等及小便情况的观察;三叉神经阻滞后重点观察穿刺处淤血肿胀和麻木感;星状神经阻滞后观察有无Horner征;喉返神经阻滞后观察有无声嘶、无声;腰椎管内阻滞后观察双下肢活动以及小便情况;骶管阻滞后观察肢体活动及小便情况;眶上、眶下和滑车神经阻滞后观察有无眼球及眼睑水肿情况[2]等。神经阻滞治疗后两小时内为重点观察时间,告知此时间段病人主诉及护士巡视询问的重要性。
2.4.2 镇痛泵的护理:是我科针对疼痛病人重要又比较特殊的治疗方法。首先要给新护士讲解使用镇痛泵的目的是减轻痛苦。其次是教会如何使用镇痛泵的自控装置及使用镇痛泵期间发生故障时如何处理。最重要是讲解使用镇痛泵期间需持续心电监护,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意识及小便情况;使用镇痛泵需置留置针,期间应随时观察管道是否通畅;穿刺部位有无渗出、红肿;敷贴打卷、污染及时更换;置留置针的手避免负重;还应教会病人及家属使用镇痛泵的自控装置,但叮嘱病人及家属不能一直按,病人疼痛难忍时才能按一次,避免镇痛药物过快过多进入病人体内会导致镇痛药中毒及呼吸抑制。最后是镇痛泵的健康教育:告知病人及家属不能随意调节镇痛泵上数据,若镇痛泵报警及时报告护士;使用镇痛泵期间尽量在病房休息或病房内活动,不能离开病区;24小时家属陪护;防跌倒坠床,病人下床活动需家属陪伴。如有头晕、呕吐、心慌等不适及时报告护士或医生;。
2.4.3 镇痛药物副作用的观察及处理:使用镇痛药物后会出现呼吸抑制、嗜睡、心慌、皮肤瘙痒、尿储留等不良反应[2]。出现头晕、心慌应告知病人卧床休息,测量生命体征;出现皮肤瘙痒,告知病人勿抓挠,尤其是带状疱疹病人,应入院时剪掉手指甲,告知医生给予处理;出现尿储留:先热敷膀胱区域及听流水声,若仍不能自解小便,应告知医生给予导尿。出现嗜睡、呼吸抑制:应立即告知医生,给予心电监测及吸氧,配合医生处理。
2.5 心理教育:加强新护士自身法律意识,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考虑到疼痛病人心理都会产生焦虑,疼痛难忍时可发生一些极端行为。所以要加强新聘护士的沟通能力及心理疏导能力,良好的沟通不仅能及时了解病人的病情、使病人得到相应的护理,还能避免一些自伤、自杀事件的发生。
2.6 加强急救方面的学习:疼痛科的病人病情复杂,老龄化,基础疾病偏多,发生猝死及呼吸道梗阻的可能性大,护士应熟知各项应急预案。如突然发生猝死应立即心肺复苏,同时请家属或旁边病人呼叫其他医务人员,医生到达后配合其积极抢救;发生呼吸道梗阻时应请家属或旁边病人呼叫其他医务人员,同时寻找呼吸道堵塞的原因,医生到达后配合其积极抢救,针对原因作出处理。所以日常带教中应培训新聘护士的观察能力和应变能力,还应掌握专科护理抢救预案知识。
2.7 加强基础护理及基本技能学习:疼痛科老年病人居多,基础护理及基本技能操作十分重要;在带教过程中首先了解新聘护士的技能水平,找出薄弱点,示范正规操作再指导新护士操作,并让其反复练习,使其提高技术操作水平,避免发生差错事故。
2.8 护理文书书写:在熟练掌握VAS后开始学习文书书写规范。我科常用疼痛评分为VAS视觉模拟评分法,1-3分为轻度疼痛,要求每天评估一次;4-7分为中度疼痛,8-10分为重度疼痛[3],若评分≧4分,应每天评估4次,分别在7-13-17-21时间段进行评估。发生病情变化时应随时进行疼痛评分及处理。给予口服镇痛药应60分钟后再次进行疼痛评估;给予静脉输注镇痛药应30分钟后再次进行疼痛评估。使用镇痛药物后注意病人主诉、不良反应及疼痛减轻程度。若出现头晕、恶心等不适,应及时告知医生给予处理后详细记录。
3 考评方法
通过以上带教学习后,会经过护士长、教学组长、带教老师等各方面的观察及考核。
3.1 带教老师:在日常工作中随时进行考核,随时提问;重点对工作习惯养成、工作作风进行考评。
3.2 教学组长:每周不定时提问特殊病人的“九知道”,考核护士的应变、归纳总结以及分管病人的能力。
3.3 护士长:综合考核;分阶段的理论考核及技术操作考核。
3.3.1 理论考核:第一阶段:基础知识及规章制度;第二阶段:疼痛常见疾病知识及常见疾病的护理重点;第三阶段:疼痛常见疾病、常用镇痛药物的并发症及观察重点;第四阶段:疼痛常见疾病、常用镇痛药物的应急预案。
3.3.2 技术操作考核:留置针静脉输液;口腔、会阴护理;心电监护的使用;镇痛泵的使用;VAS疼痛评估;疼痛诱发电位仪的使用、急救物品、药品的使用等。
3.3.3 通过护理业务查房、小知识讲课、疑难病例讨论、一日五查、跟班检查指导等综合考核新聘护士工作能力。
4 讨论
新聘护士是科室的新鲜血液,着重培养,严格带教,带教老师应言传身教及以身作则,多关心爱护新聘护士。通过以上带教方式,使新聘护士熟练掌握疼痛科的专科知识及护理重点,减轻对护理疼痛病人的恐惧感。在工作中应多帮其解决各种困难,使新聘护士能踏实、积极投入工作及学习中。
[1] 赵继军.疼痛护理学(第二版)[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24
[2] 赵继军.疼痛护理学(第二版)[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34
[3] 赵继军.疼痛护理学(第二版)[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