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燃料统计与核算方式改革探析
2015-08-15薛翠英河北兴泰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河北邢台054000
薛翠英(河北兴泰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河北 邢台 054000)
1 火电厂燃料统计与核算的不足之处
1.1 采集数据不规范
火力发电厂日常工作主要是将燃料的消耗和生产作为基础,通过燃料燃烧产生热能,进而转化成电能,实现企业供电目标,获取经济利益。由于火力发电厂工作结构复杂,环节较多,涉及大量数据,工作量较大,导致工作人员疏于对数据采集的规范和管理,特别是对数据采集环节重视度不高,一部分燃料数据丢失或者不准确,增加了核算部门的工作难度,致使统计、核算工作效率和质量不高,严重影响了企业健康发展[1]。
1.2 统计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统计工作人员作为统计工作的基础,其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数据统计的准确度。目前,火电厂统计工作人员整体体素质偏低,缺乏专业技能,影响企业决策的科学、合理性。由于受到统计人员数据缺乏真实性的影响,导致企业对燃料等能源的分析和研究结果差距较大。另外,火力发电厂主要通过燃料燃烧产生热能,转化成电能实现供电要求,对技术、工艺等方面具有较高要求,统计工作人员意识不到采集数据的重要性,为企业提供不准确数据,不仅会造成决策失误,也会对火力发电厂的安全运行构成威胁,进而影响供电系统的安全、稳定性[2]。
1.3 重要指标核算、统计不准确
在火力发电厂日常管理中,与统计同样重要的还有核算工作,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核算部门由于缺乏对核算工作的认知,对重要指标数据核算不精确、不仔细,没有考虑企业实际情况,盲目进行核算,导致结果不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实际发展状况,具有随意性。由于发电厂的燃料主要是用吨作为计量单位,而在其燃烧之后产生的电能,主要是利用焦作为单位。因此,在燃料核算工作中,需要对大量能源数据进行换算,且数据较大,一旦数据换算不准确,会影响企业日常工作顺利进行[3]。
2 火电厂燃料统计与核算方式改革的有效措施
2.1 设置专门机构,提高统计、核算质量
针对火力发电厂统计与核算工作发展现状,企业应着眼于当下,立足企业实际情况。设置专门统计、核算机构,仅针对全厂的数据统计和核算工作,不涉及其他日常工作项目,提高其工作专业性,并加大对燃料数据统计、核算监督和管理力度,负责火力发电厂的数据采集、整理、制表等工作。完善日常管理制度,规范工作人员行为。另外,数据统计、核算机构还需要为企业提供具有指导性数据信息,引导企业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提高资源利用率,从而帮助企业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
2.2 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
人力资源作为一个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只有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才能够促进企业长足发展。因此,针对火力发电厂企业内部工作人员整体素质偏低的实际情况,应加大培训力度,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与工作人员日常工作时间,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强化专业知识、经济等方面知识,促使工作人员意识到工作严谨的重要性,积极引进先进技术,提高工作人员整体素质。另外,企业还需要加强与工作人员的沟通和交流,管理者要经常深入到员工队伍当中,了解员工所思所想,要引导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激发员工向心力和凝聚力,促使工作人员能够积极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从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2.3 完善硬件
传统企业管理模式和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企业发展需求。因此,火力发电厂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应积极引进现代化技术,完善硬件,更好地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随着计算机、信息等技术的发展,为企业日常管理提供了更多方式,企业应结合现代管理技术,建立网络管理平台,实现快捷的网络化数据采集和管理。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减轻员工工作量,还能够优化企业燃料数据管理模式,提高工作效率,推动企业逐渐走向现代化管理方向。
2.4 引进先进燃料管理系统
传统的燃料设备浪费能源,能源利用率较低,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背离。为了能够提高燃料利用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企业应积极引进先进燃料设备,减少人力、降低工作强度,并提高燃料数据统计、核算的时效性。另外,火力发电厂需要积极引进燃管理系统,通过系统数据库,能够实现对燃料进行计划、合同、质量等多方面管理,将燃料管理系统作为火力发电厂管理核心,能够将管理工作覆盖到全厂,实现燃料数据统计、核算实时性,提高电力企业管理水平,从而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满足供电需求。
[1]陈华友,蔡正高.诱导有序加权平均的组合预测模型及其应用[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8(03)∶259-261.
[2]范继辉.梯级水库群调度模拟及其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J].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2012,20(05)∶12-14.
[3]林钦木.火电厂机组效率、煤耗率、厂用电率连续数字显示综合测量装置[J].华东电力,2011,10(8)∶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