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里达“延异”翻译观启示下的武术专有项英译策略探讨

2015-08-15荆素蓉关佳佳

关键词:项英德里达武术

荆素蓉,关佳佳

(山西大学 外国语学院,山西 太原030006)

0 引 言

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武术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专有项体系。武术专有项是指用来标记武术领域中的事物、现象、特性、关系和过程的术语,是武术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武术体系系统性研究的基础,在武术对外传播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综观武术专有项英译现状会发现,很多翻译虽然把武术专有项介绍到了国外,却没有把其中所蕴涵的民族文化特色传达出去。本文正是在研究了德里达“延异”翻译观和武术专有项特点的基础之上,找到了二者的契合点,发现了“延异”翻译观对武术专有项英译的理论指导意义,并对武术专有项的英译策略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武术更好地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和传播做出一点贡献。

1 “延异”翻译观概述

“延异”(Différance)一词出自20世纪法国哲学家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理论体系。解构主义是兴起于法国的一种哲学思潮,它的主旨是解构理性哲学中的逻各斯中心主义(逻各斯中心主义认为意义只有一个并且是终极不变的)。[2]“‘延异’一词中的‘延’意味着推延、保留,是时间中的运动;‘异’意味着变异、区别,是空间中的运动。”[3]具体地说,“延异”表明符号总是“区分”和“延搁”的双重运动,意味着空间上的差异和时间上的延迟。“延异”概念告诉我们,符号的在场是通过其他符号的差异而表现出来的,意义也就通过这些相互的差别而存在,那么语言就是一种以差异为本质特征的系统。

当“延异”概念被应用到翻译领域时,德里达认为原文和译文之间是存在着差异的,两种语言在语音、语义、句法、修辞方面不同的表达方式,在翻译过程中不应被隐藏起来。[4]“翻译时应该保护差异,保护差异即保护了语言和文化,从而达到两种语言、两种文化及两个文本的交流与共生。”[5]因此,翻译的目的不是“求同”而是“存异”,翻译过程中要更多体现对异质的包容,从而创造出新的更具活力的语言与文化。

2 武术专有项的特征

武术专有项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其独有的特征。

2.1 形象性

武术专有项经常借助比喻这一修辞手段来构词,多是对动物动作及人类动作的模仿。[6]如“金鸡独立”、“盘腿吃桃”、“蛇身下势”分别是对鸡、猴、蛇等动物动作的模仿,“仰身引酒势”是对人醉酒动作的模仿,这些都体现了武术专有项的形象性特点,而这一特点也决定了武术专有项具有直观性的特点,在对外传播武术专有项时,要尽量保留原文的形象性。

2.2 文化性

武术深深地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中,这就决定了武术专有项的文化内涵是相当丰富的,它包括了一个民族的民族心理、传统习俗、宗教信仰等因素,涵盖着中国古典哲学、美学、伦理学、兵法学、中医学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容,如丹田、阴阳、八卦掌、大悲拳、咏春刀、手挥琵琶等都具有明显的民族文化意义。[7]在武术的对外传播中,应尽量充分地再现武术专有项所蕴含的文化信息,以免丧失其宝贵的民族精神文化财富,影响其在世界范围内更好地传播。

2.3 专业性

武术专有项是表达武术特殊概念的一种行业术语,专业特征较强,表达方式较为固定,武术名称和武术概念之间是一种一一对应的关系。[8]武术专有项的专业性不仅体现在武术专有项往往由一些民族文化色彩强烈的词汇或人名构成(如苏秦背剑、关公托袍、敬德拖鞭、武松脱铐),也体现在其系统性的特点上,如武术体系按派别可分成:少林派、武当派、峨眉派、南拳、咏春派、截拳道;按运动形式可分成:功法运动、套路运动、搏斗运动。[9]只有在这一完整的专业系统中,人们才能更好地理解武术专有项的意义。在武术对外传播中,更好地理解其专业性,有助于采取更为合适的翻译策略。

正是因为上述这些特征,武术才与世界上其他的体育运动形式形成明显的区别,从而决定了武术中存在着大量英语文化中没有的内容和现象,这些就构成了武术专有项的异质性。我们在翻译时应该保存这种异质性,向西方传递独一无二的中华武术文化的精华。

