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移民精神

2015-08-15徐光春中共河南省委原书记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主任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5年13期
关键词:南水北调河南移民

□徐光春(中共河南省委原书记、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主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春风,在960 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轻轻飘荡,激扬起13 亿中华儿女的昂扬风貌;南北水调工程移民精神的春雨,在16 万平方公里的中原大地上淅淅飘洒,滋润着1 亿河南人民的纯美心灵。春风化春雨,春雨滋心田。现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激励和推动下,河南移民精神正深刻地影响着河南、改变着河南。

一、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明白什么叫价值观。

价值观是关于价值的根本观点,回答“崇敬什么”、“追求什么”、“重视什么”等这样一些事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人的信仰、信念、理想,以及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等的价值原则、行为规范、评判标准。价值观不同,人们的行为取向也不同,甚至截然相反。在抗日战争中,日本奉行的价值观,是帝国主义的信仰,是军国主义的信念,是称霸一方的理想,把“东亚共荣”当作“真”,把侵占别国壮大自己当作“善”,把崇尚“武力武运”当作“美”。在这样丑恶的价值观驱使下,于是日本不断发动侵略中国的野蛮战争,对中国人民犯下滔天大罪,最后以失败告终。而相反,中国和中国人民奉行的价值观,是民族主义的信仰,是民族发展的信念,是自立自主的理想,把民族振兴当作“真”,把民族解放当作“善”,把民族独立当作“美”。在这样进步的价值观引导下,在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时候,中国人民同仇敌忾,浴血奋战,英勇抗敌,最终打败了日本侵略者。

对个人来说,价值观的作用同样如此。县委书记焦裕禄奉行的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价值观,于是成为忠诚于党、克己奉公、关爱人民的优秀县委书记的榜样、党和人民的好干部。近些年来,连续三任市委主要领导因腐败问题被纪检部门和司法机关查处,他们奉行的是“权为我所用,利为我所谋”的价值观,于是成为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的腐败分子。价值观是“脑神经”,它能左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的走向与程度;价值观是“试金石”,它能判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的优劣与对错。所以,价值观非常重要。

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人来说,更重要的是全社会都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它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每一个公民的精神追求,体现着社会是非评判的价值标准。

当代中国,我们应具有怎样的核心价值观呢?这就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核心价值观从三个层面提出了原则性的要求:对国家层面的要求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对社会层面的要求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对公民层面的要求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三个层面的要求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观要求既加以区分,又加以融合;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又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纳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鲜明的时代性,是社会主义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价值观,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拥有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精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中华民族安身立命、生存发展的根本。其本质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目的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可以说我们坚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提出的,我们坚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是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形成的,我们坚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明确的。所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魂”。没有它,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我们的人民就没有主心骨,就没有灵魂,就无法前进和发展。

二、关于南水北调工程的移民精神

在河南省淅川县,有一座移民碑廊。移民精神是什么?在这个碑廊誌上已把主要内容都点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南水北调,造福华夏,至善德政”。河南省各级党委政府:“全力协调”,“牺牲局部利益,造福京畿津冀”。社会各界:“通力配合”,“移民行止,化人有情”。移民群众:“万户迁徙历几代,四方打拼数十年”,“舍小家重大局,修千古善事,留万世美誉”。

从这里可以看出,移民精神不仅是移民群众身上反映出来精神风貌,而是涵盖了南水北调工程中移民工作的方方面面所反映出来一种理想信念、精神状态、价值观念、思想作风,它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地方党委政府、社会各界、各级干部和广大移民在工程移民工作中反映出来的崇高的精神境界、先进的思想理念、高尚的价值追求,是事关各个层面的精神、思想、理念、作风等为着同一个目标汇合而成的一种特有的、先进的、富有感召力的精神文化。这种精神属于淅川,属于南阳,属于河南,也属于全中国,既具有地方特色,也具有普遍意义。

具体来说,移民精神的表现及其由来包括:

(一)党中央国务院:深谋远虑、科学决策,加强领导、周密部署,强国富民、真抓实干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国民经济亟待振兴发展,但北方水资源缺少,严重制约着北方工业的发展。1952年10月,毛泽东主席视察黄河,遥望着滚滚东去的黄河水,他抽着烟,沉思着,一会儿他抬起头来对身边的领导同志说:“南方水多,北方水少,若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

到了本世纪初,北方水资源紧缺的呼喊响彻四方,国民经济的发展受水资源的制约越来越严重,小康社会建设的步伐在缺水的土地上艰难前行。党中央、国务院下决心要实现50年前毛泽东主席提出的宏伟构想——向南方借水!这有利于国家早日建成小康,实现国强民富、改善民生。紧接着国务院成立了国务院领导同志亲自挂帅的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全面负责工程的规划、实施。2002年12月27日,当时的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人民大会郑重向国人和世人宣布:南水北调工程正式开工!

