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自贸区设立对台商在福建投资影响分析

2015-08-15林斐婷

当代经济 2015年36期
关键词:台资台商福建

○林斐婷

(闽江学院经济系 福建 福州 350108)

一、福建自贸区的建立

2015年4月21日,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福建自贸区”)揭牌,标志着正式启动建设。福建自贸区总面积118.04平方公里,采取“一区三片”模式,包括福州片区、厦门和平潭片区,以“对台湾开放”和“全面合作”为方向,在投资准入政策、货物贸易便利化措施、扩大服务业开放等方面先行先试,进一步深化两岸经济合作,率先实现区内货物和服务贸易自由化。

在实现“对台湾开放”方面,福建自贸区以“充分发挥对台优势,率先推进与台湾地区投资贸易自由化进程,把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深化两岸经济合作的示范区”为战略定位,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探索体制机制创新、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营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为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路径。

二、台商在福建投资发展现状

台商在福建投资发展历程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当时台商为了规避台湾当局的监管,以“第三地转投”的方式投资福建,投资地集中在闽南地区,投资规模小,数量少。1991年台湾当局正式宣布允许台商前往大陆投资,台商兴起“投资福建热”,台商在福建投资的主要模式为“台湾接单,福建加工生产,产品出口”,投资的主要方式为合资或合作经营,投资的主要企业为中小企业,投资规模总体偏小。进入21世纪之后,台商对福建的投资有了较快的发展,台资是福建吸引FDI的第二大来源,台商在福建投资的领域越来越广,投资的规模不断增加,以及ECFA实施之后,随着闽台经贸合作日趋紧密,台商在福建投资的产业链已经形成,科技含量不断提高,进入突破发展的新阶段。

台商在福建的投资结构日趋合理化,台资企业几乎遍布福建省的各个行业。由于福建廉价的劳动力等低生产成本优势,台商来福建投资初期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型制造业。制造业中又以电子零组件制造业、基本金属制造业、电力设备制造业、塑料制品制造业、“计算机、电子产品及光学制品制造业”和化学材料制造业等行业为主要投资行业。随着福建省经济的发展,台商在福建投资增多,台资也不断向其他行业扩展,近年来,台商对金融及保险业、不动产业等行业的投资也迅猛增加,投资重心向金融及保险业、不动产业和批发及零售业等服务业转移的趋势日趋明显,服务业将是福建未来吸引FDI的重要突破口。福建目前有6个国际级台商投资区,拥有包括漳浦、永福在内的6个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建成了大陆最大的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根据福建统计年鉴的统计资料,2014年福建吸收台湾直接投资合同数为447个,合同金额为11.01亿美元,累计引进台资项目13971个,实际利用台资224.47亿美元,福建在吸引台资上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三、台商在福建投资存在的问题

1、投资区缺乏新的产业规划,集聚程度不高

福建现有的六个国家级台商投资区,虽然六个台商投资区都制定了产业规划,确定了项目准入条件,引进了一批优质项目,初步形成主导产业,但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项目,尤其是台资项目比较少,新能源、新材料、网络技术等新兴产业尚未形成规模。据统计,2014年福建六个国家级台商投资区的台资企业工业产值为1102.1亿元,占投资区工业总产值的29.9%,新批台资项目45个,实际利用台资2.07亿元,仅占区内利用外资总额的23.5%,实际利用台资程度相对较低,投资区内的台资企业集聚程度不高,没有体现出先行先试的示范作用。此外,福建为加快推进对台综合实验区先行先试而建立的平潭综合实验区、台商投资区等,这些投资区缺乏新的产业规划,没有针对台商投资区企业的入区指导方法和准入条件,无法避免一些规模小和低端的企业进入区内,造成区内资源浪费、特色项目不够鲜明,难以引导高科技、新能源以及创新性的“龙头”项目在区内发展。

2、经济下滑加重台商投资成本,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在世界经济下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国际环境下,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生产经营成本上升等不确定因素增多,福建由于低生产成本优势对台商的吸引力降低,具有传统优势的制造业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逐渐减小,反之在福建投资的台资企业由于销量下降而面临严重的成本负担,部分中小台资企业在融资方面陷入困境。虽然福建各地采取了一部分措施鼓励银行贷款给台资企业,但政策优惠力度有限,普及度不够,远远达不到这些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