3 “延异”翻译观启示下的武术专有项英译策略探讨

“延异”翻译观侧重存异的翻译目的和异化的翻译方法,而武术专有项的上述特点也要求在翻译中要采取必要而恰当的方法,尽可能地保留武术专有项的异质性,使英语读者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了解到不同文化的差异。就这一点而言,两者正好不谋而合,这就要求在武术专有项英译中采取以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策略。具体到武术专有项的英译翻译实践中,笔者建议采取直译法、音译(加注释)和混译法。

3.1 直译

对于形象性、直观性特点较为突出的武术专有项可采取直译,如“金鸡独立”(A golden rooster stands on one leg)、“盘腿吃桃”(Eating peach with crossed legs)、“蛇身下势”(A snake creeps down)、“仰身饮酒势”(Drinking wine stance with torso inclining backward)等等。对这些武术专有项采取直译方法,既有益于保持武术专有项的形象性特点,又有助于受众理解记忆这些武术专有项。

3.2 音译(加注释)

当武术专有项在英语中找不到对等词汇,且这些专有项极具专业性和中国文化特色时,采取音译策略最佳。如武当拳、八卦拳、少林拳可分别译成:Wudang quan,Baguan quan,Shaolin quan。考虑到受众的接受程度,音译可以和加注解释综合使用。如将“八仙过海”译为“eight fairies crossed the sea”的同时可加注释:The eight fairies refer to the eight immortals of Taoism in Chinese folklore.The meaning of the allusion is each one displaying his own talent;八卦掌可译为Bagua zhang(Eight-Trigrams Palm)。音译(加注释)法翻译而成的武术专有项有利于保留武术专有项的文化性、专业性特色,有利于弘扬中国传统武术文化。

3.3 混译法

混译法是指意译与音译一起使用的翻译方法。[10]很多武术专有项如青萍剑、少林棍、洪门手、观音掌,其中某些构成部分可以在西方文化中找到对等或替换对象,如身、手、腿、掌,某些构成部分却存在着文化空缺,如青萍、少林、洪门、观音,这类武术专有项宜采用混译法:剑、棍、手法、掌法、枪这些部分可意译,而文化空白部分则可借助音译。这样上述例子可分别译为青萍剑(Qingping sword)、少林棍(Shaolin cudgel)、洪门手(Hongmen hand)、观音掌(Guanyin palm)。混译法不仅有助于目标语受众接受理解武术专有项,同时还能尽可能地保留武术专有项中的民族文化特色。

4 结 语

德里达的“延异”翻译观虽然没有形成系统的翻译理论,也没有探讨翻译实践中具体的方法策略,因而有其不可规避的局限性,但这种对翻译极富创新的认识却带给人们很多启示。本文探讨了德里达“延异”翻译观对武术专有项英译翻译实践的指导性意义,认为武术专有项英译策略应该以异化策略为主,归化策略为辅。虽然异化策略翻译的文本一时不易为目标语的受众接受,但只考虑受众的接受能力,不顾武术的民族文化特色,也是有违翻译活动旨在促进文化交流这一根本目标的。随着不同文化之间交流的日益密切,随着武术的不断对外传播,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不断加强,一些文化空白会被慢慢填补,采用异化策略为主的这些武术专有项的翻译也将会被世界所接受。

[1]蔡仲林,周之华.武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单继刚.翻译的哲学方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3]刘会.从解构主义看文学译本的多样性[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1):68-71.

[4]王庆丰.德里达发生现象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5]金敬红.本杰明视角下译者地位的重构[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68-172.

[6]何慧丽.文化全球化语境下的武术术语英译[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8.

[7]何柳泓,徐飞,李宁.武术传统文化诠释与新学练[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1.

[8]何春华.国内常用武术术语英译现状与对策研究[D].成都:成都体育学院,2012.

[9]谢应喜.武术的语体特征与翻译——目的论视角[J].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07(4):20-23.

[10]张娟,董蕾.异化策略角度看武术术语的英译[J].北方文学,2012(8):97-98.

猜你喜欢

项英德里达武术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德里达前期隐喻思想的存在论维度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文学观解读
——以《在法的前面》为例
近十年来国内德里达研究的三条路径
新型涵道武术擂台机器人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
项英与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项英军事实践的重要历史见证——写在《项英军事文选》正式出版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