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的单元机组运行课程教学改革
2015-08-15杨作梁李永玲魏春枝
杨作梁 李永玲 魏春枝
(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一、引言
“单元机组运行”是火电厂集控运行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没有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之前,它是以理论课的形式出现,学完后再通过仿真机运行实训来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这种先理论后技能的教学模式存在以下问题:
1.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两张皮,没有很好地实现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
2.以理论课的授课方式空谈运行,老师讲起来费劲,学生听起来费解,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下,教学效果较差。
3.在仿真机实训教学时,没有基于工作过程实施教学,只是让学生学习主要的操作步骤。由于没有严格按工业化的标准实施教学,导致学校教育与工厂生产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不利于毕业生“零距离”上岗。
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实现对学生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简称“三个能力”)的有效培养。
二、教学模式的改革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表演者”,学生是“旁观者”。由于忽视了学生认知的主体作用,不利于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人才的培养。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逐渐摸索出了适合本课程特点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实一体教学模式,即:
1.生产任务为载体——根据实际生产任务提炼典型学习任务,形成学习情境。
2.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实际工作过程组织教学过程,包括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个环节。
3.仿真演练为手段——在先进的火力发电仿真机系统上模拟电厂生产。
4.行业岗位规范为标准——学习任务的实施与评估,严格执行“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专业能力考核以行业技能鉴定要求为标准。
5.运行岗位角色扮演——学习过程完全模拟电厂的运行单元,学生扮演运行岗位中不同角色实施学习任务。
6.教学管理贯彻“6S”——学习现场的管理采用企业的“6S”模式,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营造一流的工作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工作习惯。
7.职业能力和素养全面培养——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六步法”实施教学,注重学生“三个能力”的培养。
每个学习任务均采用“六步法”组织教学,建立了工作任务与知识、技能的联系,将教师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电厂的生产过程结合起来。这样不仅学习了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训练了操作技能,而且训练了团队合作能力,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了电力生产过程和氛围,从而使“三个能力”得到有效训练。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针对“单元机组运行”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采用“引导文教学法”为基础,“角色扮演法”为主体,辅助于“小组讨论”“演示”“案例分析”等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构建个人的经验性知识体系,训练自己的职业能力,即:
1“.引导文教学法”贯穿整个教学环节。
2.采用“角色扮演法”进行合作学习。
3“.小组讨论法”落实到资讯、计划、决策和实施的各过程。
4.用“演示法”指导学生的技能训练。
5“.案例分析法”演示典型事故的分析与处理。
6.用“现场体验法”体验电厂的巡检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综合运用上述教学法,教师变“教”为“导”,学生由“旁观者”变成“主角”,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乐于实践,提高了自主学习的效果,促进了学生“三个能力”的全面提高。
四、评学模式的改革
传统的评学模式“重结果,轻过程”“重专业能力,轻综合能力”,针对这一弊端,本课程建立了“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的评学模式,对学生的“三个能力”进行了全面考核。
“过程考核”包括学习小组考核和项目公共考核两部分。其中,学习小组考核体现在“六步法”教学实施的全过程中;项目公共考核包含学生的学习态度、出勤、协作精神和表达能力等公共项目考核。
“结果考核”主要针对每个学生职业技能水平进行单独考核,考核的实施配合职业技能鉴定的实操考核一次完成。这种考核既满足了仿真实习对“结果考核”的要求,又提高了考核的权威性。
通过上述改革,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导致的理论与实践联系不紧密,学校教育与工厂生产两张皮,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够高等问题,促进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提高了就业率和专业相关度。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感念[M].北京:科技出版社,2003.
[3]刘来泉.世界技术与职业教育总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赖志奎.现代教学论[M].浙江大学出版社,1998.
[5]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