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国建立初期国产电影的经济属性呈现

2015-08-15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电影业国产电影好莱坞

吴 丽

(云南艺术学院影视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作为一种文化产业,经济性是电影的第一属性。电影本身所具有的巨大的潜在商业价值是推动电影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新中国建立初期,国产电影主要包括私营电影和红色电影两个部分。对处于这一时期特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语境下的私营电影和红色电影经济属性呈现的考察,将有助于我们了解早期国产电影在处理电影的经济属性、政治属性和艺术属性三者关系时的特点,同时也将促进我们基于“电影产业的基本属性”的视角,对之后一段历史时期以及当下乃至未来的国产电影 (包括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发展作出深刻的思考。

一、私营电影:市场狭窄

新中国建立初期,随着时代环境的改变,私营电影业的市场逐渐发生了萎缩,生存空间变得愈来愈小。尽管一些私营影业公司也在努力地改变现状,国家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予以扶持、帮助,但总体来说,还是没能走出生存困境,最终消亡。

1949年以后,私营影业公司基本上集中于上海。在这些私营公司中,除了昆仑、文华、国泰、大同等几家之外,其余的公司的制片能力都相当薄弱。

新中国成立之初,出于对新生的国家未来发展形势的疑虑,一些私营电影业的投资商迁离,使私营影业面临经济困难和剧本稀缺。同时,在新的时代语境下,电影的表现客体和目标消费市场都发生了改变,但私营电影业似乎还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逐渐在资金、剧本、人才、技术、艺术表现等方面出现了困难。1949年,上海具有制片能力的几家私营影业公司制作的电影大部分都遭遇了票房滑坡。1949至1950年,私营影业公司通过改变题材、主题、争取国家支持等途径,力图摆脱经济困境。

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央政府对私营电影业进行了改造和发展,鼓励其生产进步电影。在上海、北京、东北三大国营电影制片基地存在资金等困难的情况下,中央政府仍然在资金方面通过贷款、出借部分原料、协助办理出口和发行等措施,在技术方面采取从国营制片厂调拨设备、发挥私营影业的自我研发能力等措施,在剧本方面从社会广泛征求素材、约请作家编写剧本、首先供应私营影业公司优先采用等措施来积极地扶持私营影业。[1]据 1950 年 7 月《人民日报》报道,“半年多来,在扶助与指导私营电影业上,人民政府曾给与发行、出口及其他贷款共约四十八亿,帮助其渡过春节前后的难关以进行再生产。”[2]1950年初直至之后到1951年4月《武训传》批判运动之前,中央对私营电影发展的政策相对宽松,实行“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原则。通过资源调配,国家为私营影业公司提供了资金、技术、工艺、胶片、剧本、人才等多方面的支持,有效地缓解了私营电影业面临的生存困难。

在《武训传》批判运动之后,在舆论的批判和在一定程度上由此导致的经济危机的双重打击之下,私营影业遭受重创。1951年6月,中央决定将全部私营电影业转为公有制。到1953年初,国家就逐步地以公私合营、联营、全面合营等方式,将上海几家规模较大的私营电影公司,如昆仑、文华、国泰、大同,整合为上海电影制片总公司,率先完成了新中国电影企业国有化的社会主义改造。至此,在中国电影史上存在了近半个世纪的私营电影业消亡。

私营电影业所遇到的经济危机和最终消亡是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内部来看,面对新中国建立初期市场环境的改变,私营影业公司缺乏足够的适应能力和应对措施;从外部来看,在新中国建立之后,进行新的政治、新的经济和新的文化的建设是国家的当务之急,而对私营电影业的扶持、发展和国有化的社会主义改造正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外部因素是导致私营电影业消亡的主要原因。

二、红色电影:市场开阔

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央政府通过清除好莱坞电影、发展和改造私营电影,提高了红色电影的市场份额和经济收入。在建立起一套相对完整的电影制作、发行、放映和管理的体制之后,红色电影得以全面建立并逐步发展起来。新中国建立三年间电影行业已经成为盈利的部门。

对新中国开展的肃清好莱坞电影和发展、改造私营电影业这两个运动,人们往往是从新中国的政治、文化诉求等方面去加以解释。但事实上,这当中也包含着稳定和提升红色电影的市场占有率和经济收入等方面的考虑,在一定的程度上体现出了中央政府对电影所具有的经济价值的认识。

