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国伦教授运用阴阳学说治疗心病的体会

2015-08-15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18期
关键词:胸痹麦冬学说

周 琦

(贵阳中医一附院 贵州 贵阳 550001)

前言:阴阳学说是在气一元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古代的朴素的对立统一理论,属于中国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范畴,《黄帝内经》引用阴阳学说来阐述医学中诸多问题,使阴阳学说和医学结合起来,形成了中医学的阴阳学说。中医学用阴阳学说阐明生命的起源和本质,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根本规律,贯穿于中医的理、法、方、药,长期以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实践。

张国伦教授中医学术知识渊博,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根据病情的阴阳偏盛偏衰,确定治疗原则,再结合药物的阴阳属性和作用,选择相应的药物,从而达到“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素问·至真要大论》)的治疗目的,获得患者认可和好评。现举隅3个病案,以此探讨胸痹心痛病机及阴阳学说在治疗心病中的体现:

病案举隅一:

王全贵,男,72岁,因胸闷胸痛就诊,证见:心胸憋闷不适,隐隐作痛,气短,动则加重,心中动悸,神疲乏力,面色苍白,舌紫黯,苔白腻,脉弦滑,张老考虑心气亏虚,痰痰瘀痹阻之证,中药以益气养心,活血化痰为法,拟方如下:

黄芪30g,党参30g,麦冬15g,五味子10g,瓜蒌12g,薤白10g,桂枝9g,丹参30g

3付,水煎服,每日一付。

3日后患者复诊,胸痛减轻,暂不更方,继予上方5付内服后胸闷胸痛好转,气短,神疲乏力明显减轻。

病案举隅二:

杨桂英,女,69岁,高血压病10+年,2+年冠心病史。现心前区憋闷、疼痛,ECG 提示左心系统增大,舌黯淡,苔白腻,脉沉细。中医辨病为胸闷胸痛,病机为心气亏虚,痰瘀痹阻胸阳,中药以益气养心,宣痹化痰为法。拟方如下:

太子参30g,黄芪30g,黄精30g,麦冬15g,瓜蒌15g,薤白10g,法夏12g,枳壳10g,延胡索20g,乳香10g,檀香9g,丹参30g,红花9g,炙草6g,桂枝9g,火麻仁30g,枣仁30g

5付,水煎服,每日一付。

上方中体现了胸痹心痛病机:阳微阴弦,治疗重在温通。①方中用桂枝、乳香、延胡索、檀香等性味辛温之品,入心经之药。②方中用麦冬、黄精养阴,旨在“无阴阳无以化,无阳阴无以生,孤阳不化,孤阴不生”,强调阴阳互根互化,调和阴阳旨在达到阴平阳秘。

病案举隅三:

陈再祥,男,69岁,20+年扩心病史,现胸闷、气促气累,肢肿,尿少,舌红少苔,脉散涩。中医辨病为心悸,证属心阳虚衰,水湿内停,中药以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为法,方药如下:

熟附片15g,桂枝9g,玉竹15g,麦冬15g,龟板30g,太子参30g,黄芪30g,白术15g,茯苓20g,葶苈子30g,丹参30g,红花9g,益母草30g,车前子30g,厚朴12g,大腹皮30g

5付,水煎服,每日一付。

方中用附片、桂枝温振心阳,太子参、黄芪补益心气,玉竹、麦冬、龟板滋养阴液,药物旨在温通心阳同时滋养心阴,再次凸显无阴阳无以化,无阳阴无以生,阴阳互根互化重要性。

5日后复诊,胸闷,气累减轻,前方再进5付后复诊胸闷,气累好转,舌淡红,苔薄白,脉散涩。

总结:

张老认为“人生有形,不离·阴阳”。心肺脾肝肾五脏之中,心肺为阳,心肺之中,心为阳,心又分为心阴、心阳。《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篇“师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以阳微阴弦的脉理阐发胸痹心痛的病因病机,提出胸阳不振,邪实太盛可引起胸痹心痛,此病主要病机为心脉痹阻,病位在心,发病多以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以心气虚最为主要,证见气短,动则加重,神疲乏力,故方中加黄芪、党参补益心气之药,患者年老体弱,脏腑功能不足,气血生化不足,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虚血行无力,血液停滞脉中形成淤血,另气虚无以运化水液,津聚为痰停于脉中,痰瘀互结,痹阻胸阳,胸阳不展,发为胸痹心痛,故有胸闷胸痛,气损及阳,致心阳不足,则有面色苍白,阴阳互根互化,阳根于阴,阴根于阳,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故在方中加党参、麦冬、五味子益气养阴,张老尊从仲景主要学术思想,并善于运用阴阳学说指导疾病诊治,体现出心为阳中之阳,治疗心病贵在通阳,取到良好的疗效。

猜你喜欢

胸痹麦冬学说
关于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的新思考
胰在脏象学说中的归属
张艳治疗胸痹临床经验
活血化瘀法论治胸痹
爱眼有道系列之三十一 “色眼”与“五轮学说”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沙参麦冬汤缓解老慢支
UPLC-MS/MS法检测妇康宁片中掺加的山麦冬
HPLC-ELSD法测定不同产地麦冬及山麦冬中的果糖
马克思无产阶级解放学说的当代释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