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两个途径实现两个迁移——关于县市报融合发展的一点思考
2015-08-15张羽张诺
张 羽 张 诺
(乐清日报,浙江 乐清 325600)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基于互联网乃至移动互联的新媒体技术和新媒体平台层出不穷、迅猛发展,传统纸质报的前景不容乐观。在这一过程中,作为中国最基层的报纸,县市报面临着日趋激烈的传统报业市场竞争,而更大的危机来自新媒体的挑战。在严峻的形势面前谈论县市报的生存发展,就必须在媒体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考虑如何尽快打通两个途径、完成两个迁移。即通过理念转变和流程再造,在内容生产方面,打通从报纸到新媒体的传播途径,完成受众从报纸到新媒体的迁移;在媒体经营方面,打通从报纸到新媒体的经营途径,完成赢利重点从报纸到新媒体的迁移。
一、对十年“报网互动”的反思
作为一份较早主动接触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县市报,乐清日报一直强调“报网互动”。2003年开通了乐清日报电子版;2005年创办了乐清日报手机报;2006年开通了乐清日报数字报;2006年开通了QQ 报料热线,还和本地民间网站合作,创办了“乐清日报民情工作室论坛”;并多次在报纸版面上借鉴、尝试博客、微博、QQ 聊天、BBS 等多种新媒体形式,开辟了多个专栏。近两三年来更是加大了全媒体构架和发展的力度,相继开通了官方微博、微信等传播平台,旗下的中国乐清网多次改版。
这些尝试,给报纸带来的好处是明显的:一是强化了新媒体意识,几乎每一位采编人员都深刻体会到了新媒体的先进性和发展速度,认识到新媒体必然取代传统媒体。二是积累了新媒体经验,大多数采编人员初步掌握了各种新媒体平台使用技术,积累了和新媒体受众打交道的经验。三是锻炼了新媒体队伍,建立了一支20多人的新媒体制作和运营团队。
这些尝试,在当时的条件下,无疑有一定的前瞻性。但现在站在媒体融合发展的时间节点看,也有一些问题值得反思。避免这些问题的再度出现,对于今后的发展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是要避免重“报”轻“网”。以往的“报网互动”,虽然强调“互动”,但往往更多地着眼于报纸传播,即立足报纸,在网络上传播报纸内容。例如,电子版、数字版、网络论坛等形式,虽然提高了报纸在网络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网民中发掘了一批报纸的潜在读者,但或是无法准确掌握受众数据,或是未能对受众数据进行有效的整理利用,对新媒体发展的促进效果不明显。因此,必须明确:“网”不是为“报”服务的,以“网”为基础的新媒体是发展方向、是最终取代“报”的新生力量,而不是“报”的附庸。既要通过新媒体传播为报纸开辟新的发行空间,更要同时为新媒体积累起稳固、忠实的受众群体。
二是要避免重“用”轻“体”。博客、微博、QQ 聊天等形式,在网络上有较强的交互性,但在报纸版面上将各种评论、讨论以界面形式呈现,实际上只是呈现了交流结果而非交流过程,因报纸的特质决定,仍然是单向传播。因此,以往的这些尝试,主要还是着眼于报道形式上的创新,是“用”,而不是传播形式上的创新,不是“体”。因此,在今后的转型发展过程中,报纸既要注意借鉴新媒体形式,创新报道形式,提供更鲜活的报道内容,并在最大程度上实现报纸与读者的互动,更要利用报纸自身优势,通过在报纸版面上展现新媒体内容,推广、扶持新媒体,使报纸和新媒体相互促进发展。
二、县市报可资利用的优势
在传统报业市场上,县市报在报纸规模、影响力、队伍素质等方面都难以和省级、市级报纸抗衡;而在面对如雨后春笋般的新媒体时,县市报又面临资金、体制等方面的难题。但是,县市报的融合发展是一个必然趋势,并无退路,同时,县市报仍然有很多优势可资利用。
(一)内容生产优势
内容生产是媒体最核心的基础。县市报基本上是当地唯一的、专业的本地原创文字内容提供者,这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媒体的一切运营都是附着在信息传播之上的。虽然新媒体的发展也带来了信息传播的社会化、个人化,但不论到什么时候,不论传播的方式怎么变,受众对资讯的需求是永远存在的,而且,信息爆炸的时代受众面对的是大量碎片化的信息,需要有人进行专业化的信息采集和整理。只要这种需求存在,只要内容生产这个县市报的核心竞争力优势存在,我们一定能找到办法把他们结合起来。因此,内容生产的优势不仅不能丢,反而要加强,特别是要通过一定方式防止竞争对手对我们原创内容的无偿利用。
(二)用户资源优势
用户资源是媒体最宝贵的财富。县市报往往是当地发行量最大、覆盖面最广的平面媒体,如乐清日报发行量达5万多份,远远超过其他任何报纸在乐清的发行量。在当地的多年深耕,也使县市报对读者有一定的黏性。对用户数据进行充分的分析利用,可望为县市报新媒体的迅速推广提供一个捷径。
(三)品牌影响力
品牌影响力是媒体的无形资产。县市报在当地都有政府背景,有很强的权威性和公信力。近年来,不少县市报纷纷开展多元化经营,介入当地会展策划、户外广告、教育培训、图书销售等和文化创意产业,这既是对自身品牌影响力的充分利用,更进一步提升了品牌形象,也是县市报转型发展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优势。
三、县市报转型发展的路径
县市报发展,最终将从传统的纸质报业市场,转到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体市场。对手不仅仅是其他各级传统媒体创办的新媒体,还有各类来自民间、原先被排除在传统报业市场之外的社会化新媒体。因此,要充分考虑自身特质,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在不放松报纸发展的同时,不遗余力地将新媒体作为报纸今后的替代品来培育,并将优势体现于其与对手的竞争,尽快完成全媒体布局,以更加从容的姿态面对媒体市场的颠覆性变化。
