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2015-08-15田文昌
田文昌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长沟中心小学)
新课改后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这就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真正让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
一、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问题导入新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导入新课,会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而且,也会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愿望。
比如,在教学《方程》时,为使学生感觉方程就在我们身边,我用一张被损坏的收款收据引出新知。这是一张购买了钢笔和墨水后开具的收据,上面标注了钢笔、墨水的单价和数量以及总金额。可是,钢笔的单价却由于损坏已经看不到了。这时候,我要求学生想办法求出钢笔的单价。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样的情景,迅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许多学生利用算术方法得出了答案。可当我提示还有更好的方法时,学生们明显按奈不住了,都展现出了迫切的求知欲望。此时,我引出了《方程》这一新知,整堂课我都围绕这张损坏的收据进行,学生们兴致高昂,课堂教学效果甚佳。
由此可见,借助这些有实际生活背景的问题引入新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结合生活实际问题,探索新知
数学家华罗庚说:“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成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如果我们教师能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学生便会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对数学知识产生亲近感,感到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蕴含在生活中,数学知识的学习,就在生活中,从而激起探求新知的强烈愿望。好的情境设置,有利于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贴近生活的情境,能让学生产生共鸣,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提炼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学生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经历了生活化数学的学习,从而增强了学习效果。例如,在教学“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时,这样安排导入:“同学们,你们看侦探片都知道,警察根据罪犯的脚印,就可以估算出罪犯的身高,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在我们身体中存在着许多有趣的比:脚掌的长与身高的比大约是1 ︰7;将拳头翻滚一周的长度与脚掌长度的比大约是1︰1。分析罪犯的身高,就是用人体中这些有趣的比例来估算的。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这样通过“人体中有趣的比”这一生活现象引出“比例”的学习,会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主动地参与新知识的探究。
三、结合生活素材拓展课堂教学资源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定向多以形象性为主。因此,为了使他们能比较轻松地掌握数学规律,在课堂教学中,我力求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活情景,把学生引入生活实际中去,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通过观察和实践来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比较、分析和综合的能力。
比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存在着三种类型的题目:相向而行、相背而行和同向而行。为了让学生能够搞清三者之间的解题规律的联系和区别,我在课堂上组织学生搞了一次小小的表演:同桌两人为一组,将相遇问题中的三种情况作演示,表演场地在教室内外自由寻找,过5 分钟后集中交流表演情况。学生们兴致勃勃,个个洋溢着笑容开始了自己的演出。通过这次实际演练,使学生加深了对相遇问题3 种情况的理解。
另外,对于教材中实践性较强的数学知识,我尽量为学生提供大自然的舞台,把课堂教学的主阵地——教室转移到室外,让学生处于实际环境中学习新知。比如,学习小数时,我让学生到超市去了解各类商品的价格,观察商品的标签,了解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经实践证明,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学习新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发掘现实生活素材,巩固新知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走、上下楼和拐弯,实际是在进行平移、旋转的活动,从家到学校在经历位置的变化。当学生发现书本上所叙述的数学问题,就是我们每天都在经历的事情,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分析、理解、解决生活问题,?会让学生感觉数学原来是那么简单而有趣,数学的作用这么大,人们的生活原来离不开数学。
如在复习平面几何的面积时,我选用学生熟悉或经历的家庭装修所需多少费用的数学素材,如整套房间的面积是118 平方米,要进行基础装修,总装费修用预计在4 万元,然后让学生求出每一项装修的明细费用。首先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我们居住的房子原来是由几何形体组成的,房间的每一个平面上是学生熟知的图形。教师给出所有房间的带有尺寸的立体、平面图和装修材料的单价,全班学生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工作。因此,学生采用分工协作的方法,每一小组人完成一部分工作,最后学生一起求出装修的明细费用。经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充分地发挥了他们的创造性,既巩固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更可喜的是,他们体验到学数学和用数学的乐趣,这对形成积极的学习数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至关重要。
五、深入学生现实生活,应用新知
数学知识需要得以巩固,才能使学生牢固掌握并熟练应用。在教学中,如果能结合具体的生活实际问题进行练习或实践,可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将数学应用于实践的过程中,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逐步培养。比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你们喜欢去动物园吗?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到动物园去看一看(大屏幕展示)。动物园里有几只动物宝宝想难为大家一下,需要完成以下问题才可以通过:口算49 +10、49 +17,观察两道题的异同(加整十数、不是整十数),由此导出新知,今天我们就进一步来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知识,引出课题,这样,就使学生很快地就投入到迫切要求学习新知的情境中来。通过借助这些情境来引入新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如,我们农村家中或村里的专业户一般都有养家禽或家畜,在学习分数应用题时,可要求学生结合调查实际进行编题联习,以巩固所学的新知识,学生兴趣盎然,编出了不同的分数应用题。
综上所述,我认为数学教师的任务归根结底是把枯燥抽象的知识更儿童化、生活化的设计引进课堂。正如,数学巨匠康托尔所说:“数学的精髓在于自由。”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本身又是一个巨大的学生课堂。我们的数学教学中处处有生活的道理,数学课堂只有再现数学知识与自然科学,人类生活的联系,不仅扩大数学教学的信息量,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和各方面的实践能力,为学生今后的生活、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