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推进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2015-08-15曹文献
曹文献,江 军
(湘南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南 郴州 423000)
一、国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本研究以美国、日本、印度和巴西为例,总结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的一些经验教训。
(一)工业化是城镇化的驱动力
一些发达国家以工业快速发展进步驱动城镇化,由此拉动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聚集。如美国自19世纪初开始逐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强国过程中,城镇化率由18世纪90年代的5%上升为1920年的50%以上。二战以后,随着其工业化水平达到顶峰,其城市人口进一步增加,在政府及时做好城市规划等举措下,一部分城市人口向郊区迁移,又催生了很多生活水平很高的小城镇。日本则通过学习效仿及引进欧美技术,取得了工业化的高速增长。与此同时,到20世纪70年代,日本也实现了高度城市化,许多中小企业得到了发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被吸纳到这些企业就业,推动了城镇化的发展。
而一些发展中国家则是在工业化进程缓慢或工业结构没有平衡协调优化的情况下为城镇化而城镇化,出现“城市病”和“过度城市化”现象,或者是城市化进程缓慢。如巴西的城市化先于工业化。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期间,其城市化水平从36.2%上升到了67.6%。但是,巴西的城市化进程所呈现的区域不平衡、过度城市化和贫民窟等城市问题也极为严重,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印度在独立以后将大力发展知识经济和技术经济作为工业发展的核心内容,这一战略忽视了其他一些实体工业的发展,在带动国民生产总值增加的同时,却出现了社会经济结构的严重失衡,基层民众没有得到工业发展带来的实惠,工人失业率增加、农业投产率下降,社会贫富差距加大,这又反过来使得印度的城市化发展进一步缓慢。
(二)工业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带动力
一些发达国家根据自身国情利用工业化发展带动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如美国根据农业具有人少地多的情况,通过工业化为农业提供了大量农业机械工具以满足农民依靠机械工具代替劳动力的需求,大幅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而日本则依靠自己强大的工业竞争力对农业实行了许多支持政策。以农业机械为例,日本用于农业机械的支出从1960年的841亿日元增加到1975年9 685亿日元。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日本已经基本实现了从耕作、插秧到收获的全面机械化。
而一些发展中国家在追求高速工业化时却忽视了农业发展,农业和农民一定程度上成了工业发展的贡献者和牺牲者;或是在工业化结构不甚合理的情况下力图实现农业发展,其结果也是不尽如人意。如巴西的农业现代化始于20世纪50年代,巴西人口众多但其工业化发展却选择了资本密集型道路,这一模式加剧了农业的规模经营,从而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逐渐减少,市场竞争致使大量中小农户破产,进一步排挤了农村劳动力,过剩的劳动力被迫注入城市,造成了过度城市化。
(三)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的有机契合
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往往以市场化为基础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如美国在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的过程中,除了积极依靠市场竞争机制和发挥私人竞争主体的作用外,政府的调控作用也功不可没。为了快速推进工业化,美国政府及时制定对内自由贸易政策和对外有限制的关税保护政策、直接投资公共工程、给予工业发展以实物或金融奖励和补贴、设立专门管理结构等。此外,美国土地私有制度、发明专利制度、现代企业制度和教育人才制度等也起到了相应的推动作用。针对城市拥堵,生活环境差等问题,美国政府又通过事先做好城市规划等举措,积极引导城市人口向郊区迁移[1]。日本则在工业得到高速发展的同时,为消除城乡不平衡、缩小城乡差距,不断加大对农村的资金投入,并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日本政府通过大量法律法规,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为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日本先后制定和实施了五次全国综合开发规划,分别从产业发展、社会福利、居住环境、村镇建设、城乡一体化等方面提出战略目标[2]。
相对而言,发展中国家运用市场化手段来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协调的水平较弱,行政管理的特色较浓。印度在独立之后迅速将工业化作为发展经济的指导方针,然而,印度的工业化发展战略忽视了市场竞争机制的基本规律和私人竞争主体的作用的发挥,妄图直接通过行政计划将知识经济和技术经济发展作为工业化发展的主要内容,并希望以此实现现代化,结果是知识经济和技术经济发展并未让基层工农群众得到相应实惠,农业投资率下降,传统工业不振导致工人失业率上升,社会贫富悬殊扩大。
(四)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健全
一些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对社会保障问题给予了相当重视。如美国,为解决城市化推进和新移民涌入大城市中心区的住房短缺问题,于1934—1937年间建造了2 200万套廉价公寓。二战后,为引导城市人口外迁,联邦政府于1944年颁布《军人修正法案》,安排1 600万老兵在郊区定居,实施《城市租金控制法》以控制市区房租。至20世纪90年代末,政府重点帮助低收入家庭、残障人、少数族裔等弱势群体解决住房难题。日本政府在社会保障制度的城乡协调方面也很好地重视了农民权益的保障。在城市化预备阶段,为解决失地农民的保障问题,明治政府出台《恤救规则》以缓解城市的绝对贫困;在城市化起飞阶段,日本政府战前制定了面向农村居民为主的“国民健康保险法”,战后颁布了基于全体国民的《生活保护法》《儿童福利法》和《残疾人福利法》;在城市化走向成熟阶段,日本政府又实施了新的“国民健康保护法”,强制规定全国的农户、个体经营者等无固定职业和收入者必须加入这一医疗保险。进入21世纪,基于“稳农”的新农业政策,修订了农业人养老金制度,使之向全体农业从业人员开放[2]。
