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中国诗》教学案例

2015-08-15黄继军

中学语文 2015年6期
关键词:笔力钱钟书预设

黄继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显示贾岛《寻隐者不遇》。教师提问:大家喜欢贾岛的这首诗吗?如果喜欢,请你说说喜欢的理由。学生回答(略)。这首诗短小精悍,很能体现中国诗歌虚实相生的特点。那么,中国诗到底有哪些特点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听听学贯中西的钱钟书先生是怎样说的。(板书课题《谈中国诗》)

二、作者简介及背景资料

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号槐聚,江苏无锡人。作品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长篇小说《围城》,短篇小说集《人·兽·鬼》,学术著作《宋诗选注》《谈艺录》《管锥编》《七缀集》等。本文发表于1945年12月,收入《钱钟书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原稿为英文,是他1945年12月6日在上海对美国人的演讲,后译为中文。

三、整体感知,把握文意

请同学们带着以下这些问题自读课文

1.假如我是中国教授钱钟书,你们是美国人,我给各位讲中国诗,大家最想知道什么?

(教学预设:生:中国诗有什么特点。生:中国诗和美国诗有什么不同。)

2.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是什么?

(教学预设:比较文学的立场)

3.哪些段落集中阐述了中国诗的特征?

(教学预设:第二段至倒数第二段)

4.作者的结论是什么?

(教学预设:中国诗并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

四、合作探究,筛选信息

思考:作者谈中国诗,归纳了中国诗的哪些特点?

1.学生埋头阅读,圈圈点点。

(教学预设:大多数学生可以找出以下句子:①中国诗是早熟的;②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③一般西洋读者所认为中国诗的特征:富于暗示性;④西洋读者也觉得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个别学生可以找出:⑤中国诗跟西洋诗在内容上无甚差异;中国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

2.引导学生归纳,以上五条是从诗歌的发展、篇幅、语言、风格、内容五方面讲了中国诗的特点。

(1)没有史诗(早熟) 诗的发展

(2)简短 诗的篇幅

(3)富于暗示 诗的语言

(4)笔力清淡,词气安和 诗的风格

(5)社交诗多,宗教诗几乎没有 诗的内容

3.你同意钱钟书先生的观点吗?他对中国诗特点的概括是否都准确?(教学生成)

生甲:我不同意作者的观点。中国诗也有很多篇幅很长的,譬如《离骚》《孔雀东南飞》《琵琶行》《长恨歌》等。

生乙:我认为作者的观点有失偏颇。中国诗不一定都富于暗示性,有不少诗篇都是直抒胸臆的,譬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直接抒发了李白权贵的蔑视,表现了他傲岸不屈的精神;“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直接表现了杜甫忧国忧民的博大襟怀;

生丙:(补充)“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则直接抒发了陈子昂怀才不遇、知音难觅的感伤。

生丁:我认为中国诗中有很多都是笔力沉重、风格豪放的,譬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笔力千钧,生动地表现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更是神来之笔,把黄河一泻千里的磅礴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

生戊:(补充)“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用极为精练的语言描绘了大漠奇异的景观,创造了一种雄浑壮阔的意境;“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的《从军行》)则充分表现了边防将士生活环境的艰苦及奋勇杀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

教师小结:刚才大家的发言很踊跃,也很精彩。古人云:“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我们不能因为钱钟书先生是文化大家,就不敢对他的观点提出质疑。在学习上,我们尤其需要发扬这种质疑精神、创新精神。

五、鉴赏分析,品味语言

钱钟书先生曾说过:“婚姻就像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涌进来,城里的人想冲出去。人生、事业大抵如此。”他的语言往往幽默风趣,富有哲理。那么本文的语言是否具有这一特点呢?请找出你自己感兴趣的句子,谈谈你的理解或感受。(注意句不离篇)(讨论)

示例:

1.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梵文的《百喻经》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的聪明。

