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从课堂教学开始——谈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的艺术教学
2015-08-15姚克峰
姚克峰
(辽宁省盖州市九寨学校)
教育专家普遍认为,现在我们已经具备了比较好的改变中小学课业负担重的条件,我们有能力、有信心,逐步地把这个问题解决好。
十七大报告也已经明确提出:减轻课业负担,首先要减轻课程难度,减少课外作业,减少考试次数。而关键是要提高教师的素质,提高教师的水平,使他们能够在轻松的状态下给学生传授知识,这样学生才能学得生动活泼。并且通过老师的教学,使学生喜欢学习,而且学会学习。课业负担重,花的时间多,不仅是量的问题,还有质的问题,如果喜欢就觉得负担不重,不喜欢的话就会觉得很烦很重。
由此可见,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目前摆在我们中小学教师面前的首要课题。作为一名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师,我觉得“减负”应该从课堂教学开始。如何营造艺术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减负”的同时轻松、全面、准确地掌握所学知识才是关键。
那么,怎样去艺术地营造课堂教学氛围呢?下面是我的一些做法。
一、巧妙地运用导言
一段好的导言是一堂课成功的一半,它就像魔术师手中的魔棒,轻而易举地把学生引入知识的殿堂。不同的课文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例如,一段精美的语言叙述;一段精彩的录音;一个色彩斑斓的多媒体展示;一个简单的游戏、表演等都是导入新课的好手段。在学习《威尼斯的小艇》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导言的:有一种小艇,二三十呎,又窄又深像独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犹如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沟里的水蛇。你们想更详细地了解它吗?那么就让我们随着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去一趟意大利的水城——威尼斯吧。这样短短的导语(再加上直观的多媒体课件)使学生顿时兴趣倍增,无不急于打开语文书去一睹为快。
二、准确地交代学习方法
常言道:善教者,得法。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等于送给学生一把“金钥匙”,让他们自己去开启知识的大门,去寻找成功后的快乐,也是从根本上解决“学会”与“会学”这一问题的关键。
在作文能力的培养上我教给学生的方法是多观察、多思考、多读书、说写结合。在具体知识点的教学中,我也是先帮助学生找规律、记方法。例如,分段、概括段义是四年级学生阅读中的难点。我首先告诉学生抓住两点来分段:一是抓住每一自然段的主要意思,找出相近的内容;二是抓住课文的写作顺序。讲完之后马上结合课文让学生尝试一下,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掌握了这种方法,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讨论、去练习了。在概括段意时,我告诉学生的也是两点:一是找出那一段的中心句;二是提问题,即从一段中找出写的是“谁”、他“怎么样或干什么”。这样一来使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规律,学会了概括段意。
三、恰当地提出问题
课堂上简单的一问一答绝不能算做“艺术”。无目的、不负责任的提问只能使学生如入泥潭、举步维艰。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思考题。要使问题具有针对性、深刻性、逻辑性、发散性、凝聚性、创造性、启发性。这样才能调动起学生的全部思维,使他们既不能轻而易举,又要游刃有余。
总之,加强语文课堂的艺术教学,会更好地发挥40 分钟的效用,会使学生如乘轻舟,一路顺风,轻松、愉快地去攀登知识的高峰。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让我们共同努力,为了减掉学生一分负担,哪怕我们付出终生的心血,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