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生态文明沟域建设的理论思考

2015-08-15于少东蒋洪昉薛正旗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5年1期
关键词:沟域山区文明

于少东,蒋洪昉,薛正旗

(1.北京市郊区旅游实业开发公司,北京 100036;2.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北京 100192)

中共十八大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国家“五位一体”发展战略格局以来,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启动新一轮改革浪潮以来,以生态优先为首要特征的北京沟域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1]。一方面,人们进一步审视之前沟域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效果;另一方面,人们也积极思考沟域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与路径。基于此,生态文明沟域建设作为一个战略发展方向,引起了笔者的战略思考。

1 生态文明沟域建设的背景

1.1 开展首都山区生态文明沟域建设是转型发展的需要

北京山区包含房山区、门头沟区、昌平区、平谷区、怀柔区、密云县、延庆县等7个区县83个山区和半山区乡镇,占北京国土面积60%以上,均处于北京的上风上水地区,是北京的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地,也是自然人文景观荟萃集中地,是保障北京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区域[2]。因此,北京山区生态文明沟域的建设不仅对山区自身的发展至关重要,而且是北京转型发展的内在需求。

1.2 北京山区已经具备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

从地理格局上看,北京主要可以分为山区和平原两大地理单元,同时山区随着多年来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生态和文化背景得到较好的保护和恢复,具备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3];从城市发展功能定位上,北京市把山区定位为“生态涵养发展区”,提出要在强化山区的生态保育和水源涵养功能基础上,利用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果业等,重点发挥土地的生态服务功能,发展生态型产业,通过产业布局调整促进山区农民致富和农村发展。近年来,随北京城乡一体化进程逐渐加快,山区生态和经济都得到了长足发展,具备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

1.3 生态文明沟域建设是当前北京山区发展的前提

沟域经济对促进山区综合开发、实现山区资源优势互补、缩小山区乡村发展差距和实现山区统筹协调发展,对保护山区生态环境都起到巨大作用。未来几年,北京市政府将按照“一沟多元,点状布局,以点连线,以线带面”的发展模式,进一步重点推进沟域经济的深度发展。在首都沟域经济跨越发展来临之际,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兼顾不同区域的特色和各方面利益,因地制宜地引导山区产业转型和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必须以开展生态文明沟域建设为前提。

1.4 生态文明沟域建设将促进沟域经济发展转型

生态文明沟域战略研究以山村一体化、镇景一体化为主线,在沟域区域联网,产业整合基础上进行生态文明沟域的综合体系研究。沟域经济发展离不开生态建设,通过构建北京生态文明沟域,总结生态文明沟域建设的进展、成效和典型示范,结合中央、北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从理论基础、评价体系、重点任务、示范工程、政策配套、推进保障等几方面为今后北京尤其山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2 生态文明沟域建设的理论基础

2.1 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辩证统一

2.1.1 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4]。”因此,生产方式、经济发展方式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都应符合生态文明的要求。

2.1.2 生态文明建设决定产业结构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目前,我国存在着诸如资源约束收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严峻的形势。因此,产业发展应该以生态产业为目标,实施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经济政策,大力发展能耗低、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生态农业、现代服务业、生态旅游业和节能环保产业,推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和传统产业升级改造,转变不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5]。

2.1.3 生态文明建设影响人们的消费观念和行为

消费是人们生产的根本目的,消费观念和行为对生产的规模和质量有巨大的影响。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已呈现出从“求温饱”到“盼环保”,从“谋生计”到“要生态”的新趋势。

2.1.4 建设生态文明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型

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健康文明的经济发展方式,即大力推动经济发展对社会正向作用的方式的践行和创新[6]。一方面,应注重经济规模的提升;另一方面,注重经济发展质量的跃升。在注重经济指标的单项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2.2 生态文明发展的系统论

2.2.1 理念的系统性

生态世界观、价值观和伦理观是内在统一、相辅相成的,三者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了人类生态文明的理念。首先在理念层面,应确立“天人合一”的世界观。生态价值观所寻求的是人与自然的稳定协调发展,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这种价值观要求生态化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系统的互惠互利、共生共荣的协调平衡发展。生态伦理观不仅关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而且也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道德研究和实践。

2.2.2 内容的系统性

生态文明建设是个系统工程,在具体推进的过程中,生态文明建设应该关注3个方面的内容:经济发展方式的生态化、消费方式的生态化和人格的生态化,这3个方面紧密相联,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2.2.3 实现的系统性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各方面的协调配合。“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双型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变革,它要求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建设,协同起作用,在现实上真正实现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四位一体。

