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语文”视域下的语文教育功能探析

2015-08-15邱泽

语文学刊 2015年15期
关键词:大语文语文教育

○邱泽

(福建省闽清县高级中学,福建 福州 350800)

新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高中语文课程应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高中语文课程,应注重应用,加强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以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这里的课程标准隐含着“大语文教育”的理念。用刘国正先生的诗来说就是:“课堂譬花果,社会乃其根。土沃椒兰茂,源开江海深。”“大语文教育观”的内涵是:1.我即语文,语文即我;2.“文以载道”,语文教育贯穿着人文精神;3.语文教育把知识与能力有机结合;4.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大语文教育实际上是语文的素质教育,它要把师生从语文知识的微观世界中解放出来,升华为语文能力、语文智慧、人类文化以及科学文明的素质教育。

但传统的语文教育,往往只局限于课堂教学,形成以教师为本、以纲为纲的单打一教学,学生也为应试而照本宣科地努力学习。但这样教出来、学出来的学生高分低能、低分不能者却不乏其人,甚至为数颇多,其在社会上的语文应用能力日显捉襟见肘,有“书到用时方恨少”之感。不是有大学毕业却不懂“合同”、“诉讼状”如何写法的吗?究其原因,乃语文的实践性、应用性即语文的社会功能平时重视不够、训练不力、掌握不牢。

鉴于此,当前的语文教学要向“立体教学”迈进,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转变应试教育的观念,把“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的八字教学法融入全方位、立体化的大语文教育体系中,在教学中生成“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可持续发展机制。注重把学生的知识视野和阅读触须由课堂延伸到课外。从而更好地拓展学生的知识宽度,深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为学生能力发展、智力生成提供动力源泉。“大语文教育”理念的形成与提出,并非与课堂教学相背离,而是与课堂语文教学相平行、相呼应、相融合的,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与发展。建构中的“大语文教育”包括校内课外语文教育和校外课外语文教育。校外课外语文教育活动又包括家庭语文教育和社会语文教育。它们有着自己独特的活动领域和范围,所呈现出的内容和形式也各有自己的特点。目前重提重视大语文教育观,从而尽快地提高语文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非同寻常的作用和意义。

一、大语文与教学的关系

传统应试教育下的语文教学存在着诸多弊端,其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脱离实际。片面追求升学率给学生带来了苦不堪言的身心负荷,长期以来不同程度地脱离实际生活的课堂教学,脱离亲身体验的知识灌输和技能演示,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也不易被他们真正接受和掌握。且这种脱离社会和实际的知识,是很难与现实社会所需要的生活、工作能力相接轨。当前语文教育应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他们在广阔的背景下随时随地、自觉主动地学语文、用语文,在不断地学和用中提高语文能力和其他素质。对语文学习的目的性,叶圣陶先生曾做过精辟的论述:“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到能够‘行’的地步,才能具有这种生活的能力。”这个“行”即我们今天所说的“素质能力”。叶老的话为我们教学指明了一条方向:仅靠课堂内有限的、模式单一的语文学习实践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时代中,或模拟的社会环境中去“演练”、“摔打”,才能达到“行”的终极目标。“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是知行统一的有力印证。高尔基说“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是不可战胜的。”这里的“知识”应解释为一种“知识能力”,它要求在工作生活中以“知能”取胜,以“知能”求生存、求发展,最终推动人类历史的车轮向前发展。如果知识脱离了其应有的价值,人变成了机械装载知识的“书橱”,变成了死读书的书呆子,纵有满腹经纶,“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也难以达到学以致用的境界,甚至写起文章来还只能停留于“满纸荒唐言”的水平,说起话来也只是“之乎者也”的孔乙己式状态。“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这是对食古不化者的批判。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邓小平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具有战略性意义的指示也为语文教育整体改革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在国际化激烈竞争中,各国都制定出面向21世纪的商战、智战的策略,都致力于提高本民族素质,并重视基础教育的改革。美国有识之士提出:“教育界的平庸之辈将威胁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发展。”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范围内的高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教育的改革迫在眉睫,刻不容缓。语文作为工具性、人文性、基础性的地位更有着首当其冲的紧迫感,需要进一步给由应试教育造成的死水微澜的语文领域注入一股新鲜的“源头活水”——素质教育,更新语文课的知识内容和能力的教学结构,还需要探索出如何培养具有高智商、有能力、富于创新开拓精神的素质人才。并通过大语文教育充分发挥,使语文成为“做人的工具、生活的工具、发展智力的工具”。大语文的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多的角色意识,体验更多丰富的社会与人生,在实践中锻炼技能,增长才干,这样学生学到的语文知识就不会是脱离社会实际的死知识,而是充满生命力的活的知识和能力。

