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变教学观念,提升学习效率

2015-08-15缑继强

中国校外教育 2015年6期
关键词:环节教材过程

◆缑继强

(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永昌六中)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打开知识之窗,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体验知识,感受知识的存在;指导学生应用知识,增强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帮助学生回归知识,促使教材知识活化,使学生能力得以提升。为了达成以上的课堂教学目标,必须从根本上改革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是推进有效教学、提高教学效益的关键所在。

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有很多。正所谓教无定法,教学有法,贵在得法。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也一样。情景创设也罢,小组合作也罢,任务驱动也罢,网络探究也罢,交互白板也罢……关键要看这些方法、手段、策略和技术手段是否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最优化的组合,真正使课堂教学走进学生,走进学生最近发展区,使课堂教学在规范、愉悦、有序的氛围下进行。为扎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这两年,我校在学习、借鉴国内成熟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提出课堂教学中的“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分享展示、点播梳理、当堂训练”五环节高效课堂模式,为构建高效课堂奠定了基础。本人通过在课堂中对“五环节高效课堂模式”实施,深有感触,特将自己在“五环节”教学模式实施过程的一些体会总结如下。

一、自主学习,注重课前引导

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头脑并非一片空白,他们已经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了形形色色的知识经验,建构了大量的前学科概念。这些原有的知识经验是学生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而且还是学习新知识的出发点。因此,教师在知识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利用先前体验所形成的概念,感受知识的存在,体验知识就在身边。课前导学环节的安排就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在课前导学设计中要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对新课内容进行有效的预习。通过预习,找出新课中的难点和疑点,形成期待老师讲解的良好的心理态势,为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积极讨论创造有利条件。

二、小组交流,加强小组成员合作学习能力

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为学生的知识建构提供支持条件,就要通过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应用知识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增强对知识的记忆与保持。教师在学生课前导学的基础上,通过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踊跃探讨,操作训练,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优点,给予必要的激励,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缺陷,给予恰当的指导。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机会,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对话教学环节,鼓励学生相互问答和相互议论;鼓励学生运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相互交流。教师在学生有效预习的基础上,自己提出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同时,让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思考,从而形成师生质疑讨论的良性互动。质疑讨论环节能否取得实效,取决于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能否实现最优结合。通过高效优质的质疑讨论,帮助学生将教材知识内化为学生对知识的准确理解和自身的学习品质。

三、分享展示,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此环节是生生、师生、组生、组组互动的过程,主角是学生,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讨论、阐述自己的观念和见解,教师是平等的一员。注重学生的差异性,把握优、中、差展现的机会,尊重每个学生,鼓励每个学生,课堂富有弹性,因为开放性的课堂还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要根据课堂的表现与互动,灵活地做调整。本过程既是预习成果的展现,又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小组领到任务后,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形成自己或小组最佳解答方案,完成后,各小组展现提升,其他组的同学分享了成果,或者在某小组展现时受到启发,又有更好的解答方法。通过各组对不同任务的完成及展现提升,课堂容量加大,原来一节课完成三个问题,现在能完成十几个,原来一题只有几种解法的,现在多达几十种。由于立体式教学,不仅课堂容量加大,而且教学进度加快。

四、点拨梳理,突破重难点的关键

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之一,就是帮助学生对教材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构建完整合理的知识结构,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只有形成一个清晰的知识网络,学生才能明白知识的重点难点,发现自己对知识理解的不足,才能在答题解题过程中对知识进行准确的再现和有机的联系。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在学生搞清教材重点难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教材知识进行有机整合,构建科学合理、体现学科知识内在联系的知识体系。点拨梳理中,老师提问决不是从优秀学生问起,而总是从学困生问起,整个环节关注的是学困生的学习情况。学生回答正确时,老师决不重复,而紧接着让学生回答后面的问题。在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不惜时间,千方百计、想方设法让学生理解掌握,真正做到了让学生“解惑”,不让学生留下疑难。

五、当堂训练,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有效手段

“当堂训练”,是在“先学”“后教”之后进行的,一般是10~15 分钟。训练分必做题、选做题和思考题,训练的内容重在应用刚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性地“做”,不搞死记硬背;训练必须像考试那样让学生独立地、快节奏地完成,教师不作辅导,学生不得抄袭。这样的课堂作业犹如“实弹演习”,是高强度的综合训练,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如拓宽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思维,磨练学生的意志,增强竞争意识、独立意识,培养雷厉风行的作风、严谨的态度等)、减轻学生课外过重负担必不可少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的本质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这种能力的核心,就是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在知识迁移过程中形成创新思维能力。无论是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模式,无论是什么样的课型,不管采用什么教学方法,其教学目标的必然归宿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提升。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教材知识的深入分析和研究,在全面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对新旧知识进行有机整合,运用新材料,设计新问题,确立新视角,创设新情境,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效果。

优质高效的课堂,需要教师能够跳出课堂看课堂的视野、方法和能力。这需要我们不断加强学习、加强探索和加强总结,才能开创具备有效教学的新境界。

猜你喜欢

环节教材过程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桥式起重机使用环节重大危险源辨识研究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