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禽病一粒神丸治鸡病的报告

2015-08-15杨国亮黄决算刘远亮

中兽医学杂志 2015年2期
关键词:禽病法氏囊病鸡

杨国亮,黄决算,刘远亮

(湖北省天门市黄潭镇杨泗潭兽医院,431708)

近几年众多养禽场发病率和死淘率之高,其原因禽场有疫情潜伏处于亚健康,再加上饲养管理不善,结果导致免疫抑制病较多。而鉴于当今禽病难治,我院所创的禽病一粒神丸应用中草药绿色广谱抗毒抗菌的活性物质,促进免疫等有效药物成分来提升机体自身免疫力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使疫病得到很好控制,通过禽病一粒神丸的药物净化保健,发病率较同类有明显降低,甚至不发病。

1 禽病一粒神丸的炮制方法

1.1 药物的组成:鱼腥草500g、穿心莲500g、板蓝根500g、旱莲草1000g、苍术300g、红辣蓼1000g、人苋1000g、葶苈子500g、白芍500g、黄芪500g、土高丽参200g。

1.1.1 鱼腥草、红辣蓼加水浸泡放蒸馏器中加热蒸馏,收集蒸馏液1000m l,再用玻璃蒸馏器将1000m l蒸馏液重蒸馏为500m l备用。

1.1.2 粉碎:将高丽参、黄芪、白芍、人苋、葶苈子粉碎,过100目筛,取粉备用。

1.1.3 其余的药物和粉碎的粗渣及蒸馏器中药渣加水1500m l煮沸2小时过滤,渣再加水煮1小时过滤,渣再加水煮1小时过滤,合并三次滤液,浓缩成流膏状备用。1.1.4 取上述药粉和流膏液混合制粒,60℃烘干后将重蒸馏液喷于颗粒混匀,加1%硬脂酸镁压丸,每丸1g。

1.1.5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小鸡1丸,中鸡2丸,大鸡3丸,每日1-2次,也可粉碎拌料喂服或加适量的水溶解饮用。

2 临床应用

2.1 鸡法氏囊病 我镇以6-8月多发此病,在2011年6-8月在张台、杨泗潭村发生鸡法氏囊病,健康雏鸡群突然大批发病,发病了3-4天内死亡达高峰,7-8天停止死亡,耐过鸡在10天左右康复。发病初患雏拉带臭的白色或黄白色水样粪便,肛内周围沾有白色的粪污,逐渐步行摇摆、恶寒厌食、沉郁嗜眠,羽毛松乱下垂,蹲在一处不愿活动,头颈身躯震颤,后期两脚瘫软,伏坐在地,部分病鸡下痢失水而死。

剖检:法氏囊充血肿大,肿大内有黄色胶样物渗出。表面纵行条纹明显、胸肌和腿肌有时有出血斑;肾脏苍白肿大,有尿酸盐沉积。

实验室诊断:琼脂扩散检查为阳性,雏鸡接种试验,采取病鸡法氏囊制成1:5 的混悬液接种3-7周龄的雏鸡(经口、鼻、点眼等方法接种,每雏鸡0.5-1m l,接种后第四天扑杀检查法氏囊,法氏囊增大水肿和出血,已感染鸡法氏囊病。)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检查确诊为法氏囊病。用禽病一粒神丸按上述方法治13140只,有效率96%,其中有明显症状的病鸡4700只,治愈4466只,治愈率95%。一般服药6小时好转,第二天基本能控制死亡,服药三天病鸡基本康复痊愈,同群感染鸡不再发病,此药治愈率高,预防率达100%,在治疗过程中发现除鸡两脚瘫软伏卧在地死亡外,其它的一般都可治愈。

2.2 传染性支气管炎 传染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2011年在张台、张咀、丝网塆、徐北村等发生此病,张台村3组张某饲养桃源鸡1100只,生产生长状况一直正常,到300天左右突然发生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发病过程为5月21日发现有个别鸡打喷嚏咳嗽,未引起重视,增加了带鸡消毒的次数,23日全群出现咳嗽打喷嚏等病症产蛋随之下降。经诊断剖检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从发病3天开始采用禽病一粒丸治疗,两天后症状基本消失,8天后生产基本恢复正常,但产蛋率未达到发病前水平略降低3-4%。