对好莱坞电影的肃清能够更加直接、有效地保护和培育国产电影的本土市场,为之后中国电影的发展奠定基础。也许正是基于这场运动对于共和国成立初期在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方面的重要意义,人们才将其评价为“对其后中国电影发展产生了决定性影响”。[3]美国电影在中国的出现大概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在1897年美国电影在中国出现之后的50多年里,大量美国电影 “在各地影院上映的片目中,占到了80%~85%”。[4]好莱坞电影进入中国的时间早,传播范围甚广,几乎垄断了中国的电影消费市场,对中国普通的电影观众和专门的电影制作者都产生了影响。好莱坞电影对中国市场的垄断、中国观众受其影响而趋于固化的电影欣赏习惯以及形成的相当规模的观众群体、中国早期的电影从业人员对好莱坞电影艺术创作手法的运用,这三者之间互为影响、彼此促进,最终形成了好莱坞电影在中国不断赚取利润的局面。这显然不利于新中国电影制作、发行和放映业的生存与发展,对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损害。因此,在新中国建立之初,中国电影界以上海为核心,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清除好莱坞电影的运动。中央有关的电影、文化管理部门逐步限制并在1950年底最终取缔了好莱坞电影在中国的发行,结束了美国电影在中国电影市场20余年的垄断历史。在之后的30年中,好莱坞电影在中国基本绝迹。

对私营电影的发展和改造有助于提高红色电影的市场份额和市场竞争力,保证其经济利益的获得,为以红色电影为主体的新中国电影体系在全国范围的建立做好准备。中央政府在1950年明确,“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是以国营电影事业为主导,发展公私合营与帮助私营,改善公私关系和劳资关系,吸收私人资本投资制片与发展影院。”[5]之所以要发展私营电影,中央政府可能主要是出于以下三个经济方面的考虑:

第一,文化部于1950年7月提出要发展国产电影,贯彻电影事业上的公私兼顾的政策,“扶助与指导私营电影业,鼓励其摄制进步电影,以期共同抵制与代替有毒素的美国片与国产旧片,争取进步电影在电影市场上的完全优势。”[3]不难看出,当时新中国之所以要扶助与指导私营电影业,主要的目的不是发展私营影业公司本身,而是在面对清除好莱坞电影之后出现的国内电影市场空缺之时,考虑到发展尚不成熟的国有电影制片厂在生产能力方面比较有限,在影片的数量与质量上难以稳住电影市场。出于无奈,只好借助私营电影公司生产的影片来扩大和巩固国产新片的市场份额及影响力。

在新中国建立初期,国家主要以集中编映的发行方法来保证国产故事片、国营制片厂和私营影业公司生产的影片、苏联译制片在电影放映市场上的高占有率,其中,又对国营制片厂生产的电影予以倾斜。以上海这一当时全国电影业的中心城市为例,“据上海市文化局1951年1~6月份的统计,全市上半年共上映影片节目467部,其中国营厂、私营厂的出品以及苏联、东欧影片占64%,其映出场次占总场次25531场的85%,观众占总观众数1125万人次的85%。值得说明的是,国营电影制片厂的出品,在节目数量上只有18部,仅占节目总数的3.8%,但其映出场次占18.6%,观众占 22%。 ”[6]

第二,中国的私营电影业产生时间较早,私营电影公司是国产电影的生产主力,发展至今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电影生产经验、人员储备和一定的市场基础,有助于扩大国产进步影片的市场。

第三,吸引私人资本,扩大融资渠道,保证国产进步影片的生产。

至于对私营电影的公有制改造,则是为了保证红色电影在市场中的绝对主导地位,促进其发展。

好莱坞电影的清除和对私营电影的改造、发展有效地提高了红色电影的市场份额。根据当时内部发行的 《新中国电影事业建设四十年(1949—1989)》统计,从 1949 年到 1952 年,在全国电影观众的总数中,“按国营片、私营片和外国片划分:国营片从1949年的512万人次,1952年增加到27890万人次,增长53.5倍;私营片从1949年的2155万人次,1952年减少到1993万人次;外国片从2063人次,增加到20157万人次,增加8.8倍,外国片增加的观众是苏联和人民民主国家影片的观众。”[6]

