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其中国化
2015-08-15周新辉
赵 雪,周新辉
(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泰安 271000)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和科技不断发展的阶段,社会变革引起人们生存方式的变化,现代社会生活过度物质化、外向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给人们的价值观、精神观带来巨大冲击,人际关系变得冷漠与对立,GDP的快速增长反而使人们缺失幸福感。如何改善这种状况,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全面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必然要求。深入探讨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并结合中国国情,推进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中国化,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涵
马克思从历史的现实的个人出发,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把人的全面发展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辩证扬弃前人丰富思想,形成了自己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理论。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在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剖析批判,以及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构想中逐步形成的。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初步提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他指出:“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这才是历史之谜的解答。”[1]《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标志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初步形成,马克思认为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畸形发展,产生异化劳动,他首次把人的全面发展同生产力结合在一起。《共产党宣言》则更加系统明确提出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即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认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和《资本论》的最后出版标志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最终确立。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的需要的充分满足
人类的全部行为活动都是由需要这个内在动力引起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动因。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切所作所为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个人需要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一定的生存方式和生活状态。通过劳动、社交活动,人的需要逐步得到满足,而在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又会产生新的需要,这时候人又会通过新的劳动或社交活动来追求满足,人的发展就是在不断产生需要、追求需要、实现需要的过程中实现的。在人类社会早期,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物质财富极度匮乏,人的需要仅限于吃饱穿暖低层次上。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社会生产力、生产率得到提高,人们闲暇时间增多,人的需要向着更高的层次发展。人的发展需要与社会、国家的发展需要紧密联系起来,才能有不竭动力,才能达到自我实现。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人才能实现全面发展。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需要的不断满足,人会向更高的境界发展。
(二)人的能力的充分体现
人的能力的充分体现是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最重要的价值目标,人的全面发展即人的活动及其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能力包括体力和智力,具体来说包含社会交往能力、审美能力、物质生产能力、道德修养能力和精神生产能力。人拥有能力,才能通过社会实践来追求并实现人的需要。马克思要求人应该尽一切潜能最充分地全面发展自己的才能。人的智力和体力有机结合的全面发展才算是人的全面发展。智力与体力的相分离诞生了社会分工,分工很容易造成劳动者片面发展,故必须消灭旧式分工,打破智力与体力的界限,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意味着“全面发展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自然力和社会力、个体能力和集体能力、潜力和现实能力等,也意味着在实践中‘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全面发展的个人,就是用能够适应不同的劳动需求并且在交替变换的职能中,使自己先天和后天的各种能力得到自由发展的个人”[3]。
(三)人的自由个性的充分发展
马克思的自由个性思想是建立在对现实社会的分析以及对个人主义理论的扬弃基础之上的。任何人都是有个性的,个性化是人的存在方式,人的个性的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如果对‘全面发展’理解不当,以为‘全面发展’就是‘面面俱到’和无所不能,的确就很容易导致‘全面平庸’,但真正的‘全面发展’所追求的恰恰是个性和卓越。”[4]马克思强调,所谓人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指的就是以个人的劳动能力以及社会关系为基础,“有个性的个人”逐渐取代“偶然的个人”的过程。
人的自由个性的充分发展过程,实际上也是人的主体性不断提升的过程。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主体地位充分确定,社会成为“自由人联合体”,人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人的独立自主性、自由自觉性和积极创造性增强,每个人都可以摆脱对物的依赖,自由自觉地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式,就能更自由地参与到更多的社会交往中,展示并且发展自己的才能,从而形成更全面更丰富的能力,人也成为真正自由个性的人。
(四)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发展
人是社会的人,社会关系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任何人不可能离开社会关系而独立存在。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所谓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社会交往的普遍发展以及人全面占有社会关系。人的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人的社会关系,在社会关系的交往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心理、信息、观念诸方面得到传递,通过交流来改善发展自己。最初的人类社会,交往活动不频繁,社会关系不丰富,人得不到全面的信息,影响了自身全面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阶级逐渐消灭、旧式分工消除、社会主体综合素质全面提高,个人都积极参与到社会生活领域中,人与人在交往中更加自由自在,形成丰富而全面的社会关系。此外,人的社会关系是一种全面性的关系,包含着物质经济关系、政治法律关系、伦理道德关系、宗教文化关系等。在这种全面性关系的不断发展中,人自身也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
(五)人的价值的全面实现
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体现就是人的价值,人的价值一方面是个人需要得到满足,个人价值得到体现,另一方面是个人能够满足他人以及社会的需要,个人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可与尊重,当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真正结合起来,这种深层次的全面发展才是人的价值的全面实现。马克思所讲的人的需要、劳动、能力、社会关系以及个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统一体,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世代孜孜以求的崇高理想。
二、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中国化进程
事物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随着中国的前进与发展,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也在新的历史时期下,在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继承并发展,实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中国化,由于各自所处的社会背景与时代特征各不相同,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中国的发展进程中各具侧重点与特色,仍然是指导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和发展动力。
(一)毛泽东对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探索
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代表人物,毛泽东将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大力提倡实事求是、思想解放,分别从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来谈论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为当时身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人民创造了独立的社会环境,同时为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1.实践方面
当时中国处于半殖民半封建时期,社会历史情况复杂黑暗,毛泽东深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他指出:“没有几万万人民的个性的解放和个性的发展,一句话,没有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新式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彻底的民主革命,要想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废墟上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来,那只是完全的空想。”[6]要想实现全面发展,首先要实现人的解放,他领导中国人民消灭剥削以及压迫,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确立了人民主体性即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其次,他还提倡革故鼎新,破除旧观念、旧思想、旧传统、旧习俗,提倡敢想、敢说、敢干的思想解放。中国是一个深受封建专制传统影响的国家,封建社会等级森严,个体的权利观念、价值观念受到压制,人性发生扭曲,若这些不加以改变,人的主体地位就无法确定,人的全面发展更无从谈起。最后,他提倡实现现代化,包括农业的机械化、工业的机械化等,目的为了把广大劳动人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有条件有时间去全面发展自己。
2.理论方面
第一,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提出在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中,应该实现人的智力与体力和谐统一发展。针对我国国情,毛泽东提出的教育方针是:“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7]要求受教育者全面发展,胸怀共产主义信仰,掌握广博的知识,拥有强健的体魄,将所学知识用于社会主义建设,智育、德育、体育三方面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思想是马克思正式提出的。毛泽东根据中国的国情,在继承的基础上加以发展,他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勇于进行社会实践,锻炼自己进行创造性劳动,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有效途径。他的独特见解包括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培养“社会多面手”等等,这些理论都来源于实践,并且由实践证明。