为了实现科学用水,有效用水,和谐用水,持续用水,党中央、国务院反复研究、全面部署,制订了南水北调总体方案,工程分东、中、西三条线路调水。东线在江苏扬州抽长江水分别到天津、济南、威海,解决津浦铁路沿线和胶东严重缺水问题。中线从南阳淅川抽丹江口水库的水到北京团城湖,解决京、津、冀、豫四省市严重缺水问题。西线在长江上游筑坝建库,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解决西北六省严重缺水问题。

南水北调工程是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决策兴建的功在当代、惠及子孙的千秋伟业工程,对优化我国水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于改善民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

在工程建设一开始,中央就明确指示要把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成为“一流工程、生态工程、廉洁工程、利民工程、和谐工程”。在工程规划、实施各个阶段,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强调工程的移民工作,指出工程“重在建设、成在水质、难在移民”,要求制定政策,调集资金,确保移民利益不受伤害,确保移民工程顺利推进,切实做到广大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快致富”。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视察和指导河南移民工作,提出一系列明确要求和重要指示。2009年习近平同志在河南焦作南水北调工程移民和谐拆迁的内部材料作出重要批示:可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示范予以推广。

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科学决策是河南移民工作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党中央、国务院为民、务实、廉洁、进取的思想作风是河南移民精神形成的强大动力,也是河南移民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各级党委政府:服从中央、顾全大局,精心谋划、果断决策,爱国为民、奋发图强

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开工建设南水北调工程的消息传到河南,一时河南各级党委政府忧喜交加。河南既是取水区,又是受水区。忧的是取水,要移民;喜的是受水,可解渴。据测算,河南要移民20 万之多,这可是一个令人胆战心惊的数字。很多党委政府感到压力巨大。

但毕竟共产党人最大的财富是党性,最有力的武器也是党性,在党性面前,河南从省委省政府到各市、县党委政府清醒认识到,共产党人忠诚爱国,就要体现在“服从中央、顾全大局”上,省里立即成立南水北调工程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着手工程的组织实施。

根据全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新形势,在总结前期移民搬迁工作经验的基础上,2009年7月,河南省委省政府下发了《河南省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安置工作实施方案》,方案果断地提出移民搬迁安置“四年任务两年完成”。

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下,移民工作很快成为沿线各级党委政府重点抓的“一号工程”,成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抓的“一把手工程”,成为党委政府严格要求、严明责任的“一票否决工程”。河南提出了三个“一切”的口号:一切服务移民,一切为了移民,一切围绕移民,强调移民安置点的选择三个“边”的要求:靠近主要道路边,靠近城镇边,靠近产业园区边,还明确移民新村建设要做到“六个统一”:统一征地、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搬迁、统一发展”,以提高移民质量。

河南各级党委政府坚决拥护中央的决策,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特别是南阳市委市政府。南阳是中线工程总干渠最长、工程量最大的市,是中线工程牺牲最大、淹没指标最多的市,是中线工程河南方唯一的取水市,是搬迁移民、安置移民最多的市,也是中线工程生态建设、保护水质任务最重的市。可以说中线工程关键在河南,决战在南阳。面对如此艰难险重的任务,南阳市委市政府“放弃了索取,牺牲了利益,选择了服从,承担了责任。”向上级领导表示: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不怕任何困难,坚决完成任务!

河南省各级党委政府的努力工作,是河南移民工作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河南省各级党委政府顾全大局、爱国为民、精心实施、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是河南移民精神形成的重要力量,也是河南移民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社会各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重情讲义、团结友爱,齐心协力、众志成城

移民是一件复杂的工作,牵涉到社会方方面面;移民是一件大难事,牵动社会各界的心;移民是一个大热点,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自2007年移民试点工作开始以后,“急移民之所急、帮移民之所需、解移民之所难”,“我为移民出点力,我为移民排点忧,我为移民解点难”,“移民走到哪,温暖送到哪”,这样的声音响彻中原大地,这样的行动活跃中原大地。

河南省36 个部门向移民征迁安置市县作出倾斜支持,直接帮扶移民资金20.9 亿元。各地也积极出台优惠政策,整合资金,倾力支持移民,南阳市给每户以奖代补1500-1800 元;平顶山市对建设二层房屋的移民每户奖8000 元;郑州市拿出2 亿元,对每亩土地另外奖补7000 元,地面附属物每亩奖补1500 元。在搬迁过程中,卫生部门组织医疗队、救护车为移民防病治病;公安、交警日夜守护,保障移民生命财产安全和交通畅通;电力部门组建移民搬迁服务队,投入应急发电设备确保移民用电安全;交通运输部门为移民开辟“绿色通道”,免除通行费,并在搬迁车队休息的服务区,为移民们送茶水、送食品。整个社会形成纵向一致、横向同心、合力搬迁、和谐移民的良好氛围。

