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例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2015-08-15陈敏
陈 敏
(山西省晋中市晋华医院 山西 晋中 030600)
乳腺是纤维组织、皮肤、脂肪和乳腺腺体组成的,乳腺癌出现在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99%以上的患者为女性,乳腺并不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器官,且原位的乳腺癌不会对患者造成生命威胁,但当乳腺癌细胞失去正常细胞特性后,细胞间的连接较为松散,易于脱落,一旦癌细胞脱落,游离的癌细胞就会随着淋巴液或者血液散播全身,危害生命[1]。目前我国乳腺癌患者的人数不断上升。一般对该类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的方法,患者在治疗中会有焦躁、紧张等不良情绪,以及身体不适等,因此,要为患者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选取2013年2月-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护理,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2月-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51例,年龄范围:43-68岁,平均年龄为:(55.31±3.42)岁,23例为左乳,28例为右乳,文化程度:11例为高中以下,22例为高中,18例为大专及以上。对照组患者29例,年龄范围:45-70岁,平均年龄为:(56.22±3.83)岁,17 例为左乳,12 例为右乳,文化程度:6例为高中以下,14例为高中,9例为大专及以上。两组患者没有明显身体资料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给予综合的围手术期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 心理护理:患者在得知自己患有癌症疾病后,都会出现焦虑、悲观、紧张等情绪,超负荷的压力会对治疗效果造成不良影响,为患者营造良好的住院环境,适宜的温湿度,室内保持良好通风,干净整洁,保证充分的睡眠时间[2]。为患者讲解医院的环境,使其能够尽快适应,减缓陌生感。在与患者交流时,保持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并主动询问患者的情绪和身体情况,针对其存在的心理问题,给予解答。讲解手术刀治疗的重要性和安全性,树立治疗信心,以较好的态度面对治疗。
1.2.2 术前护理:手术前辅助患者保持最佳体位,注意上肢摆放的位置,并尽量遮盖患者的隐私部位,监测生命体征,在术前准备的过程中要持续给予心理疏导,避免过度恐惧和进藏的情绪[3]。做各项检查,若有异常情况,要及时治疗纠正,在身体状况达标的情况下进行手术操作。
1.2.3 术中护理: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选择平卧的体位,要求头部向一侧偏,抬高手术一侧上臂,在神志恢复后,要选择较高的卧位,确保顺畅的呼吸,当口唇较为干燥时,要把嘴唇润湿,定时按摩患者受压的位置,有助于血液循环。
1.2.4 术后护理:手术后要包扎患者的伤口,保持适中的松紧度,避免因为过松或者过紧导致的皮下积液或者上肢的血流障碍。手术治疗24小时后,要针对身体情况,采取身体恢复性的训练,促使身体抵抗力的提高[4]。术后要给予适当的止痛药物,使身体疼痛得到缓解,手术后保持卧位,给予定时按摩。给予饮食上的指导,增加维生素、蛋白质、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包括:瘦肉、蔬菜、豆制品等,饮食中保持低脂、低盐的原则,避免摄取刺激性较大的食物,禁止抽烟、饮酒。
1.2.5 并发症护理:手术结束一天内切口会有剧烈疼痛,会使患者出现心理和生理上的变化,有痛苦、恐惧、焦虑、抑郁等情绪,护理人员要仔细讲解相关事项。因为手术治疗中,患者会留置较多的引流管,告知其引流管的重要性,对其妥善固定,在卧床过程中要固定在床旁,下床活动时,要固定在上身的衣服,避免扭曲、滑脱、受压、牵拉和堵塞等[4]。给予有效的负压吸引,每小时都要对负压的吸引器或者引流管进行挤压,避免积液和皮下积血不利于创面的愈合。并观察引流液的性状、颜色和量。2-3天后要指导其给予手臂腕部和手指的活动,对患侧上肢要进行自我保护,平卧过程中采用两个垫枕将患肢抬高,一旦下床活动,要采用吊带进行托扶。要对患侧的上肢进行按摩,或者进行伸肘、捏拳等运动,促使患侧上肢抬高[5]。
1.2.6 功能锻炼护理:对患侧进行加压包扎,避免手臂出现血流不畅,抬高患臂,使手臂高于肘部,还可手握手纸或者毛巾等柔软物品,对手臂的活动能力、皮肤颜色进行观察,护士要对患者上肢进行一对一的功能锻炼,并讲解康复的有关知识。
1.3 统计学分析: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效果:实验组51 例患者中,32 例护理显效,所占比例为62.7%,16例护理有效,所占比例为31.4%,3例护理无效,所占比例为5.9%,护理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29例患者中,9例护理显效,所占比例为31.0%,14例护理有效,所占比例为48.3%,6例护理无效,所占比例为20.7%,护理有效率为79.31%。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较为显著,有统计学意义(χ2=0.9213,P<0.05)。
2.2 身体情况:实验组患者中没有出现瓣膜坏死、切口感染的情况,置管时间为:4-8天,平均的置管时间为:(5.8±0.8)天,2例患者上肢有轻度的淋巴水肿。对照组中有3例出现瓣膜坏死,所占比例为10.3%,4例患者有切口感染,所占比例为13.8%,置管时间为:6-10天,平均的置管时间为:(7.2±1.2)天,5例患者上肢有轻度的淋巴水肿。实验组患者的身体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明显小于对照组(X2=0.9617,P<0.05),且平均置管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X2=0.9875,P<0.05)。
3 讨论
乳腺癌为恶性肿瘤,患者会有严重的心理压力和身体不适,在手术治疗中给予综合的护理措施,可提高治疗效果。患者在得知自己患有癌症后,会产生极度消极的情绪,而且术后的疼痛和并发症,也会对生活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实验组患者采取:心理护理,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并发症护理和功能锻炼护理,使患者的身体得到较好的恢复,术后仅有2例上肢有轻度的淋巴水肿,经过处理后,得到明显改善,对照组患者中有3例瓣膜坏死,1例切口感染以及5例上肢有轻度的淋巴水肿。实验组护理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79.31%,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乳腺癌患者采取围手术期的综合护理,能够减缓心理压力,提高治疗效果,避免并发症的出现,树立生活信心,提高生活质量,效果显著,能够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1] 付艳丽.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10,18(21):66-67
[2] 魏桂芳,原琦.舒适护理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33(11):551-552
[3] 陈巧娜,江春红.预见性护理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4,35(19):4360-4361
[4] 马丽.舒适护理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3,11(03):260-261
[5] 庞娟.110例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09(05):18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