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项目资金管理
2015-08-15詹海燕
詹海燕
(三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福建·三明)
疾控机构是直接履行公共卫生职能,为公众提供公益性的事业机构。疾控中心项目资金,是疾控机构为完成特定工作任务或特定项目目标安排的具有专门用途的资金。近几年来,各级政府部门加大对公共卫生领域的投入力度,大量的专项资金投入到公共卫生事业。这些项目资金对疾病预防控制的事业发展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资金的总体运行情况是良好的,但也存在管理机制和制度上的不完善,标准化程度有待提高。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财政疾病预防控制专项经费的使用效益。
一、当前疾控机构财政专项资金的项目构成
当前疾控中心项目资金,主要包括慢性病综合干预项目、结核病防治项目、流感监测项目、烟草控制与健康素养促进项目、扩大国家免疫规划项目、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防治项目、狂犬病防治项目、不明原因肺炎监测、人禽流感防治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资金。SARS以后,从中央到地方对疾病预防应急体系的建设越来越重视,逐年增加专项资金。如何依法管理项目资金,提高专项资金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建立一个完整的核算网络和应急网络系统,已经成为当今疾控财务工作者面前的现实课题。
二、财政疾病预防控制专项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1)疾控中心项目多,有资金量大的艾滋病、疟疾、流感、健康素养、计划免疫、手足口病防治、狂犬病防治、H7N9 禽流感、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项目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也有像地方病、布病、登革热等资金量不大执行期短的项目。随意调整项目之间的资金,一些项目未按项目方案实施资金混合一起使用,未体现项目资金的专款专用,造成专项经费混淆、挤占挪用现象时有发生。
(2)疾控各项目实施方案对专项资金使用及管理没有明确的规范,难以操作;项目方案只规定了一些大的条条框框,没有明确开支范围等细化规定,仅凭财会人员对项目方案的理解开展监督审核。业务科室没有按预算使用专项资金,项目预算管理不到位,监管形同虚设。造成有些项目的资金结余量较大,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率没有发挥出来。
(3)财政部门或卫生行政部门对项目经费下发不及时、速度慢,拨款追加不到位,有的项目资金跨年度;有的项目工作完成后资金还未到位,影响了项目工作的实施进度与成效。
(4)设备、仪器、器械和材料存在重采购轻管理的问题。采购无计划,物资器材、检验设备、药品试剂等没有做到专人保管,入库不及时或闲置未用,存在浪费现象。很多项目设备是上级业务部门统一采购、无偿调拨,直接由业务部门领取接收,未及时到财务办理入账手续,造成固定资产管理的缺失。对项目设备在使用过程没有及时跟踪适时监管,容易造成固定资产的丢失和损毁。
(5)疾控中心相关财务人员知识结构老化,业务水平有待提高。疾控项目的逐年增加,有时十几个项目同时运行,项目资金量大的有几百万元、项目期限长;有的资金量小、运行时间短,使得财务核算任务繁重、工作业务量大。导致财会人员对专项资金无法做到很好核算,难以监督管理项目资金。
三、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1)疾控机构专项资金涉及多个方面来源,包括中央补助重大疾控项目资金、省市财政配套资金、上级部门拨付的专项资金。项目资金来源较多、涉及层面广,管理上具有一定的难度;加上部分工作人员服务及法制意识较淡薄,没有意识到专款专用;重视专项资金的申请及拨付,而忽略项目的管理和实施过程,难以对项目资金进行全方位监管。
(2)由于疾控内部的业务科室与财务部门之间缺少及时沟通和协调,导致财务部门对项目使用情况难以全面掌握,无法有效进行监管和控制,造成业务管理与资金管理相互脱节。卫生项目资金的整体效益难以发挥。
(3)由于现行的财政体制不完善,部分项目在周期上跨年度,资金拨付滞后现象严重。对一些项目方案已实施而资金未到位,只能通过占用其他项目资金来开展或无法正常开展工作。导致项目资金不能在特殊情况下发挥预防、控制作用。
四、采取措施,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
(1)对疾病预防控制项目资金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是做好疾控业务的基础。因此,疾控机构的领导、财务人员、专业人员一定要提高认识,树立正确的理念,完善制度,创新项目管理模式。遵循依法依规的原则,保证公共财政资金的安全。
(2)增强疾控相关业务科室与财务部门的沟通协调,依据项目资金管理方案进行对照检查。对一些突发事件、没有项目实施方案也没有资金支持的项目,由财政或上级部门采取每年预拨一定数额的专项资金用于应对项目意外及突发事件的资金使用,如我市的埃博拉防控、中东呼吸综合征等都是特殊、突发的项目。针对部分项目资金拨款滞后的现状,预留疫情处置及诊断经费,或者尝试专项资金前期垫付制。如很多的项目在方案实施前期资金还未到位的情况下采取资金的垫付制,就能保证项目实施的进度及效果,避免专项资金的挤占挪用等诸多现象发生。
(3)卫生项目资金的管理和监督需要财务人员的全面参与,要树立控制意识,规范项目资金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定期提供资金的分配、使用情况以及项目执行情况的材料。做到事前审查管理,事中有效监督,事后及时结算。定期对财会人员进行公共卫生业务培训,及时梳理各项业务流程,健全内控机制,加强风险防控,维护财经秩序。
(4)广泛开展宣传,利用各种网络传媒、宣传栏、报纸、标语、讲座等大力宣传培训。如我市开辟“人人健康”电视专栏,预防接种计划免疫、健康教育微信公众平台。各卫生宣传日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群众对疾控项目工作的知晓度,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使一些直接面对老百姓的地方病、慢性病、寄生虫病、饮用水监测等管理项目工作的顺利开展。
(5)构建项目资金追踪反馈制度,加强项目资金外部检查及内部监管。对投入规模大、资金需要量大的项目实行资金运作的全过程监督,建立项目明细和支出配套方案,明确项目资金的开支范围,进一步完善项目实施方案,使项目单位有可参照的标准来实施执行。开展项目实施过程的督导及项目结束后的验收评估,确保资金规范管理和合理使用。
(6)在项目资金的管理运用上引入公共卫生技术或服务政府购买机制。政府购买服务能发挥社会资本、科研技术优势,减轻财政对公共卫生事业的资金投入压力。建立综合性评审机制工作,坚持费随事转,切实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率和公共服务质量。
总之,只有对项目资金实施有效管理,建立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做好财务管理工作,才能充分发挥财务的监督职能,提高财政疾病预防控制专项经费的使用效益和绩效管理水平,保证疾控项目方案的有效实施。
1.杨开宇.强化监管提高疾控专项资金使用效益.中国集体经济,2014(10).
2.吴芙蓉,李津蜀,张莉莉.公共卫生机构项目专项资金管理分析.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2013(6).
3.潘伟东,姜秀杰.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现代经济信息,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