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采油技术的现状和展望

2015-08-15范海波大庆油田第三采油厂第五油矿黑龙江大庆163000

化工管理 2015年5期
关键词:离心泵油泵油层

范海波(大庆油田第三采油厂第五油矿,黑龙江 大庆 163000)

1 我国现在采油技术的现状

需要通过一系列作用于藏油的工程技术措施即为采油的任务,其目标是经济有效地提高油井和原油采收率。采油不是一个单独的工程,它与油藏工程和矿场油气集输工程都有着紧密的联系。

采油需要面对不同地质条件和动态不断变化的各种油藏,在这种情况下作为采油工作者必须进行多方面的勘查和综合对比分析。不能照搬理论,要根据油藏地质条件和动态变化,合理的选择工程技术方案。

1.1 完井工程技术

勘探井和开发井在钻井的最后阶段都是完井,常用的有直井、丛式井、定向斜井、水平井等的裸眼完井、下套管射孔完井、衬管完井和对出砂井的不同的防砂管如套管内外绕丝筛管、砾石充填等多种完井方法。我国通过不断优化设计对完井工程技术进行创新。

1.2 多层油分层注水技术

如何提高注水的波及效率使多层油藏注水开发中的一项关键技术。我国研制了多种水质过滤的装置,使分层注水工艺技术形成配套系统,另外还包括防腐注水管柱以及测试仪表等。

1.3 工艺采油技术

(1)抽油机有杆泵的采油

这是机械采油的主要方式,我国通过不断吸收国外发达国家先进经验因地制宜结合自身国情实际,最终研究出了抽油井井下诊断和机杆泵优化设计技术,应用此类新技术很大程度提高了抽油机井的效率和管理水平,提高了油藏开采效率。

(2)电动潜油泵采油技术

电动潜油泵包括井下、地面和电力传递等三个部分,电动潜油泵作为一种新的机械采油设备,由于它具有排量大,下工作寿命长、适应中高排液量、定向井、高凝油、中低粘度井,管理方便、井地面工艺简单、经济效益明显等多种优点而得到了推广和应用。电动潜油泵系指电动潜油离心泵,在离心泵出口上部装有单流阀,其作用是在停机时将油管内的流体与离心泵隔离,避免液体倒流造成离心泵叶轮倒转,在单流阀上部装有泄油阀,用于起出机组作业时,将油管内液体泄入井筒。

(3)采用水力活塞泵采油技术

水力活塞泵是一种效率很高的液压传动的复式活塞泵,可适应用于直井、斜井、丛式井、水平井等。通过应用实践证明,大力活塞泵采油技术在一些比较困难的高凝油开采和常规油藏含水较低的油藏下应用中取得了成就。

(4)驱动螺杆泵采油技术

地面驱动头通过抽油杆带动井下螺杆泵产生动力来采油的容积泵我国已经开始研制并逐渐运用,它有安装简便等很多优点,更适于开采高粘度类原油,目前在海上油井应用较多,通过不断改进和发展将在陆上逐渐推广。

(5)气举采油

油井在停喷后向井内注入气体使举升井下流体。在气举采油的施工过程中我们研究开发了诊断设计软件,获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时我国还开发应用了空心抽油泵和有杆泵无油管采油技术等多种技术。

1.4 压裂、酸化工艺技术

在采油工程中,压裂、酸化是相当重要的技术。我们在发展完善了中深井和深井压裂之后,又高效率的研究并推广了限流压裂技术和封隔器、投球、化学暂堵剂选择性压裂技术取得很大程度的进展,不断为油藏开采更新技术。

1.5 堵水、调剖工艺技术

目前我国已经大致形成了机械和化学的堵水、调剖技术,同时我国开展了室内试验研究,进行了核磁物模试验等应用了多方面新兴科技,使堵水、调剖机理的认识更加深入,奠定了技术基础。

2 采油技术的未来发展

2.1 采用复合驱油法采油

随着采油技术不断发展,目前的复合型采油技术包括二元复合驱与三元复合驱等。表面活性剂聚合物复合驱、碱聚合物复合驱是目前二元复合驱研究比较多的。三元复合驱属于碱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体系,可以最大限度减少油水界面的张力,为了提高驱油效率与波及系数,此项技术引入廉价的碱部分或全部代替较贵的表面活性剂。

2.2 混相法

混相法一般来说指的是在压力下把一种流体注入油层,然后利用复杂的相变关系使之与油藏中的石油形成一个混相,如此一来。它就能够让排驱剂所到的地方的油近乎百分百的高效率采出。此外,提高波及系数的技术和这种技术相结合,会大程度提高采收率,甚至可以达到95%以上。虽然有很多种气体能够用于混相,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烃类气体,同时烃类气体还是比较昂贵的化工原料。

2.3 热力采油法

要想减小油藏中的流动阻力可以通过降低原油粘度、升高油藏温度等途径。热采工艺依照产生热量地点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在油层内产生热量,将热流体从一些井连续的注入油层;另一种是从地面通过井筒把热流体注入油层。

2.4 微生物法

微生物的应用十分广泛,微生物技术可用于提高大油田的原油产量,减缓腐蚀等。化学复合驱在很多采油方法中,不管是在增加采油率,还是降低成本方面的发展空间都是很大的,因此我们应该不断完善化学复合驱采油技术,为以后的采油奠定科学基础。

3 结语

在今后的采油发展中,我们不仅要与国内发展相适应,还要吸收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发展适应于多种类型流体与油藏的采油工程的技术;发展相应的技术,进行综合研究,使采油技术更加完善,提高我国国民经济。

[1]周红庆.工程采油技术的发展趋势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32(7)

[2]敬华,于富利,刘新春等.采油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展望[J].地球,2014,(4):92-92.

猜你喜欢

离心泵油泵油层
一种改善离心泵运行状态的方法
大型立式单级引黄离心泵轴向力平衡的研究
离心泵流场外特性及激励数值计算
高比速离心泵的高效设计研究
油层重力分异对泡沫驱气液比的影响
曙光油田杜813油层的初浅介绍与地质分析
糯扎渡水电站推力外循环油泵启动逻辑优化
新型潜油泵电缆的结构设计
油泵壳体的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七里村油田薄油层测井识别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