而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巴西在社会保障方面却没有与其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发展配套跟进,致使其过度城市化所带来的城市拥挤、贫富悬殊、贫民窟等问题持续恶化时,没有很好的社会保障措施予以缓冲,这也是巴西城市化进程中经历的最为惨痛的教训。
二、国外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推进对我国的启示
(一)坚持四化同步,理顺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同发展思路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四化同步,统筹城乡”。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城镇发展与产业支撑、就业转移和人口集聚相统一,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这需要我们始终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不动摇,充分发挥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引领带动作用,在控制城市占地规模、耕地和淡水资源的有效节约使用、生态环境友好、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国家粮食安全得到稳固保障等方面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稳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协同发展。
(二)因地制宜,选择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同推进合理模式
要因地制宜,依托各地资源优势选择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推进的有效模式。依据我国现实国情,要把握好两个发力重点:一是要把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点。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空间大,城镇化成本相对较低,要做好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规划,优化生产力布局,引导一些产业从大中城市向中小城市转移,真正形成以大城市为龙头,以中小城市、小城镇为支撑,以农村新型社区为基础的城镇化格局。二是走就近就地新型城镇化的路子。要通过强化小城镇发展的基础条件,做好产业引导,增强小城镇对农民就近就业的吸纳能力,从而可以有效降低各种成本,又能缓解大城市对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压力。要将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通盘布局,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形成农村人口就地城镇化的新路子。
(三)市场和政府双轮驱动,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齐发力
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充分发挥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积极作用,并辅之以适当的国家干预,对于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协同推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市场可以为后发地区提供广阔的需求以及充分的资源、资金、科技、劳动力集中渠道,政府则通过立法和强制的手段,为经济运行和发展保驾护航。因此,既要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又要加强政府的引导作用,出台必要的政策扶持,完善各项市场制度。通过市场和政府双轮驱动,确保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协同科学发展。
(四)科学统筹谋划,推动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建设
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的过程中,要注重科学统筹谋划,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性障碍、工业和城市反哺农业和农村的长效机制的建立等方面加大创新力度。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过程中配套跟进基本公共服务。要加快将农民工纳入城镇公共服务范围,使城乡之间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缩小城乡差距,形成以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社会事业发展、统筹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为重点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1]苗洁,吴海峰.国内外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经验及当代启示[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2,(11):89-97.
[2]何平均.日本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的互动发展与启示[J].农业经济,2012,(6):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