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法治为中国梦护航
2015-08-15杨佩
◎ 本刊记者 杨佩
法治的生命在于实施,依法治国的功效在于实践。2015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聚焦“法治”也自然成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鲜明特点,并引发住豫全国政协委员们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
委员法治提案今年较“流行”
3月1日,在前往北京参会的列车中,委员们热烈地交流彼此的提案内容。在他们的交流中,记者发现,今年关于法治方面的提案比较“ 流行”。
比如,全国政协委员、河南中医学院科技成果推广中心主任司富春提出,要加快推动中医药法治体系建设,从立法层面,对中医药医疗、保健、教学、科研、产业、文化及国际交流等方面做出规定。
比如,全国政协委员、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邸瑛琪认为,为更好地依法管理高校,高校应设立法律总顾问。
再比如,全国政协委员、省工信厅副厅长张震宇对于社会上不断出现的公交让座纠纷,提出从法规层面明确司乘人员对公交专座的管理权。
“十八届四中全会以全会的形式,为法治中国做了一次很好的顶层设计,这是前所未有的,影响极其深远。今年也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这也是今年政协委员法律提案增加的原因。”邸瑛琪分析认为。
法治应成为公民自觉信仰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
卢梭说:“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全国政协委员、郑州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朱专兴认为,法治作为一种信仰,不仅要求人们以法律为行为准则,任何行为都恪守法律,而且要求全社会对法治的敬仰和推崇。
“做好普法宣传工作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础,要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大力宣传宪法和其他法律,真正使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护法。”朱专兴说。
“我认真作了标注,政府工作报告中直接涉及与法有关的词有49处,‘依法治国’也是高频词,中国走向法治国家的脚步越来越清晰,进程也必将加快。”全国政协委员、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邸瑛琪说。
邸瑛琪说:“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推进依法治国的每一步,又都是艰难而充满希望的行程,需要每一个社会成员将法治作为信仰与追求,变为一种自觉与习惯。下一步,必须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升司法公信力,让法治成为全体公民的信仰。”
把权力关进制度牢笼
“有权不可任性,总理说到这句话时,大会堂里掌声如潮。让权力受
15到法律约束,防止权力滥用,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全国政协委员、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史小红说。
史小红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宪法是根本的活动准则,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都必须严格遵守,依法全面履行职责,所有行政行为都要于法有据,不得法外设权。“法治之关键,在于政府依法行政,政府应建立法律顾问制度,不仅能够保障重大决策和重要措施的合法性,而且能为政府化解复杂社会矛盾提供法律参考。”她说。
“我对政府工作报告感受最深的是,报告的整体框架是建立在法制思维的基础上,是从法治思维角度总结工作、部署工作、要求工作和评价工作的。”谈及对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的感受,长期从事法律工作的邸瑛琪委员依旧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
邸瑛琪说:“政府行为法有规定才可为,法无规定不可为,这是一个底线性要求。没有授权就没有合法性,没有合法性就没有正当性,没有正当性,用时髦的话说你的行为就是‘任性’的!”
权力任性起来,会对民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伤害,阻碍改革、法治进程,同时极易诱发腐败现象和权钱交易。“政府部门公权力不能随意放大,依法治国的工作目标就是最大限度地限制和规范公权力,法无授权不可为。”史小红建议,要通过司法权倒逼行政权正确行使。
公平正义要成为改革红利
司法是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保障。
史小红委员告诉记者,去年以来,最想点赞的是司法体制改革,这是推动法治中国的唯一路径。可以让每一位公民在每起案件中,享受到公平正义。
“改革的目的是要让老百姓都能感受到改革给他们带来红利,而司法改革就是让每个公民在案件当中都能体会到公平正义。”史小红说,改革的功能和目的,就是为老百姓解决问题。因此,从顶层设计上改革的每个步骤都是有利于法律的公平公正,司法公开也好,具体的审判制度改革也好,都是为了更趋于公平。“能够享受到法律的公平公正,就是改革最大的红利。”她说。
“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全国政协委员、省工商联副主席宋丰强在讨论中认为,“现在,社会各界都非常关注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的问题,只有保证司法机关独立地开展工作,不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才能让群众在司法过程中感到公平正义。”
依法治国要落到实处
全国政协委员花亚伟关注的是,如何把全面依法治国落到实处。
“首先,我们要完善完备各种法律体系。对于不合适的法律,要及时修订,对没有关注到的,则要通过立法尽快完善。”花亚伟今年提交了一份关于制定移民法的提案。他说,现在像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都有相应的移民法和具体的法律规范。而我们则没有,外国公民来中国暂住,总不能等到他们来时再考虑这个问题,必须从长远的法律层面来关注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移民法。
除了移民法,花亚伟还关注着信用法的制定。“信用与每个人紧密相连,但信用等级用什么来评估,怎样才能和每个人诚信结合到一起?”他表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后就是诚信友善,但是诚信不能停留在口号上,必须有法律层面的约束。
花亚伟说,我们现在更多的信用体系建设是从纳税方面、银行系统来完成的。而在国外,一个交通违章就有可能和是否遵法的个人信用体系连在一起。花亚伟举例说,比如应该服兵役却没有履行义务,那么就应该承担责任。包括偷税漏税、不诚信经营等行为,都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我们现在缺乏一个这样的法律支撑,从长远层面来讲,这是必须要做的。”他说。
庸官懒政也需铁拳整治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了不少“首提”。例如治“庸官懒政”。报告提出,要完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对工作不力,为官不为、懒政、怠政的,公开曝光,坚决追究责任。
何为“庸官懒政”?有研究者曾经总结出,所谓的“庸官懒政”,在现实行政生态中至少存在五种表现形式:一为缺乏责任心,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二为缺乏公仆心,唯利是图,吃拿卡要;三为缺乏创新力,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四为缺乏持久力,船到码头车到站;五为缺乏真本事,大事干不了,小事不愿干。
纵然没有直接的违法犯罪行为,“庸官懒政”也是一种“亚腐败”,其负效应不可低估。
“一个好的制度能让懒人变成勤人,坏人变成好人;一个不好的制度,能让好人逐渐变成坏人。”朱专兴说,必须加大机构改革力度,建立健全科学规范、公开透明、相互配套、有效运行的干部政绩考评与选拔任用机制,以“踏石有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整治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为每个庸官都戴上法律的“紧箍咒”,下大力气整治,让“混”字当头、碌碌无为而且衙门习气严重的“太平官”“潇洒官”付出沉重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