症状:鸡群发病为一天全群咳嗽,打喷嚏流鼻液并有喘气,呼吸呈湿啰音,病鸡咳嗽占群的5%,表现为伸颈张口呼吸,不吃少喝,眼闭毛松,蹲伏地上,产蛋率下降,由发病前的87.6%逐日下降为76.5%,每日下降2-3%,5月30日降到最低点,从5月31日开始逐渐回升,一周左右达83.4%。蛋壳颜色变浅,甚至呈白色壳变薄呈沙皮蛋,畸形蛋及软壳蛋较多,蛋变小,产的蛋打开后蛋白稀薄呈水样,蛋黄粗劣。

剖检:5月23日死亡一只作病理解剖,经检查观察鼻腔、支气管有许多白色样的渗出物,粘膜充血肿,堵塞气管,气管浑浊肺充血。腹腔有大量液状卵黄物质,卵黄充血发红变形,其它未见明显异常。

诊断:用病鸡口腔咳出的粘液加蒸馏水10倍稀释后,链霉素各1000单位混合后,用0.5ml接种健康同龄鸡,24小时后出现呼吸困难症状并听到气管内呼噜音与病鸡症状相似。根据微生物诊断并结合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等确诊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治疗:从发病的三天确诊为传支开始用禽病一粒神丸按大鸡给药治疗,并每日用爱迪伏(1:200倍稀释) 和萃益——88消毒剂(1:200倍) 交替带鸡消毒一次。经治疗第二天症状减轻,第三天症状消失,后追访鸡群健康状况良好,生产性能稳定。

2.3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 2001年8月黄潭镇张台村5组李某饲养艾洛因肉鸡1000只,8月5日鸡呼吸困难和咳出血性渗出物,病变主要喉头和气管部分,气管粘膜肿胀出血和形成糜烂,传播快死亡率高。

症状:潜伏期自然感染为6-12天,气管内接种只需2-4天。本病最明的症状是病鸡发生咳嗽气喘,鼻孔有分泌物呼出时发生湿啰音。病鸡精神委顿,常伏卧地上,头垂下。每当呼气时头和颈部高举起和伸出,张开嘴作极力吸气的动作,同时发出喘鸣音,常咳带血的粘液。当气管里积蓄过多能使病鸡发生窒息而突然死亡。检查口腔,可见喉部周围的粘膜上有淡黄色凝固物附着,不易擦掉。病鸡迅速消瘦,极度衰弱,冠变紫色,有时排绿色稀粪,最后多因衰竭死亡。病程一般7-15天,但也有一个月的,病鸡耐过后往往变成带毒鸡成为传染源。本病传播很快一旦发病,鸡群中90-100%的易感鸡都能感染此病。死亡率差别很大,约5-70%,通常10-20%。

剖检:病变主要表现呼吸道,鼻孔中蓄积粘性渗出物,有多量粘液或黄色伪膜附着。急性病例,剪开气管后可见气管腔中含有数量不等的血液或血丝渗出物。喉头和气管粘膜有针尖大小的出血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黄色豆腐渣样栓子阻塞喉头和气管,有时炎症向下蔓延到肺、气囊。

诊断:(1) 取病死鸡的气管和粘膜组织作涂片,用姬姆萨染色,然后用显微镜检查此片,发现有核内包涵体。

(2) 琼脂扩散试验:用含有8%的氯化钠PH7.2的0.15M磷酸缓冲液配制的1%琼脂并加入0.01%硫柳汞制成琼脂板。用打孔器打孔、孔距3mm。中间孔加阴性血清,外周6孔已知的抗原和被检抗原。然后将琼脂板放于20-30℃条件下观察三天。结果被检抗原与高免血清出现一条特异的沉淀线,判为阳性。

(3) 鸡胚接种:取病死鸡的喉头,气管粘膜和渗出液及肺组织研成乳剂,用生理盐水1:5稀释制成悬液3000转/分离心15分钟,取上清液接种9-11日龄健康鸡胚尿囊腔每枚蛋0.2m l,38℃孵化72小时,再放置普通冰相内6小时以上致死鸡胚。采取尿囊液,每只健康雏鸡鼻内和喉头管内接种0.5ml,结果出现典型的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症状判为阳性。

治疗:采用禽病一粒神丸治疗三日全部康复。

2.4 禽巴氏杆菌病 2011年2月上旬,黄咀村4组李某养4550只25周龄圈养鸭先后发病,最初不见任何症状就死亡,呈最急性经过。一个月之内死亡700余只,发病率为20%,死亡率达75%。