移民搬出地,方方面面热情相送,泪洒一地,汗洒一路。那么迁入地怎么样呢?读一个媒体的有关报道:“一批批移民迁入新家时,新村路口铺着大红地毯,四面彩旗飘扬,鞭炮齐响。进入崭新漂亮的新房,当地已为每户备好了成袋成箱的米面油菜,还有电风扇、煤油炉等免费生活用品。有的炉灶已经烧上开水,移民进屋就可以沏茶。不少地方妇女们还自发组织起来,为移民们做好热气腾腾、香味扑鼻的饭菜。”在这里,迁入地真诚欢迎移民的亲切氛围扑面而来。

社会各界对移民的关爱,有一个感人的故事。河南漯河市临颍县周湾新村移民周秋香,因父亲身患癌症需花钱治疗,已被大学录取的她被迫弃学,弟弟也因此辍学在家。此时的周秋香唯一的感觉就是“绝望”。但没想到的是,河南日报包县工作组知道后,很快帮助她重返校园,还捐款为她家买来彩电和全套家俱,设法解决她家的生产、生活困难,使这个濒临破碎的家有了转机。周秋香说“我们这个家从此又有了笑声。”又如移民邢卫东打工时摔成重伤,有关方不予赔偿,工作组就积极为他联系律师,提供法律援助,打赢了官司,维护了合法权益,邢卫东感激涕淋。这一幕幕、一场场社会各界关爱移民的场景,像电视连续剧在中原大地上不断播放,洋溢着社会各界扶贫济困、和谐友善的良好社会风气,既助推着河南移民精神的形成,也深深地融入河南移民精神之中。

(四)广大干部:对党忠诚、关爱群众,勇于担当、公道正派,任劳任怨、无私奉献

移民迁安是被称为“天下第一难”的工作,可是在河南恰恰有一大批知难而上、迎难而战的干部,在“天下第一难”战场上顽强拼搏、无私奉献,他们是南水北调的先锋,是共和国的脊梁,是移民群众的公仆,是河南干部的榜样。

女乡长被围的故事:2009年1月31日,正月初六,淅川县大石桥乡乡长向晓丽一行3 人来到移民试点村——张湾村老党员张丰歧家慰问。听说要搬迁,村民们谁也不愿意。“乡里来抓人了!”不知谁喊了起来,一刹那村里百姓呼啦啦地围了过来,屋里、院里、大门外密密麻麻站满了人,少则有200 来人。“都是一家人,你们说啥、骂啥都没关系,咱们只管有啥说啥好不好,我听着。”向晓丽脸上的微笑,慢慢平息了移民群众不愿意离开故土的火一样情绪。直到半夜时分,唇干舌燥、疲惫不堪的她才离开村子。事后,记者采访她,问她移民工作的有关问题,她留给记者这样几句耐人寻味的话:“老百姓远天远地搬家,要求新地方只能比老地方好,一点也不过分,理解他们,工作就不难了。”“我是一乡之长,群众不找你找谁!”“作为党的干部,你为党承担这一点算啥!”

战斗英雄下跪的故事:2010年6月26日下午,淅川县城关镇移民包村干部安建成引领推土机进入安洼村,对准备进村搬迁的汽车进行道路整修。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一位老乡手拿石块,怒气冲冲地指责说推土机铲到了他家的祖坟:“不磕头赔罪,我们决不搬迁。”围观的群众越来越多,上百双眼睛含着不同的神色看着他安建成,只见他用力地按灭手中的香烟,站起身来,大声说:“好,我给老人家磕头谢罪!”说着他找来烧纸和鞭炮,走到坟前,恭恭敬敬地跪下,又恭恭敬敬地连磕三个头,事情总算平息下来。安建成年轻时曾是人民解放军的战士,当年在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的老山前线,因英勇战斗荣立三等功,成为战斗英雄。在安建成心里,这都是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不要说跪下,就是死了也无怨无悔!

移民干部们的故事太多太多,正如一家媒体所说:“700 多个日日夜夜,将近200 个批次的浩荡搬迁,16 万多人的时空转换,对千千万万移民干部来说,是一次思想与作风的锤炼,是一次党性和责任的检验,是一次奉献和牺牲的呈现,是一次爱国与为民的生动实践。”移民干部身上这种忠诚爱民、实干担当、无私奉献的精神,是河南移民精神的主导,极大地丰富了河南移民精神,成为河南移民精神的有力支撑。