理解:“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作者以此作喻,批评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系缺乏严密的逻辑性,往往脱离客观实际,没有坚实的基础,其结果必定影响艺术的健康发展。“聪明”是反语,“流毒无穷”则一针见血地指出上述思想方法的危害。

2.比着西洋的诗人,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

理解:“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所从事的事情是微雕,以此来比喻中国诗人创作的诗歌之精练简短,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了。

3.西洋读者也觉得中国诗笔力清淡,词气安和。我们也有厚重的诗,给情感、思恋和典故压得腰弯背断。

理解:“压得腰弯背断”是一种生活中的具体形象,这里用来比喻思想内容上的“厚重”,化抽象为具体,便于读者更好的理解。

4.你们的诗人狂起来可了不得!有拔木转石的兽力和惊天动地的神威,中国诗绝不是贵国惠特曼所谓“野蛮狂吠”,而是文明人话,并且是谈话,不是演讲,像良心的声音又静又细……

理解:用“拔木转石的兽力和惊天动地的神威”形容外国一些诗人的风格,以“良心的声音又静又细”比喻中国诗歌的特点,既“新”且“准”,令人拍案叫绝。

5.研究我们的诗准使诸位对本国的诗有更高的领会,正像诸位在中国的小住能增加诸位对本国的爱恋,觉得甜蜜的家乡因远征而增添了甜蜜。

理解:结尾这处比喻,点破了比较文学与研究者的关系,形象贴切,有情有理,拉近了演讲者与出门在外的美国士兵的距离,显得温馨亲切。

【课堂小结】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钱钟书先生博古通今,学贯中西,引用诗句时信手拈来,并在保证论述严谨周密的同时运用了大量比喻,使文章多姿多彩,幽默睿智,真不愧为“文化大家”!相信大家学习了他的这篇文章,一定受益匪浅,对中国诗歌的认识又加深了一层吧。也希望大家再接再厉,发扬质疑创新的精神,在求知的路上不断开拓进取,勇攀高峰!

【布置作业】

1.联系课文,比较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和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说说它们的异同。

2.摘录文中富有哲理性的语句,并写一点心得体会。

3.课外阅读《围城》。

【板书设计】

《谈中国诗》 钱钟书

中国诗的特征:发展——没有史诗

篇幅——简短

语言——富于暗示

风格——笔力清淡,词气安和

内容——社交诗多,宗教诗几乎没有

语言特色——语言幽默诙谐,善用比喻,韵味深长

【教学反思】

1.本堂课贯彻了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自始至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则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学生发言踊跃,课堂气氛活跃。

2.一堂优质课应体现教学预设与教学生成的辩证统一。教学预设是教学生成的前提,教学生成是教学预设的升华。没有预设的课堂常常是一盘散沙,没有生成的课堂往往是一潭死水。当我发现学生的思维不够活跃时,我及时调整了原有的教学思路,在讲完中国诗的特点后,顺势引导学生对钱钟书先生有关中国诗的观点进行质疑。这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使得课堂教学别开生面。我个人认为这是本堂课最大的亮点,也是本堂课能获得本次“教学比武”一等奖的重要原因。

3.公开课不一定非要搞花架子,不一定讲得越多越好。我认为衡量一节公开课成败的标准,不是老师讲了多少,而是学生学了多少。老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可能收获甚少。与其蜻蜓点水式的面面俱到,不如重点把某一方面讲深,讲透。本堂课能取得成功,就是因为我只把讲清中国诗的特点作为教学重点。

4.如能在课前让学生查阅有关钱钟书的资料,那么学生对中国诗的特点也许会理解得更透彻。

猜你喜欢

笔力钱钟书预设
也谈语文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
试论预设语言-言语表征
最短的情书
赛珍珠受到钱钟书斥责原因探析
向陈云学习锤炼“笔力”
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 提高科技报道工作水平——人民日报如何做好科技报道
钱钟书被女儿“难倒”
谈风骨
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
我国退休法律制度的预设前提及其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