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营企业技术研发管理初探

2015-08-15刘华浙江一舟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宁波315191

化工管理 2015年5期
关键词:民营企业企业家专家

刘华(浙江一舟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 宁波 31519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民营企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对中国经济国力的有力支撑,使得中国在世界经济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逐步成为“世界制造中心”;然而同时在耀眼的“世界制造中心”光环的背后,民营企业竞争力弱的劣势也彻底暴露出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企业间的竞争已经从原来的成本、价格方面得到竞争转变为技术及创造力方面的竞争。创新成为社会发展的源动力,企业的创新能力支撑着企业的发展和壮大。民营企业在招兵买马,提高民营企业自身的研发实力技术实力的同时,必须根据民营企业特点,加强技术研发管理,切不可照搬照抄,走一条适合民营企业发展的技术创新之路,才能事半功倍,真正提升企业竞争力。本文结合民营企业管理现状,对改善民营企业技术研发管理现状,提升民营企业创新能力进行了的探讨。

1 建立集体决策体系可减少企业家个人判断失误风险

民营企业通常是企业家白手起家,打造而来,企业家把一个作坊式企业做大做强,企业家个人的决策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企业家对自己的理念想法有着强烈的自信和执着,即使一些企业形成了以职业经理人为核心的管理团队,但是“大老板”的意见依然是一言九鼎,不可更改的。然而随着企业的做大做强,企业家面对的局面复杂多变,决策性的失误将带来难以预测的损失,尤其是研发方面的决策,由于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和研发前景的不确定性,导致判断更为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一味依靠企业家的直觉判断,则显得风险过高,一旦判断出现失误,轻则损失大量研发经费及进入市场的时间,重则使企业一蹶不振。如何规避,这需要企业家和管理层共同努力,建立起一个重大事项的集体决策体系,由管理层组织搜集足够的信息材料,共同讨论后,交由企业家和管理核心组成的决策团队进行决策,可有效降低决策失误的可能性,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2 项目管理方式可最大限度整合资源,减少研发和市场脱节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不能获得足够的市场需求信息,导致研发产品跟不上客户需求的节奏,始终慢半拍,这种现象在各个企业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但是在民营企业里表现的更明显。主要原因是民营企业由于资源有限,市场部门和销售部门通常是合二为一的;而销售人员水平不高往往还停留在卖产品的阶段,距离做市场,甚至引领市场还有较大的差距,研发人员很难从销售团队那里得到具有启发性和预见性的信息,甚至目标客户的具体需求不能有效的获取。对于此类困境可通过采取项目管理的方式进行,对于投资较大,具有战略意义的项目,设置专职的项目经理,由项目经理组织团队,销售团队和研发团队配合参与,同时具有决策权的高层管理人员也加入项目团队,可有效协调不同团队间的交流障碍。同时按项目对团队成员的工作业绩进行考核,减少不同部门成员间的隔阂,增加团队意识,促进团队整体融合。对于一些相对较小的项目,可采用研发人员多岗位轮岗,充分了解市场前沿信息以及产品需求状况,然后派回研发部门做产品策划,也可帮助研发团队跟上市场客户需求。

3 利用好政产学研平台,改善民营企业技术力量薄弱现象

技术研发力量不足是所有民营企业都会遇到的问题,民营企业由于处于竞争激烈的市场,锱铢必较的经营方式,给求职者的印象往往是任务重、收入差、福利少,是排在国企、外企之后的最差选择。能力强的技术研发人员不愿来,肯来的往往水平有限。而民营企业家一方面求贤若渴,一方面又担心出高薪聘请来的专家水土不服。种种因素导致了最需要技术创新力量的民企却最缺乏对优秀技术人才的吸引力。在这方面,政府层面已经有了具体举措,通过政府牵线,推动学校、研究所等技术专家密集单位与企业充分接洽,组成政产学研联盟,采取学校研究所养人,企业用人,有效降低企业研发成本,改善民营企业“养不起人才,用不起人才”的窘境。民营企业需要做的是,从细节着手,充分了解自身企业需求,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专家,即不盲目崇尚教授博士专家,又要给予专家充分信任。落实到操作层面就是,首先,选择合作专家时,谨慎调研专家技术背景,找到“实战型”专家,而不是曲高和寡的“学究型”专家或是履历华丽实际华而不实的“水货”专家;第二,与对口的专家洽谈并签订明确的协议,规定好双方权利义务,并切实执行,把专家作为自己研发团队的一份子进行要求考核,同时充分考虑意外情况,准备好备用方案。最后,企业研发团队成员与专家保持密切交流,坦诚、充分的交换看法,使团队成员间建立充分的信任,以避免不同社会背景人群间的隔膜,更好的为研发项目服务。

4 完善的研发管理体系可避免不必要的技术流失

民营企业人员流动性相对于国企或是外企来说要快得多,除了少数核心人员,一个部门几年后人员换一遍都是常有的事。这对于项目研发带来的问题主要有,关键研发人员流失造成的项目停滞甚至撤销;研发人员离职,顶替的研发人员又不能够很好的继承前任完成的阶段性成果,人为延误了研发进度和大量重复性工作;研发人员跳槽带来的知识产权流失风险等等。企业可通过建立完善的研发管理体系,最大限度减少技术人员流失造成的损失。首先,建立规范的人力资源制度,对技术研发人员签订保密协议并按期足额支付保密费用,对技术人员的研发成果,及时评估并给予相关人员一定奖励,对离职研发人员,签订竞业禁止协议,以免造成知识产权损失;其次,在研发项目开发过程中,定期组织项目交流会,由项目成员汇报技术进展,并将阶段性成果整理记录,需要申请知识产权的及时申报,通过充分知识共享,使知识积累在项目团队中形成“备份”;最后,在信息化发达的现代社会,一套具有自动加密备份功能的文件安全管理系统,可以在最坏的事情发生时,最大限度的保存已经完成的研发成果,避免无意或是恶意操作带来的损失,且为将来万一发生的知识产权纠纷提供有力的佐证材料。

5 结语

民营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具有活力,最具有创造能力的群体,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创造力,对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国家转变发展模式,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大的意义。这不但需要民营企业不断学习外界先进管理思路和方式,还要结合自身条件,量体裁衣,量力而行,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固步自封;最终达到提升民营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力,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许钢.项目管理在电子产品研发中的应用[J].中国电子商务,2011,2:169-169.

[2]李付梅.民营企业技术创新与管理探析[J].企业经济,2011,2:17-19.

[3]张瑶,胥卫平.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研发项目管理体系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4,35(1):43-45,50.

[4]朱长林.产学研合作项目团队管理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3,17:117-117,125.

[5]李佛赏.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研究[J].价值工程,2013,32(32):159-160.

[6]谢舜龙,刘军栋.论民营企业研发活动的“过程管理”[J].特区经济,2005,12:97-98.

猜你喜欢

民营企业企业家专家
致谢审稿专家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闽籍女企业家共话“转折” :善良、坚持、灵动
请叫我专家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
专家面对面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企业家应避免无意识犯罪
从打工妹到女企业家
民营企业关工委“五抓”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