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2015-08-15江苏省张家港市云盘小学李月琴
江苏省张家港市云盘小学 李月琴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是小学语文苏教版11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它是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杨红樱女士为大家做的一篇阅读推荐,文中向大家推荐《鲁滨逊漂流记》,这是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一本教人学会坚强,教人学会生存,教人学会如何面对困难的名著。当然,男孩子必读,并不表示女孩子不要读。如何教学这样一篇读后感,我进行了如下几点考虑。
一、质疑、探究、讨论,解决提出问题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质疑”应该成为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一种能力,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上课伊始,当学生读到课题“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时,必然会产生很多的疑问:为什么说这是“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这是一本怎样的书?而这些问题就是本篇课文的重点内容,教师顺势而为,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有了问题,学习就有了目标,读书就有了兴趣。老师引领学生走进课文,让学生先自主学习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概内容,围绕问题寻找答案。当遇到困惑的地方与同桌合作,与小组合作,去研读文本,去探究答案。随着对的《鲁滨逊漂流记》中主人公事迹的了解,认识了主人公鲁滨逊身上具有的优秀品质,明白了这是一本学会生存的书,作为一个男孩子应该学习鲁滨逊面对困难不屈服的精神,再引申出“女孩子要不要读?”的问题。经过小组讨论,各抒己见,最后得出结论:女孩也要读。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通过探究讨论最终解决问题,这正是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中提出的: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二、泛读、精读、品读,渗透学法指导
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怎样学会多种阅读方法?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该不失时机地渗透阅读方法的指导。《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中7~12自然段是介绍推荐书目《鲁滨逊漂流记》的主要内容时,教师可以在板书上出示并引导学生进行这样一个学习的流程:泛读,了解故事梗概;精读,感悟人物形象;品读,积累精美语言。首先泛读,让学生浏览7~12自然段,用简洁的语言来介绍这本书的主要内容。然后精读,仔细读7~12自然段,透过一些主要情节思考鲁滨逊是怎样解决困难的?从中你感受到他是一个怎样的人?最后品读,品味这段文字中能让人受到教育,得到启迪的句子、名言,摘抄并背诵下来,成为自己的语言积累。三句简短的话语,循序渐进地提出了阅读的三个要求,概括出了阅读的三种方法,展现出了阅读的三个步骤,并在实际运用中学会了阅读的三种方法。这样渗透学法指导,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
三、书中人、身边人、我自己,感悟书中名言
课程标准理念中说到:“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课文《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是一篇读后感,小作者讲到喜欢书中笛福的名言:“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怎样让学生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习课文的难点。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首先结合书中人物鲁滨逊的具体事迹来理解“一个具有大无畏冒险进取精神的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终将会成为一个成功者,一个英雄”。接着让学生寻找身边人物,有坚强不屈的张海迪,有身残志坚的桑兰,还有学校里班级中坚持不懈的榜样人物,了解他们在困难面前表现出来的坚强毅力。最后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亲身经历,哪怕害怕黑夜,一人独处的心理变化。学生这样多方面、全方位地说出自己生活中的独特体验,一定会对这句名言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和领悟,从而把它记在心里,指引我们以后的人生道路。
四、学课文、读名著、讲故事,培养阅读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向小学生提出要求:“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是小学生的当务之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完成400万字的读书任务,看来兴趣是必不可少的事情了。学习《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这篇课文,激发学生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的兴趣成了首要任务。课文中讲道:“这座小岛荒无人烟,鲁滨逊长达28年的历险生活开始了。”抓住关键词“荒无人烟”,让学生想象那样的环境,说说那样的条件,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生存28年,该要有多么聪明机智的头脑和坚强的毅力啊!鲁滨逊会遇到哪些惊险故事?他是怎样化险为夷,遇到哪些困难怎样努力克服?先在学生的头脑里设下悬念,再穿插一些原著的情节,补充一些原著的段落,想象一下惊心动魄的画面,点到为止,留下期待,引起阅读原著的渴望心理。课文学完后,明确要求,布置回家作业:购买或借阅《鲁滨逊漂流记》,一个月后开展读书活动,用自己的话复述令自己感兴趣又印象最深刻的一个故事情节。此刻,学生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的兴趣一下子被燃烧起来了。
新的课程、新的学习方式、新的教学氛围,需要老师引领学生开辟出一片语文学习生活的新天地,在这片天地里,教师将和学生共同成长,在探索中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