临床症状:以产蛋鸭多发,越是高产蛋鸭发病越多死亡越凶。初期病鸭几乎看不见前驱症状就突然死亡,短者十余分钟,长者达数小时这是最急性。急性型:病鸭全身衰弱,寒战怕冷,独蹲一偶,闭目昏睡,发热羽松乱,两翅下垂,缩头弯颈,食欲减低,饮欲增加,嗉囊积食,口鼻流出粘液,呼吸十分困难,偶见病鸭头微肿,眼失明,以右眼失明多些,多数病鸭摇头。腹泻的粪便开始是水样或带白色,后变为绿色,严重带有少量粘液,泄殖腔外翻,一般1-2天死亡。慢性型:见于流行后期,也有急性不死转为慢性的,以拉白、绿色粪便为主,食欲不振,怕水,消瘦,贫血,跛行。病程往往拖4-5天,有的达一周死亡或恢复健康。

剖检变化:剖检病鸭死鸭20只,所见不完全相同,但各器官的变化,趋于一样,急性死的鸭血呈暗红色凝固不良,心外膜出血,尤以心沟和纵沟部呈喷洒样点状出血,心微肿,心包积蓄少量淡黄色絮状渗出物。肺可见充血水肿,切面流出淡黄色的液体。肝脏肿大,脆弱呈暗红色,有许多灰白色和灰黄色的针尖大小的坏死灶。小肠及腺胃呈急性卡他性炎,十二指肠多为出血性炎,肠管扩张粘膜肿胀有许多出血点。卵巢常受损害,成熟的卵泡往往松弛,在腹腔中发现未自破裂的卵泡的卵黄物质。慢性型局部病变较多贫血,尸体消瘦,皮下轻度水肿,咽部有许多粘液脓液等。

诊断:(1) 根据临床症状,尤其是突然死亡,剖检见有败血症变化,可怀疑此病。

(2) 检菌:取病死鸭的心血、水肿液、肝、脾、肺等组织涂片,用瑞氏或美蓝染色,显微镜检查,见两极浓染、无芽孢无鞭毛的短杆菌。

(3) 细菌培养:取病鸭的心血、水肿液、器官组织接种鲜血琼脂培养基,37℃培养24小时,可见到细小、湿润、圆形微隆起露珠状的菌落,折光下检查能见到蓝绿色或桔红色荧光。

(4) 动物接种:取病死鸭的器官组织研磨,用生理盐水作为1:5乳液,吸取上清液皮下接种小白鼠和雏鸭18-24小时死亡。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剖检变化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禽巴氏杆菌。采用禽病一粒神丸治疗或预防,第二天控制疫情,第三天全部鸭都康复。

2.5 传染性鼻炎 是由禽嗜血杆菌所引起鸭的一种急性上呼吸道疾病,2012年9-10月份黄潭镇罗口村4组邹某养鸡500只,从9月20日到10月底约40天中发生此病约300只,死亡30只,瞎眼20多只。

症状:初期鼻孔流出稀薄液体,后呈浓稠液有难闻的气味,干后鼻眼周围结成黄痂。呼吸困难,病鸡摇头,不时用爪搔鼻嘴,头向身上擦。眼结膜发炎,流泪,眼周围肿胀,眼被黄色分泌物粘着,睁不开眼。后期口腔颚裂上有干酪物。严重造成失明。病鸡食欲减退或废绝,蜷伏不动,幼鸡生长停止,母鸡产蛋减少,体重减轻。有的蔓延到气管即肺部,引起呼吸困难和啰音。极度消瘦和衰弱,公鸡肉髯肿大。一般病程4-18天,有的可达数周之久。

剖检:发生鼻腔窦发生急性卡他性炎症,粘膜充血肿胀,喉头、气管粘膜充血和水肿,表面有大量粘液和炎性物的凝块,肺充血,水肿及肺炎。脸和肉髯水肿,结膜囊有干酪物样物。眼明显肿胀,周围组织突起,眼球萎缩失明,其它脏器无明显变化。