二、利用大语文教育,提升学生思想品质

人的素质最主要的是政治思想道德方面的素质。大语文教育中蕴含着思想品德教育。前教育主任柳斌说过:“学校教育应以德育为首,把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放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来抓,重视对学生进行品德、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在整个教育过程和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寓德育于其他各种课外活动中。”实践证明,课堂教学上的德育渗透有其优越性的方面,能做到和风细雨,润物无声的作用,达到知、情、意并重的效果。但也有其局限性的一面:学生心灵的感悟、思想的共鸣、情感的激荡、灵魂深处的震撼犹如电光石火难以产生恒久永驻的力量,随着时光的流逝会冲淡心迹。正确的做法应在课外大语文活动中进行德育培植、挖潜、磨砺、锤炼,经过一番“淘尽黄沙始得金”的过滤、筛选,提取金子般纯洁的品德,学生的思想道德才会迸发出恒久的、耀眼的光辉。而真金不怕火炼,学生只有具备了优良的品德素质,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真正以其火眼金睛般的慧眼来辨别人世间的真善美、假恶丑,从而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自身的“免疫”能力,来抵抗外界的不良影响。

大语文活动的实施过程,应组织学生走出课堂、步出校园、跨入社会、投到大自然中去,去感受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和壮美的祖国山川。这些都为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语文教师应立足于对学生进行“全人”教育,组织各项活动,并因地、因时、因人、因事制宜,积极开展以下活动;进行地方文化寻根,对本国的文学、历史加强了解,增强爱乡意识;参观名胜古迹,感受古人智慧力量;进行考古、文物鉴赏,了解祖先灿烂光辉的文化;在大自然中观察、体验,与物对话、感悟,最终达到用心灵去体悟“一切景语皆一情语”的美妙境界。这样在大语文活动中学生受到的教育要比单纯政治说教效果好。因为它增加了学生的兴趣,兴趣的产生促进了情感的发展,情感的发展推动着情操陶冶,情操陶冶提升了品德质量。从心理学层面看,人们认识周围事物的同时,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情感,情感反过来又能推动、加深、强化人民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开展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学生产生追本溯源的浓厚兴趣,催生以景动情、以事带情、以情感人的强大感染力;让学生灵魂深处如春风化雨般浸润于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氛围中,进而提升学生的爱国热情、民族自豪感、主体自信心。

另外,开展课外阅读也可以作为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一个途径。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道德观形成的最佳时期,又具有模仿性的特点。因此,选读思想内容健康、主旋律格调高雅、催人奋进、感人至深、令人奋发向上的课外读物,对培养他们的共产主义道德观、革命的人生观和良好的人格品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一个遇挫欲轻生的人,偶然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之后,被书中的主人公保尔那种与困难作斗争的坚强毅力精神所感动,决然打消了轻生的念头,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和产生战胜困难的力量。当然,语文老师还要帮助学生选好书,在持之以恒的阅读训练实践中,逐步培养树立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良好的思想品德。语文课外的活动范围极其广泛,形式也丰富多彩。例如,指导学生独立组织访问活动、观察活动、表演活动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实践的机会,锻炼他们为集体服务的意识;多开展读书报告会、讲故事等活动,让学生在书中、故事中受到正面人物思想言行的影响和熏陶。

