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如何实现增效减负
2015-08-15方家全陈小玉
方家全 陈小玉
(重庆市涪陵区大顺乡中心校)
在现在的小学教材中,大多数的文章都来自生活,是作者将亲身感悟写成文章再教授下一代。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实现增效减负,需要小学语文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注意将学生带入文章中的情境,让他们体会作者的感受。同时,又要把文章带进学生的日常生活,两者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就能达到教学目标。小学语文课堂如何实现增效减负,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究。
一、联系语文课堂和生活的契合点以实现增效减负
在小学语文课堂授课过程中,老师应该寻找课本文章和现实生活的交接点,从正常的学生生活导入语文课堂的学习,这样有利于学生减轻学习压力和负担,同时又能增进学习效果。所以实现小学语文课堂增效减负的第一步就是抓住语文和现实生活的契合点,从而引导学生将实际生活与课堂学习相联系,在欢快的语文课堂学习中掌握重点知识,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例如,在学习《燕子》一课时,老师可以让学生想一想有没有见过燕子?燕子是什么样子的?在学生充分描述的基础上进行想象,让学生尽可能地展现出一幅幅和风拂面、桃红柳绿的春景图以及如音符般优雅的燕子的身影,这样充满了生命活力的春的世界就可能在他们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小学生就会在较轻松的氛围中对《燕子》这篇课文充分掌握,实现语文课堂增效减负的目的。
二、鼓励学生展现生活中的自己以实现增效减负
实现增效减负的语文课堂的第二步就是鼓励学生展现生活中的自己。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提供一些空间来给学生展现自己。例如,在讲《三个儿子》这篇课文时,假设妈妈们在井边打水,那么你在干什么?学生可以自由发言,在日常的生活中都是怎样帮助父母做家务的,以此让学生展示生活中真实的自己。在学生展示过后,再带领学生走进课文,看看课文中三个儿子在妈妈打水的过程中分别是怎样做的,然后再讲明文章的真实含义,懂得孝顺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好孩子。这样既达到了教学目的,又同时教育了学生在生活中该怎么帮助父母,做一个好孩子。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实现语文课堂的轻松氛围,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以娱乐方式加强语文训练以实现增效减负
实现增效减负的语文课堂的第三步就是以游戏方式加强语文知识训练。例如,在语文课堂中,老师可以通过成语接龙、歇后语对接、谚语讲解等游戏方式加强学生的语文训练,如果利用游戏方式,学生会积极参与到游戏中来,他们会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不知不觉中加强了语文知识的训练。这样的方式不仅有利于生活和语文课堂的互动性,还能帮助学生减轻学习语文的压力和负担,更加轻松地参与语文课堂学习。
综上所述,我国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语文是人类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要求我们既要学会既定的文化知识,又要在学会知识的基础上学以致用,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文化知识。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将课文与现实生活相互联系,就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学习语文真正理解生活,做到综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实现小学语文课堂增效减负的目标。
[1]郭美瑛.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J].学周刊,2015.
[2]宋占喜.让小学语文课堂变得轻松愉悦[J].学周刊,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