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智教育中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分析

2015-08-15李孝丰

新课程(下) 2015年12期
关键词:培智心理品质智障

李孝丰

(苏州工业园区仁爱学校)

一、培智教育中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其问题研究

由于我国在培智教育中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投入较少,社会对此也没有过多的关注,因而该领域研究文献相对较少。社会关注度较少,使得现阶段我国培智教育的现状堪忧,智障人士的生存条件有待改善,社会的温暖没有能够很好地照耀这片缺乏爱的“净土”。笔者通过调查走访,并与该领域内相关工作人员的交流合作得出以下结论,以兹更多的社会人士能够关注智障人士的心理健康教育。

1.心理健康教育难以满足现阶段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

现阶段我国培智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是一大弊病。造成我国现阶段培智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缺失的原因,除了社会的不关注以外,培智学校和单位缺乏专业的心理辅导员,财政资金支持不到位成为制约我国培智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一大瓶颈。除此以外,我国社会存在一大错误认识就是认为智障人士只需要满足其基本的生活物质保障就够了,从而忽视了对其心理健康的教育。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进步,智障人士亲属逐步开始关注智障人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其家属在日常探视中也更多地对培智教育结构提出了更多的心理辅导要求。与社会环境的不断发展变迁而来的是对智障人士的关注及其与之相匹配的心理辅导资源的相形见绌,智障人士的心理辅导工作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其自身培智的需要,也难以与社会的关注遥相呼应,因而加大对我国现阶段培智教育中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显得极为紧迫。

2.明显落后于全社会心理健康教育的步伐

笔者研究发现,我国现阶段智障人士普遍存在心理焦躁、情绪不稳定、性格孤僻等心理健康问题。培智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仅仅处于起步萌芽阶段。以智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为例,智障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明显落后于同年龄段的普通儿童,智障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多的是停留在“待开发”、待教育的阶段,大部分培智教育中都忽视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给培智儿童的心理健康积极发展埋下不利祸根。缺乏必要心理辅导的智障儿童,对外部环境的认识与辨别远远不足以保障智障儿童今后培智教育的发展,在日常生活实践中也极易受到他人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许多不良的恶习,不利于在今后继续开展培智教育中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由于培智教育中的受教智障人士一般存在很大的认知问题,其心理活动也没有正常人心理活动那么频繁而剧烈,心理活动也没有那么复杂和多变,因而其对于心理辅导的要求一般较低,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课时要求也比较少。

二、培智教育中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策略详述

1.抓重点,找难点,重点解决一些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差的智障人员

由于在培智教育中受教者的特殊性,其在认知世界、感知周围事物方面与同龄人相比缺乏明显的主动性和攻击性,在记忆、思维、语言综合方面存在明显的缺失,因而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中,需要心理辅导教师下更多的心血和精力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感知能力,以培养智障人士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形成积极的世界观和认识论,改变过去封闭保守的心理状态。

除此以外,在培智教育中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要抓典型、抓重点和难点,同时也要积极稳妥地推动整个培智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和进步。重点辅导和教育一些心理问题较为突出,心理健康状况较为堪忧的学生,通过对典型的教育和指导,磨炼积极心理健康辅导员的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的综合素质和水平,以期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智障人士。

2.在日常生活中积极渗透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辅之以必要的简单知识教育

鉴于智障人士理解和接受能力的有限性,笔者认为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于智障人士而言存在很大的不现实性。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在日常生活实践中渗透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以日常生活为基本教学手段,融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改变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外观”,使之能够更好地让受教者理解和接受。同时,在日常生活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中,辅之以必要的简单知识教育,通过提升受教者的智力水平和理解能力来提高其对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吸收水平。通过在日常生活中渗透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使受教者慢慢树立起基本的生活积极心态和自理能力,同时也能使其自我更正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陋习,改变以往消极、沉闷的心理态度。

3.培养受教者的积极心理品质为主,减少说教,重视对受教者的日常训练

笔者认为,在培智教育中培养受教者的积极心理,需要从培养其基本的积极心理品质入手,重点也在培养其基本的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受教者积极的心理品质需要心理辅导者孜孜不倦而循序渐进地进行教育,任何积极优秀的心理品质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而持久的过程,也需要心理辅导员投入更多的精力和心血。同时,心理辅导员要减少说教,以情境为基本教学工具,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与情境完美融合在一起,以实证的方式教育智障人士,帮助其理解和树立积极的心理。除上述以外,培智教育中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离不开日常的训练,为此,心理辅导员可以组织一系列有趣而简单的游戏,通过游戏的方式锻炼受教者积极的心态,培养其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为智障人士的今后生活撑起一片蓝天。

姚俊,熊培云.重度智障儿童攻击性行为矫正个案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0(01).

猜你喜欢

培智心理品质智障
培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探索培智学校生活化数学课堂的构建路径
探索培智学校生活化数学课堂的构建路径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高中地理教学中心理品质教育的有效开展
如何有效进行智障学生的语言训练
培智学校生活适应课教学之我见
智障儿童教学要抓好关键“三点”
高校冬季体育教学与学生心理品质的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