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孔雀东南飞》悲剧原由探微

2015-08-15李占军

中国校外教育 2015年6期
关键词:焦家焦母焦仲卿

◆李占军

(甘肃省宕昌县旧城中学)

《孔雀东南飞》出自南朝陈代徐陵所编的《王台新咏》,是保存下来的我国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焦仲卿与刘兰芝的凄美爱情悲剧,自此诗传唱与世之后,不知赢取了后世多少人的扼腕悲叹和同情的泪水!但对于焦刘二人的爱情悲剧,人们往往探讨其形成的原因时,总是以封建礼教扼杀美满爱情这一论断来笼统概括之。

关于诗中主人公的爱情悲剧成因,诗中也略有提及,但朦胧含糊,语焉不详,如诗的第四节借焦母之口说道:“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似乎说出了刘兰芝被遣的原由,然而第八诗节刘兰芝明确地说明了“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证明焦母的休媳理由的虚伪。那么,焦母为何如此志向坚决,非要休掉刘兰芝,制造这一爱情悲剧呢,当有更深层的原因在。联系中国古代的封建礼教传统,历史背景及人性心理学诸因素,就会发现焦母的口头话不足以构成其休媳的理由。焦母的休媳,我认为至少应有以下三点。

其一,焦母的追求富贵权势心态,是造成焦仲卿刘兰芝爱情悲剧的主要原因之一。

考查本诗成诗年代,从其诗前小序“汉末建安中”及编辑本诗的徐陵生活年代,大致可以明确本诗当是南朝时代轶名文人的作品。

东汉由于政治的原因,所形成的豪强大族,到两晋而演变为名门清流的观念,兴起了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士族阶层。他们把持国家要津、风流自赏、醉迷清淡,以门第传统为荣。整个社会及至达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庶族”的程度。社会上士族是名望,与寒士不通婚,甚至不相交际,这种情况到南朝更甚。于是形成了一种人人趋势趋富的普遍社会心态。唐弢在其《<孔雀东南飞>的现实主义》中写道:“仲卿出身于官宦人家,自己又在太守府里作史,虽然职阶卑微,但在严格的门阀社会里已经具有被‘品’的资格。”焦母丧夫,促儿进入上流社会是她的责任,儿子仲卿是她振兴家门的唯一希望所在。焦家虽有一女,但在男权占绝对主导地位的那个时代,女儿是没有身份地位的,是不足倚靠的。或许焦家还有一长子,依据中国古代取名的文化习惯可以推定,仲卿的仲,或可证明其当为次子。其长子或已分家,或已死亡。焦仲卿身负多方面的期望与责任。与刘家的结亲,可以看作是焦母想借助于刘家的经济,来达到自己推进实现焦家进身上流社会愿望的一次实践活动。刘家虽为庶族,但其家境殷实,有一种尚文的传统(虽则刘兄的粗俗鄙陋,未全教化,但这是例外),这从刘兰芝自身所受教育的正规程度和陪嫁之丰富可以看出。如第二诗节中写道:“十三能织素”。第八诗节中写道:“妾有绣腰濡,藏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但当刘家的经济不足以助焦家实现目标时,焦刘二人的悲剧简直不可避免。刘家刘兄掌家,以刘兄的粗鄙和趋炎附势,给予焦家的当然不会太多,或者少得可怜,可能焦家也并未上刘兄的法眼。焦母大失所望,必欲托辞遣媳,以便重新猎觅能助她完成理想的目标。

其二,刘兰芝的未有生育,是导致这一悲剧的主要原因之二。

自从中国古代进入父权社会之后,家族血脉的繁衍相续便是一个绝对首要的问题,并且男丁继香火的观念愈加根深蒂固。西汉大儒董仲舒更明确说过:“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将家族的承传,子嗣的生育,赋予其道德色彩,提到了“礼”的高度。古代针对妇女有“七出”之条规,其中更是将“无后”列居首条。纵观全诗,刘兰芝嫁与焦家,至被休回家,如兰芝自述“共事二三年”的时间,尚未生育。其中有如兰芝自述的“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的焦仲卿原因。但在那个将子嗣血脉自得比什么都重要的时代,刘兰芝的未生育这一点,便足能成为她被化的充分理由。没有后代传承的问题,始终象恶梦困扰着焦母,使她寝食难安,脾气也越来越变得暴躁异常。对虽则貌美贤淑,识书达理、聪慧能干的刘兰芝,必欲无端挑剔,休掉不可。

其三,焦母的恋子情结是造成刘兰芝焦仲卿爱情悲剧的主要原因之三。

现代心理学认为,儿女有恋母恋父情结。父母之恋女恋子情结也亦必有。焦母或许中年丧夫守寡多年,与儿子相依为命。在当时,尤其礼教森严的南朝,妇女的改嫁,被看作是不守贞节的表现。焦母寡居,于是在心理上产生了恋子情结。当聪慧识礼、美貌柔情的刘兰芝嫁到焦家,无形中破坏了焦母的恋子情结。诗中第九段通过刘兰芝的自我妆扮,充分展示了她的美丽,这是以外表的美,反衬其内在的美。刘兰芝不仅天生丽质,而且具有极高的审美修养。实际上她的愈加美丽,越激起了焦母的心理失衡,越使焦母愤怒不已。“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便是证明。焦仲卿爱刘兰芝越深,焦母越感受到冷落,将儿子从媳妇手中夺过来的愿望在潜意识中便越强烈。至于“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阿母为女求,便复在旦夕”的说辞,只不过是借口罢了。但历来评论家讳言这点,似乎这不符合中国伦理文化常情。但我以为这恰是构成焦刘二人爱情悲剧的深层主因之一。

总之,焦仲卿刘兰芝二人的爱情悲剧成因呈多面性,以封建礼教扼杀美满爱情这一点来笼统定位,有失偏颇。

猜你喜欢

焦家焦母焦仲卿
焦家断裂带成矿特征分析
三重面具
——《原野》中焦母命运倒错的三重隐喻
焦家金矿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
焦家金矿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
焦家金矿成矿规律研究
兰芝被遣只因焦母恋子
徐恒瑜连环画《焦仲卿妻》选页
焦仲卿误读现象应该纠正
翻飞在性格的掌中
焦母是可以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