思想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是一切教育之本。试想一个人纵有渊博的学识、超群的技能,若思想顽固反动、食古不化、崇洋媚外,无爱国之心,无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干着与祖国、人民的利益相背道而驰的事情,这样的“人才”,何用之有?历史上的秦桧、李鸿章、蒋介石等不是典型例子吗?所以只有在大语文教育活动中加强德育渗透,并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和发展的合力时,语文教育才能加速全面完成学生思想素质教育的目标任务。

三、拓宽语文视野,发挥语言文字的社会功能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国际的经济竞争日益突出,科教兴国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社会对人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终身教育体制的建立,学校教育向两头延伸——学前教育和成人教育。语文的工具性和基础性的作用对终身教育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了可能。因为终身教育主阵地在校外、课堂之外,其获取知识方式以自学为主。自学能力高低取决于语文知识修养功底深厚程度。据统计,人的知识结构总量80%左右来源于非课堂。可见,拓宽语文知识的视野,把学生获取知识和形成能力的途径由课堂延伸向课外,是我们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把课堂教学与课外知识的分界比喻成一个圆圈的话,课堂语文知识是内延,课外大语文教育是外延,那么大语文活动的外延则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以教师对教材的处理与传授为半径的一个圆之外的阵地。叶圣陶说过:“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地、自觉地参与语文实践,使学生在语文实践中自主地领悟语言规律、感悟人生和社会道理,充分获得生活经验的体悟和沉淀,这样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就不是一句空话。

语文知识视野的拓展与发展,为发挥大语文教育的社会功能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语文的社会功能应界定为语文知识的社会性、应用性、实践性。它打破了以往教学中把躲进语文的“象牙之塔”自娱自乐而沾沾自喜。摒弃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课堂书”的错误做法。是对传统教学为追求升学率而搞的题海战术度形成“学而优则仕”观念和局面的反拨。语文的社会功能决定了语文的生命力是要直面社会人生、直面市场经济、直面火热的生活斗争等。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是语文社会功用性的做好注释。语文的功用性无处不在。据报载,一个外商在中国新疆考察葡萄酒生产基地时,对中国的生产技术提出质疑,并大张旗鼓地宣扬欧洲是生产葡萄酒的故乡,对投资失去信心,在旁的翻译人员以唐人诗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来印证中国才是葡萄酒的故乡,消除了外商的偏见,保住了外商在中国的投资。这难道不是语文的社会功能的发挥作用的最生动的例证吗?

但大语文教育的社会功能的发挥不是凭空产生,而应具体通过听、说、读、写这些媒介来实现。听说读写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基本要求。本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社会,由于信息流通的加快,对信息的接收、消化、输出的各种能力将提出更高要求。听,要做到心领神会,听出对方讲话的精髓,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说,要一语中的,出口成章,富有逻辑性;读,要一目十行,过目成诵;写,要下笔千言,倚马可待。这种高质量、高水平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形成应建立于语文素养提高的基础上,是通过学生开发潜能、科学用脑、参与实践、发挥主观能动性、发展个性等方法来实现,最终达到服务社会,产生效应,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给学生创造插上自学的翅膀条件,让学生在大语文的星空中展翅翱翔;授学生以渔,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垂钓,共同担当起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才,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策略。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韩家勋.素质教育与考试改革刍议[J].课程·教材·教法,1998(5).

[3]田野.为了迎接21世纪语文教改的明媚春天——“21世纪中小学教育座谈会”综述[J].语文教学通讯,2000(2).

猜你喜欢

大语文语文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利用小农场 开展大语文
“大语文”观下如何实施综合性学习
“大语文”视野下的阅读培养方式探究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