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由表及里”到“ 多维立体”——寓言类课文教学有效策略的探究
2015-08-15徐美展
徐美展
( 河南省镇平县教师进修学校)
著名儿童文学家严文井说:“ 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 ”然而纵观我们今日的小语课堂教学, 尽管许多教师依据一定的教学要求,在寓言教学的方法、内容、策略等方面做了一定的探索,但仍显得较为古板、肤浅,仅停留在突出寓言教学的方式、学生理解寓意的层面上,还未达到寓言教学的思想性、哲理性以及相关性三者相统一的目的。
那么,如何提高寓言教学的有效性,实现学生思维“ 由表及里”到“ 多维立体”的完美嬗变呢?
一、做好学前需求调查,顺学而为定目标
学习需求分析并不是新生事物,“ 因材施教原则”“ 量力性原则”和“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原则,这些都决定基础教育领域教师教学必须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认知能力和已有知识储备量,只有以现实为基础,从学生的需求入手,才能将寓言故事这种传统经典的魅力发挥到极致。
寓言故事深受学生喜爱,但是,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也常常产生这样的困惑:学生在课外很喜欢阅读寓言故事,但是当这些有序的故事作为课文呈现的时候,很多学生却会感到索然无味。这是为什么呢?在执教《 扁鹊治病》这则寓言之前,我通过问卷对学生进行了学情调查:
1.你读过这则寓言故事吗? 对故事中的寓意理解吗?
2.通过自学,你能自己读懂课文吗? 你认为哪些生字在书写中容易出现错误?
3.你希望老师如何在教学中带领大家学习?
调查结果显示:
1.班内76.9%的学生表示读过这两寓言故事,53.84%的学生表示自己可以理解寓言故事中所蕴含的寓意。
2.88.5%的学生表示通过工具书查询、同伴互助和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可以自己读通、 读懂课文,73.1%的学生能够发现并指出“ 汤”“ 肠”“ 烫”等形近字的易混易错处以及读音的区别,但 对于“ 蔡”和“ 睬”仍需要进行笔顺、笔画方面的指导。
3.在学习方法的选择上,53.8%的学生选择有感情朗读课文,38.5%希望采用课本剧,更深刻地了解这则故事,7.6%的学生希望课堂中可以拓展延伸更多的课外寓言故事。
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结合单元教学和本科的特点,根据新课标“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能正确读写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复述故事,并通过合作互助完成课本剧的编排与表演。
3.理解寓言故事内含的寓意,结合生活体会“ 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对人生的指导意义。
4.策划、准备“ 小小故事会”,以小组为单位,“ 大课间”活动时间组织开展。
二、紧扣文本立足生活,立体多面树形象
艺术形象是寓言的躯体,道德教训是寓言的灵魂。寓言教学要想让学生切实懂得故事蕴涵的寓意,“ 人物形象”的树立是很关键的一个环节。 然而纵观我们今天的寓言教学,毋庸置疑,一部分教师将关注的重点聚焦在寓意本身上,而忽视了揭示寓意的过程,从而导致学生对人物形象理解的“ 碎片化”,生拉硬套地去挖掘文本内涵,削弱了寓言教学的功能。
新课标指导下的语文教材, 每一册都会有不同的寓言故事的选入,这些故事有的诙谐风趣、有的耐人寻味、有的富含讽喻意义,在这些文本教材的处理过程中, 教师一定要有发散思维, 从多方面、多角度去解读文本、立体地树立人物形象,并引导学生从人物的身上获得启迪,从而理解寓意。
以《 纪昌学射》这篇寓言故事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设计多元的解读。 我们可以从“ 飞卫”的角度来理解,即严师出高徒;可以从“ 纪昌”的角度来理解,即学习一项本领,基本功是非常重要的;还可以从人生指导的角度理解,只有把一个个的小目标、阶段目标看大、做好,才可以更好地接近、实现大目标。
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每一位语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都要做好对教材的多元解读和思考,从而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在思维发展的最近发展区助学生“ 一臂之力”。
三、抓关键词因势利导,多元启迪生寓意
寓言故事中的形象往往是夸张的,讽刺意味十足,而寓意往往就蕴含于他的思想认识之中。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要注重关注学生思维碰撞的火花,因势利导,助燃启迪,“ 抓关键词”就是这其中非常有效的一种体悟寓意的方法。
譬如,执教《 守株待兔》这则寓言,故事非常短小,但是要让学生理解到“ 种田人是存在侥幸心理,把偶然当成必然”这样的深刻道理还是比较难的,因此在引导学生了解了故事,进行了讲故事的练习之后,我抓住“ 一天”“ 每天”“ 整天”“ 一天一天”这些关键词,启发学生联系全文来思考。在清晰的时间单位排列面前,学生很快地理解到了——“ 这个种田人是把‘ 一天’中偶然出现的事情当成了‘ 每天’都可能发生的事,所以结果一无所获。 ”寓意就在这几个关键词的“ 把玩”过程中迎刃而解了。
最后,还是以严文井老先生的话作为结尾:“ 寓言是一把钥匙,这把钥匙可以打开心灵之门,启发智慧,让思想活跃。”愿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可以增强寓言教学的实效性,以寓言为钥匙,打开启迪学生心灵的大门!
[ 1]孙静.寓言故事类课文教学策略探究[ J].小学语文教学园地,2013( 11).
[ 2]蒋成云.寓言类成语故事,我们究竟教什么[ J].小学教学设计,2011(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