2.3 生态文明建设的复杂论

生态系统是典型的复杂系统。作为人类文明的新形式,生态文明以复杂性这一内在的特征和规律为依据,使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生态系统并行和谐发展,有效协调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长期需求与生态环境系统的长期供给,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延续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

同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该重视生态复杂性的研究思维。有3个方面,一是重视生态系统的不确定性因素、非线性因素;二是要积极地破除传统的确定性理论模式和线性思维惯性,用复杂性理论对待生态系统出现的问题;三是生态系统的演化是时变的、动态的,要树立系统间的时空变化的思维。

3 生态文明沟域建设的战略路径

3.1 生态文化引领战略

目前,生态文明沟域建设中,应以生态文化为引领,着力于4个方面:一是通过各种形式全面提高山区农民的生态文化素养;二是要以低碳发展为战略引领,毫不松懈地践行低碳经济;三是在全市层面深入推动绿色消费的理念,四是要积极发展符合山区实际的生态文化产业。

要实现上述4个方面的目标,应坚定把低碳经济作为建设生态文化的有效路径。与此同时,生态文化而且还包括绿色消费,特别是健康节俭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另外,以生态文化体系为重要支撑,大力发展生态文化产业,丰富生态文化产品,这是生态文明沟域的必由之路。

3.2 生态优先发展战略

生态优先是沟域经济得以发生、发展的基础和本底,更是北京山区主体功能定位的重要职能,因此建设生态文明沟域在确保生态优先的前提下进行开发。

按照沟域所在区域的生态功能分区和具体沟域的生态功能定位,优化生态、生活、生产的空间布局,指定不同沟域的环境目标、发展方向和标准,实行分类指导、分区管理。建立生态红线保护制度,将对区域和沟域有重要影响的生态资源纳入生态红线保护范围,明确生态红线范围内发展项目准入以及生态资源保护要求。建立基于生态、生产、生活用水平衡的沟域取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出台雨洪利用技术、农业灌溉节水技术等,并对污水处理、再生水利用等制定相应的实施办法[8]。

3.3 区域和沟域统筹发展战略

要走“一沟一品”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经营的路子,突出发展的差异性,把每个沟域的经济发展建立在一种或二、三种特色产品的专业化生产优势上。以沟域为通道,打造独具特色,集生态秀美、村落整洁、产业富民、乡风文明于一体的美丽乡村综合示范带。

3.4 幸福导向型战略

目前,无论首都城市居民还是山区乡村农民,对幸福的诉求日趋呈现多元化趋势,特别是对于沟域内的村民来讲,既有对物质生活层次的基本需求,也有期盼社会价值感和责任感的社会尊重层面的诉求。这种理念的提出体现的是在指导观念上更加重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表明沟域经济今后不仅是发展产业,还要在发展中带来物质享受,让老百姓普遍体会到幸福[10]。以建设美丽中国和美丽乡村为指导,以全面实现生态美、环境美、产业美、生活美和文化美“五位一体”的美丽建设为发展目标,建设“生态自然、境态和谐、业态丰厚、心态满足和文态多样”的沟域,走生态建设 (生态沟域)、美丽规划 (美丽沟域)、幸福指向 (幸福沟域)的三级稳步上升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1] 解振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快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28),(2):132~138

[2] 陈平,牛歆苗.对生态城市建设若干问题的探讨——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生态学会理事长李文华.环境保护,2011,(14)

[3] 张静,夏海勇.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方法.统计与决策,2009,(21)

[4] 刘湘溶.经济发展方式的生态化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南京社会科学,2009,(6)

[5] 张义丰,贾大猛,谭杰,张宏业,宋思雨,孙瑞峰.北京山区沟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组织模式.地理学报,2009,(10)

[6] 王立华,韩萍,孙杰.生态经济沟建设及其在山区农村产业化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资源科学,1998,(6)

[7] 贺东升,冯建国,张颖.促进北京沟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研究与思考.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1,(1)

[8] 陈柳钦.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的互动互进.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4,(3)

[9] 蒋和平,张忠明.北京市沟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以门头沟区为例.农业经济问题 (增刊),2009

[10] 贺东升,刘华,薛正旗.北京市生态涵养发展区乡村旅游发展研究.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0,(1)

猜你喜欢

沟域山区文明
请文明演绎
孟津县沟域经济基本情况及发展建议
“赤脚”——一个山区医生的行走(上)
漫说文明
孟津县沟域经济基本情况及发展建议
《山区修梯田》
山区
京津冀跨区域生态文明沟域规划出台
对不文明说“不”
“沟域经济”:探索山区经济发展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