(五)广大移民群众:深明大义、舍家为国,吃苦耐劳、坚忍不拔,忠厚老实、与人为善

移民是移民工作的对象,也是移民工作的力量。在他们身上有很多矛盾的思想和矛盾的行为。热爱家乡、建设家乡是他们的美好品德,也是他们的精神风尚;但是因为国家建设的需要,他们要舍小家、离老家,这同样是他们的美好品德,也是他们的精神风尚。成家立业、勤劳致富是他们的思想境界,也是他们的价值追求;但是国家发展的需要,他们要毁家毁业、为国牺牲,这同样是他们的思想境界,也是他们的价值追求。但毕竟这是矛盾的,而矛盾的转换是要进行斗争的,是要有一个过程的。

因此,在移民的全过程中,移民们表现出来对家乡的难舍、对老家的难离、对毁业的难受、对拆屋的难过。这是很正常的,是必然的,是移民群众爱家乡、爱家业、爱家庭的精神情怀的具体表现。不能说是一种落后的思想,是一种反逆的情绪。

但是再难舍、难离、难受、难过,经过内心艰苦的思想斗争和外部循循善诱的教育影响,移民们的思想开始发生转变,矛盾开始转换,他们拥护政府的决定,支持国家的建设,愿意舍小家为大家,不怕毁家业拆老屋,希望早搬迁早受益,感谢政府帮助他们建设新家园、创造新家业。

66 岁的淅川县金河镇姚湾村移民王廷颜,两个女儿住在水库淹没线之上不搬迁,而自己住在淹没线下要搬走。特别是二女儿家离自家只有200 米远。“平常,我头疼脑热,一叫唤,女儿就来了,女儿家做了好吃的,都忘不了给我端一碗,我搬走后,这事只有在梦里做了。俺也不想走,都六七十岁的老人了,可是总不能因为咱不想走就让国家调不成水吧,总不能因为咱恋家就让那么多人喝不上水吧!”

这种思想转变,不是由坏向好的转变,而是由一种思想情怀向另一种思想情怀的转换,这转变、转换前后的思想意识、精神状态、价值追求,都是美好的精神境界,都是纯正的思想品德,都是移民精神生动体现。

综合以上五个方面的阐述,可以形成这样的结论:河南移民精神是由党中央国务院、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界、各级干部、广大移民为着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一崇高目标,在南水北调建设工程中上下一心、团结奋斗而生成的一种伟大的精神境界,它主题突出,内容丰富,特色鲜明,时代感强,将永远彪炳史册,永远照耀中原大地,永远激励中原儿女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中华圆梦而努力奋斗。概括这河南移民精神的内容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忠诚奉献,大爱报国!

三、关于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几点启示

河南移民精神的形成和发展,造就了伟大的南水北调水利工程,造就一股浩浩荡荡的时代新风,也造就了忠诚奉献、大爱报国的中原儿女。为新时期坚持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积累了宝贵经验,对我们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深刻启示。

(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

要抓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每个人的心灵里筑牢精神支柱。河南移民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主要是靠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界、各级干部和广大移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共同的理想、共同的信念、共同的追求,把早日建成、建好南水北调工程作为强国富民的重大建设工程、重大民生工程、重大政治工程来看待,以此来凝聚人心、统一思想、协调步伐、汇合力量,最终不仅建成、建好了这一新世纪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复兴中国梦而实施的宏大水利工程,而且形成、弘扬了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忠诚奉献、大爱报国”为主要内容的河南移民精神。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三位一体,共同发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追求组合而成,是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广领域,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形成的整个国家、整个社会、全体公民都要努力遵循的理想信念、思想意识、精神面貌、价值追求、道德风尚的思想精神的共同体。而这个思想精神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必须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共同发力才能实现。河南移民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正是靠的共同发力。具体地说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科学决策,各级地方党委政府服从中央、顾全大局,社会各界八方支援、爱心涌动,各级干部勇于担当、无私奉献,广大移民深明大义、舍家为国。正是这样共同发力,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社会主义思想精神的洪流。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人为本,服务人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主体是人民,实践本质是为人民服务,实践目的是推进社会的发展进步,让广大人民过上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人民。河南移民精神的一个最大特点是“一切服务移民,一切为了移民,一切围绕移民”。这三个“一切”突显了以人为本、服务人民的宗旨,极大地凝聚了人心,极大地统一了思想,极大地推动了工程的建设和移民工作,使移民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有了浓厚的思想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联系实际,找好载体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靠面对面的讲道理,更不能靠空对空的贴标语,要实打实,有抓手,接地气。因此一定要紧密联系实际,找准找好载体。没有南水北调工程,就没有河南移民精神;没有河南移民精神,也没有南水北调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河南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界、广大干部群众面临的最大实际,就是河南移民精神的重要载体。联系了这个实际,找准找好了这个载体,不仅有了抓手,也接了地气,很快河南移民精神在建设工地中、在移民村镇里、在中原大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

河南移民精神形成和发展的这四点启示,对于全国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南水北调河南移民
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工程建设
移民安置
移民后期扶持
南水北调工程管理
南水北调运行管理研究
出彩河南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南水北调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
放歌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