诊断:(1) 根据临床症状和剖检可作为初步诊断。

(2) 检菌:用棉拭子取病鸡鼻窦内和咽部分分泌物,或心、肝、脾及肺等涂片,分别用瑞氏及革兰氏染色镜检,见有单个的成双或短连状两极浓染为中等革兰氏阴性杆菌。

(3) 细菌培养:用鼻窦和咽部分泌物或心血及干酪物接种或鸡血琼脂培养基置37℃温相培养,结果在巧克力琼脂培养基上能看到无色透明水滴状菌落,在镜下菌体呈杆状或球杆状,长1-3微米,宽0.4-0.8微米革兰氏阴性菌。在鸡血琼脂培养基上表面呈灰白色,光滑透明不溶血,边缘整齐的针状大圆形菌落。

(4) 动物接种:用生理盐水对鼻窦和咽部分泌物作1:5稀释,滴入健康眼和鼻腔内,每只雏鸡1m l,感染后8-9天发病。病状和剖检变化与自然病例相同。

防治:发现有本症状的鸡要马上隔离,尽快确诊治疗。采用禽病一粒神丸对全群鸡防治,第二天控制疫情,第三天全部治愈,未发病的预防三天也没发病。

2.6 鸡伤寒 2008年9月,水府庙鸡场发生蛋用种鸡伤寒,发病鸡群为400天左右,6100只来航鸡,在发病前一个月内平均日死亡3只,而发病18天中日平均死亡12只,最高一天死22只。病鸡表现精神沉郁,缩头闭眼,粪便稀薄呈黄绿色,沾污肛门周围羽毛,离群不愿活动,头和翅膀下垂、冠和肉髯苍白,食欲大减或废绝,口喝增加,发热体温升高43-44℃,如发生腹膜炎则表现一种与企鹅相似的直立姿势。急性病程约2-16天,一般为5天。有的在发病第二天就死亡。慢性型的病禽可拖至数星期,死亡率较低,大部分可康复。

剖检:鸡嗉囊、肌胃及肠道空虚。肝脏显著肿大呈暗黄绿色,表面有灰白色的坏死点。胆囊肿大并充满胆汁,脾脏增大1-2倍,肠道粘膜溃疡,以十二指肠较严重。大部分母鸡有卵黄性腹膜炎,卵泡充血出血变性及色泽不正。

实验室检验:(1) 细菌分离培养:无菌采取病死鸡的肝及坏死的卵泡等病料,先后接种于麦康凯琼脂平板和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培养基上,37℃培养24小时,有细菌生长。

(2) 细菌鉴定:本菌在普通琼脂平板上形成灰色湿润圆形、边缘完全的小菌落。在麦康凯琼脂平板上形成光滑、边缘整齐呈无透明的小菌落,涂片镜检为革兰氏阴性,较短而粗的杆菌。

(3) 生化实验:该菌能发酵葡萄糖、麦芽糖、木胶糖、蔗糖。靛基质试验和V—P试验均为阴性。

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鸡伤寒。治疗,发病2天采用在饲料中加0.04%庆大霉素拌料连用3天,治疗效果不明显。后改用禽病一粒神丸给病鸡灌服,未发病鸡拌料预防,第二天控制死亡,未发病的鸡未出现发病,连治三天,病愈。

3 讨论

禽病一粒神丸为纯中草药产品,药物在体内生物利用率高,具有清瘟败毒、扶正祛邪、清热解毒、抗菌消炎、补血养血、消食化积的作用。本品具有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刺激淋巴细胞分化促进巨噬细胞产生,促进干扰素白细胞介素新细胞活性因子的产生,促进抗体生成增强体液免疫,解除免疫抑制和免疫耐受,刺激机体淋巴细胞活性迅速吞噬杀灭病毒、细菌,缩短疗程,快速恢复食欲。

本品标本兼治,药物有效的达到禽的气囊,药物浓度高,从而解决了西药不能达到禽气管壁或停留太短不能彻底根治的弊端。中药纯化成分较高药物迅速而持久,能迅速缓解呼吸症状,对顽固性的呼吸道病,用药不反弹,无耐药性。故对法氏囊炎、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气管炎、巴氏杆菌病、禽伤寒、鸡白痢、大肠杆菌病等有药到病除之效。

猜你喜欢

禽病法氏囊病鸡
鸡维生素缺乏症的临床症状与治疗
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养禽与禽病研究所介绍(封二)
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养禽与禽病研究所介绍
四种禽病流行状况的简要分析
鸡维生素B1缺乏症的诊治分析
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养禽与禽病研究所介绍
病鸡治疗期饲料调整与控制
病鸡治疗期饲料调整与控制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与防控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