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助推语文教学质量——对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一点认识
2015-08-15曹春梅
曹春梅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计算机互联网已经普及到各个学校和家庭。顺应时代发展,充分利用好网络资源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服务,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经过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和具体的教学实践,笔者对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有了一点新的认识:
一、信息技术是一种工具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是把信息技术有机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就像使用黑板、粉笔一样自然流畅。以信息技术为基础构建新的语文教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信息技术不只是一种辅助工具,而是成为基本的知识载体、教学媒介和交流工具,如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数据管理、收发邮件等。学生可以用计算机来获取、处理和存贮信息、表达思想、交流信息和解决问题,从而能进行发现、探索、合作以及问题解决等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教师可以用它来进行辅助教学、教学管理、辅助测验以及备课等等。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就是将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将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变教与学的效果,使信息技术由辅助教学手段发展为学生学习的工具。
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要突出语文学科的特点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注重学习中人文精神的熏陶与情感的交流,注重以真情感染读者,以形象唤起美感,以意境领悟主旨,以培养语言意识和语文习惯为目标。只有在教学中把握好这些因素,才能叩击学生的心弦,点燃智慧的火花,使其产生求知的欲望,最终实现语文教学的目的。特别是古诗词的学习,那优美的诗词句所包含的深刻的思想感情,课件或网络对其的展示和呈现是比不上眼前老师一段深情并茂的优美朗诵来得真切。
三、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最终将打破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
在以往的传统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教师对教材的重要性、必要性的反复强调和不同形式的检查考试等外力来推动,新课改背景下的计算机网络学习环境中,学生获得知识是在教师、同学的帮助下,通过独立探索或者和同伴协作交流来进行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面对的认知材料也不再是教师单一的口头讲述和粉笔板书,学生是对信息进行选择性加工的主体,不再是简单的“存储器”,在媒体技术环境下,学生面对鲜活多变的认知材料、形象生动的媒体资料、形象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在成为学习主人的体验中,他们的情感得到健康发展,个性得以完善。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几种教学模式:基本模式是一个由一台多媒体电脑、一部多功能投影仪和一些音响、影像设备组成的“多媒体教室”,在这教室中,用电脑来播放教学软件,教师根据需要把电脑显示器上的内容通过投影仪投影到大屏幕上,利用电脑中的语文教学软件配合讲课,必要时用上幻灯、电视录像等工具进行教学,一般用于教师以演示、讲授为主的课程,媒体主要起到辅助教师教学的作用,这是一般意义上的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网络教室为较高层面的模式。理想的实施过程应该是这样的:首先,老师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学生分析问题,通过因特网或其它途径收集数据,有些信息学生可以询问老师而获得,但老师对于学生的问题只回答是与否,不直接解释;学生基于所收集的各种信息,提出关于该问题的一种解释或解答,提交全班讨论,最后得出全面而正确的结论。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发现并获得知识的过程,对教学设备和语文教师以及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促使师生的角色发生变化
从根本上讲,使用计算机将文字、图片、电影片段等资料制作为课件并在课堂上展示的教学方式仍属于教师单向灌输的传统教学模式,这使用多媒体教室就足够了。随着课改精神的不断渗透,在网络环境下,学生自己主动学习,教师的作用和以前不同了,扮演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变成了课件制作员、课程辅导员、网络领航员、技术服务员、设备管理员等。
信息社会对师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要求师生都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整合不仅仅是为了解决教师如何教的问题,而是要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整合到学科中,推动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最重要的是培养师生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如运用信息工具的能力、检索获取信息的能力、善于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使用信息进行学习的能力等。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实施网络教学,唱主角的是学生,学生对计算机的操作能力,对网络知识的了解,决定着教学活动能否顺利进展。
此外,由于中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对信息的识别、分析、判断能力不强,而且自律抗诱能力较弱,特别是因特网对他们的冲击会很大,因此信息素养的培养,特别是合理、规范、文明地使用信息是信息技术课程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而培养学生的信息道德,提高学生提高学生对垃圾信息的免疫力,已成为突现在我们面前的德育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