在这一时期,中央政府逐步建立起了一套相对完整的电影制作、发行、放映和管理的体制。尽管新中国并不要求具体的发行和放映机构实行企业化的运作、自负盈亏,但在实际的运作中,新中国建立三年间电影行业就已经成为盈利的部门。而与之类似的是,电影也一度是苏联国家最大收入中的一项。

据 《新中国电影事业建设四十年(1949—1989)》的统计,在1949年到 1952年期间,“全国电影观众从1949年的0.5亿,1952年增加到5.6亿,增加了4倍以上;其中城市观众从0.5亿增加到3.8亿,增加6倍多,农村观众从无到有,1952年达到1.8亿……全国电影发行收入从1949年的205.8万元,1952年增加到1621.1万元,增加了6.9倍。其中国营片的发行收入从27.5万元增加到586.5元,由于国营电影制片厂从无到有的发展生产,其影片发行收入增加了20倍多;私营片的发行收入从90.8万元增加到141.2万元,增长60%;外国片的发行收入从93.5万元增加到893.4万元,是大力增加苏联和人民民主国家影片的发行及其观众,其发行收入增加了8.6倍”,根据当时财政部的统计资料,电影“在20个有利润上交的部门中排第 10 位”,[6]“到 1952 年,电影业已在全国11个有利润上交的行业中排行第6位”。[7]中影公司每一年都有盈利。1961年至 1965年,中影公司“上缴国库的利润共2亿多元,其中有一年上缴利润高达7000万元。”[8]

新中国建立初期,电影业所取得的高额利润是与国家对红色电影的全力支持与政策性的保护密切相关的。缺乏竞争的市场环境、广大农村市场的开发、国产电影以及苏联和人民民主国家影片数量的增加、观看电影的低成本甚至零成本、娱乐方式的贫乏等都在一定的程度上推动了新中国电影业的经济增长。

三、小结

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在中国,电影都成为实现经济利益的一条途径。在新中国建立初期特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语境中,私营电影和红色电影的市场命运截然不同。私营电影受内外部条件的影响,总体陷入经济困境,最终在中央政府开展的国有化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向公有制转轨失败,走向消亡;而红色电影的市场占有率则不断提升,短短几年,迅速发展成为盈利行业。电影成为盈利行业的事实并非完全是市场行为所致,而更多的是国家行政干预、直接扶持下的一个结果。

这正反映出早期国产电影发展中对电影的三个基本属性关系处理的一个总体特点。作为一种文化产业,电影具有经济属性、政治属性和艺术属性,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彼此渗透的。其中,经济属性是电影的第一属性,电影的艺术审美价值和意识形态功能的实现无不以电影的经济属性为前提和基础,而电影的艺术属性和政治属性的表达也会影响电影的经济属性的实现。但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及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总体来看,国产电影对电影的三个属性之间的关系处理是不平衡的,主要体现为“重政治属性,轻经济属性和艺术属性”。电影的发展总是会受到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社会实现电影的经济性、政治性和艺术性的方式会有所不同,对各个属性的表达也会有所侧重。但是,单一地偏向哪一个属性,都有可能打破三者之间的平衡关系,从而影响到电影各个属性和职能的实现。因此,尽可能地维持电影三个基本属性之间的关系平衡始终都是电影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

[1] 钱春莲.新中国私营电影业研究(上)[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2(1):29.

[2]顾茜.建国初私营影业转轨之概观[J].电影艺术,2004(4):41.

[3]饶曙光,邵奇.新中国电影的第一个运动:清除好莱坞电影[J].当代电影,2006(5):119-120,121.

[4] 萧知纬,尹鸿.好莱坞在中国:1897—1950 年[J].何美译.当代电影,2005(6):65.

[5]季洪.新中国电影事业建设四十年(1949—1989)[M].北京:本书编出版,1995:5.

[6] 沈芸. 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创建始末(1949—1957)[J].当代电影,2005(4):39,39-40, 39-40.

[7]钟大丰.袁牧之同志与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初创设想与实施[J].当代电影,1999(5):38.

[8]沈芸.中国电影产业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195.

猜你喜欢

电影业国产电影好莱坞
电影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
去芜存菁
国产电影《罗小黑战记》IP的商业探索
12月好莱坞精选
调查
11月好莱坞精选
好莱坞精选
好莱坞精选
呼唤更多国产电影狼性突围
网剧进入黄金时代电视业吸金能力赶超电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