(一)加强内容生产,整合品牌,扶持新媒体产品发展
传统报业最核心的功能就是传播,自报纸诞生以来,如何采集、筛选、加工、传播新闻完全由媒体垄断。新媒体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一点。但是,“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更需要有人对大量纷繁的信息进行整理和深加工,这是媒体的价值所在和存在意义。纽约时报董事长阿瑟·苏菲伯格曾表示:“在信息和观点无处不在的情况下,我们对内容品质的承诺比以往更加重要。”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民间资本突破体制障碍进入媒体市场提供了可能。但在内容生产方面人手不足、缺乏资源和经验,是民间各类新媒体的软肋。县市报作为当地最重要的原创内容提供者,要进一步加强内容生产,源源不断地为自己的新媒体提供大量受众欢迎的基础性内容,从而使自己的新媒体在竞争中同样保持内容生产方面的优势。
此外,要利用报纸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报纸和新媒体共用一个品牌,在新媒体推广过程中突出报纸品牌,缩短新媒体知名度的培育时间;在报纸版面上大力宣传自己的新媒体,引导读者关注、点击、下载,缩短市场培育期,降低推广成本,培育新媒体的第一批忠诚用户,为新媒体市场上的竞争赢得先机。这同时也是为了让受众跟着我们的品牌走,熟悉我们的新媒体,为从报纸到新媒体的用户迁移预热。
(二)构建树状流程,定向传播,精准投放内容和广告
新媒体时代是一个分众传播的时代。这种分众传播,体现在传播内容、传播对象、传播渠道三个方面,不同的传播内容需要不同的传播渠道,不同的传播对象需要不同的传播内容,不同的传播渠道又对应不同的传播对象。一张报纸“包打天下”的局面已被彻底改变,以往单一的文字+照片的传播形式,更是被文字+视频、文字+音频、文字+音频+视频+图片+图表等多种传播手段和形式所替代。
县市报往往规模较小,人手不足,难以针对不同传播渠道分设不同采编团队(事实上也无此必要),这就要求我们彻底重构报纸采访、编辑、出版、传播的整个流程,实现“一次采访,多次、多维、多向、多渠道传播”。即在统一平台上不间断采集信息,然后针对不同受众群体,即时对信息进行不同形式、内容的编辑加工,“分发”至各传播渠道,形成一个树状的采编流程,信息采集是树干,信息加工和传播是树枝。这样,既最大程度地节约人力,又最大限度地保证采集到的信息被完全开发利用。
与此同时,对用户数据进行详细分析,了解受众群体的阅读喜好,有针对性地发放信息和相关广告,提供符合其需要的经营服务。在这一过程中,广告经营流程同样需要重构,广告经营部门把更多的精力投向用户数据分析,从而为全体报纸读者提供同样的广告,向区别受众群体、有针对性地随内容精准投放广告转变,即将经营附着于不同的“树枝”。
(三)拓展传播渠道,小步快跑,重点布局移动互联
在传统报业市场上,报纸的广告收入往往是报社最大的赢利点。但互联网的兴起,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垄断地位,改变了媒体生态,瓜分了广告市场。同时,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更新换代速度提高,单一产品生存周期有缩短的趋势,留给我们的市场培育期越来越短。这种变化和分众传播的趋势,都使得县市报今后的每一个新媒体产品都面对着特定的受众群体,而且可能往往难有稳定、可预期的经营收入和媒体寿命。因此,在经营上不太可能会有一个目前的报纸广告收入、相对稳定的“重大支柱”,不再“众星拱月”,而是“各显神通”。因此,在树状流程(包括采编流程和广告经营流程)构建完成之后,要继续拓展传播渠道,尽可能分散经营风险,在至少保证经营总量不减的前提下,提高广告用户对新媒体的认同度,赢利重点逐步从报纸向新媒体迁移,并分散至各新媒体渠道。同时更敏锐地紧盯新媒体技术发展变化,力争抢抓先机,形成若干个“小巨人”。
此外,要特别关注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32亿,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27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提升至83.4%。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为代表的移动互联技术,将完全颠覆我们的生活方式。作为县市报,我们没有能力创造移动服务平台级产品。但以移动性、社交性、公众参与的公开性为特征,基于移动服务平台的信息传播,有可能为我们带来新一轮发展机遇。我们与对手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1] 张辛.新媒体时代:报业前景与突破[J].中国记者,2011(04).
[2] 易雯,沈亚林.网站——地市报新的增长点[J].中国报业,2011(09).
[3] 覃进,向芳.新媒体时代的舆论特征与产业前景[J].中国报业,2011(09).
[4] 周怀宗.喻国明当报纸遭遇“微革命”[J].新闻前哨,2011(04).
[5] 陈洪标.促干群良性互动在群众工作上有所作为——《今日桐乡》探索新型县市报发展之路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记者,2013(03).
[6] 樊万朝.设身处地,与网民说得上话——县(市)报发展新媒体的思考[J].传媒观察,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