第三,重视人的个性发展。主张发扬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倡因材施教,学校教育实行启发式教育。在毛泽东看来,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提倡个性解放、个性教育,并制定了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的“双百”方针,倡导言论自由、创作自由、学术自由,从各个方面促进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8]。
(二)邓小平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贡献
邓小平着眼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毛泽东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进行发展与深化,融入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中,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作出了贡献。
首先,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奠定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9]也就是说通过发展物质生产力创造出更多物质财富,奠定物质基础,消灭剥削和两极分化,清除社会主义制度体制上的障碍,从而创造出丰富的社会关系,实现共同富裕,使每个人得到全面的发展。
其次,培育“四有”新人,“四有”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四有”新人是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毛泽东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理论的新发展,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目标和任务,更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四有”之间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促进全体国民素质的提高。
再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邓小平深刻论述了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科技进步依赖于教育发展,改革经济体制、科技体制,关键靠人才,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先进程度。
最后,重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深刻总结了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创造一切条件调动全民的积极性,打破旧思想对人的禁锢,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解放思想就是解放人,只有解放人才能解放并发展生产力,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宽松的政治环境。
(三)江泽民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突破
随着国际形势的新变化,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更加彰显出来。江泽民在顺应新形势的情况下,在继承毛泽东和邓小平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作了新的诠释,很大程度上体现出时代要求及实践需求。
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本质要求。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10]这就需要以物质文明建设带动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满足人们自身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保障人的物质生活全面发展,以政治文明建设带动人的全面发展,深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维护和保障人民自身的民主权利,共享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成果,以精神文明建设带动人的全面发展,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提高全民族的精神文化素质,从根本上推动人们的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即: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可谓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价值体现。先进生产力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先进文化积淀着人类文明发展成果,而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主要力量,社会发展需要依靠人的发展这个主体。江泽民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突出了人的主体性和价值。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逐步实现的历史过程,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的,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
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坚持教育为本。“科教兴国”战略,是继承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结合近代经济文化科技发展趋势,为实现“三步走”的目标提出的。江泽民认为应该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将我国巨大的人口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源,提倡科技创新,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尊重人才。
(四)胡锦涛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创新
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理论是同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系列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的,是对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创新和丰富。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作为社会主体,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一切方面的发展都是为了人。胡锦涛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1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因此要创新发展理念,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快又好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一点与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有相通之处。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统筹兼顾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即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胡锦涛丰富了人的全面发展的主体内涵,确立了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主体需要,强调要以人的幸福为主体维度来审视并实践人的全面发展并主张以改善民生为路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1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给人民提供更加充分的物质条件,贡献更加丰富多彩的文明成果,为每个人的全面健康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支持。
(五)习近平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升华
2012年11月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继承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总结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人的发展问题的观点,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进行了升华。
习近平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引发广泛共鸣的“中国梦”的执政理念。中国梦的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只有经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习近平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我们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13]。
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的根本要求,就是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这一点与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确定人的主体性是一脉相承的。要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全方面建设。中国共产党作为我国的执政党,有义务、有责任带领人民建设好国家,让人民享受更美好的生活,而每个人应该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为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而努力。
三、结语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一个具有包容性、开放性的理论体系,随着实践的深入而不断发展,其中国化进程也是一个一脉相承、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过程。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根据不同时期的时代背景和现实状况,对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进行扬弃发展,使该理论体系不断丰富完善,体现出了马克思主义旺盛的生命力。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漫长的、无止境的过程,在曲折发展进程中,同时推动着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发展。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32.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4.
[3] 韩庆祥,亢安毅.马克思开辟的道路——人的全面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39.
[4] 扈中平.人的全面发展内涵新析[J].教育研究,2005(5):7.
[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70..
[6]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28.
[7] 共青团中央,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青少年和靑少年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121.
[8] 梅超,樊国华.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其中国化[J].南昌高专学报,2006(5):2.
[9]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
[10]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42.
[11] 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2] 颜军.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当代阐释[J].贵州社会科学,2013(8):25.
[13]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EB/OL].[2013 -03 -17].http://news.xinhuanet.com/2013lh/2013 -03/17/c_1150554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