3、福建第三产业发展滞后,难以与台湾形成对接格局

大陆吸引台资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与广东、浙江、江苏、上海等省市相比,福建经济基础较薄弱,三次产业结构中仍以传统制造业为主,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第三产业中的交通运输、信息服务、金融等发展相对缓慢,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有限,经济辐射力也不够。而台湾第三产业发展起点高,生产性服务业增长速度快,生活性服务业一直居于主要地位,在台湾经济结构中,第三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其占GDP的比重已超过50%,介于中等发达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发展水平。闽台产业结构差异导致福建难以与台湾形成对接格局,福建目前迎进台资的产业类型主要为机械、电子、化工、轻纺、食品等,有特色、上规模的台资企业并不多,随着台资在福建省投入的增多,福建省的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未能形成关联性较强的产业体系,难以满足台商投资的多样化、多层次拓展需求。

四、福建自贸区视角下台商在福建投资的新特点

1、深化对接台湾“六海一空一园区”自由经济示范区

台湾“六海一空一园区”自由经济示范区以自由化、国际化和前瞻性为核心理念,侧重推动金融服务、教育创新、智慧物流、国际健康、农业加值等五大创新产业,对大陆的政策更加开放,商品、人员、资金的流动更加频繁与自由。福建自贸区采取“一区三片”模式,三个片区各具特色,平潭片区重点建设两岸共同家园和国际旅游岛,在投资贸易和资金人员往来方面实施更加自由便利的措施;厦门片区重点建设两岸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合作示范区、东南国际航运中心、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和两岸贸易中心;福州片区重点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两岸服务贸易与金融创新合作示范区。福建自贸区将深化与台湾“六海一空一园区”自由经济示范区的对接,可以采取“一对一”、“一对多”或“多对多”模式,加快健全完善高效精准的两岸物流体系,推动石化、电子信息、金融、电子商务、医疗教育等一批项目对接落地,以服务业发展为重点,带动台资在福建投资领域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化倾斜,取得先行优势。

2、改革台商投资管理体制

在福建自贸区内对台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对台商投资负面清单之外的领域实行备案制,减少和取消对外商投资准入限制,提高开放度和透明度。简化放权,以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推出了一站式服务的商事主体审批“六个一”服务模式。强化外商投资实际控制人管理,完善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实施外商投资全周期监管,建立健全境外追偿保障机制。先行选择航运服务、商贸服务、专业服务、文化服务、社会服务及先进制造业等领域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有效吸引外资,降低外商投资性公司准入条件,稳步推进外商投资商业保理、典当行试点。完善投资者权益保障机制,允许符合条件的境外投资者自由转移其合法投资收益。

3、福建相对于其他地区吸引台资的优势更为明显

福建相对于其他地区吸引台资的优势集中体现在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上,在区位优势中,福建与台湾的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这种独特的区位优势能够转化成与其他地区相比更现实的竞争力;其次在政策优势中,福建拥有专门为台商设立的国家级投资区、平潭综合实验区和福建自由贸易区,在扩宽投资领域、放宽准入经营条件、落实税费优惠政策、鼓励自主创新、支持企业融资和开拓市场、优先保障企业用地、加强企业和项目服务、优化经营环境等方面的扶持政策更多,台资会更多的转向福建地区,未来台资企业在福建的发展令人期待。

五、福建自贸区视角下促进台商在福建投资发展的对策

1、推进台商投资区与福建自贸区相对接

福建自贸区在投资准入政策、货物贸易便利化措施、扩大服务业开放等方面先行先试,给予福建与台湾经贸合作更大的空间。台商投资区与福建自贸区的地理位置接近,因此可将台商投资区与福建自贸区相对接发展。在布局上福建自贸区主要承接企业总部,企业的生产、制造、加工环节放在台商投资区,使台商投资区升级为福建自贸区的外延区或辅助区。

2、深化闽台产业合作

福建省除发挥自身优势,发展新兴特色产业来巩固基础传统产业外,还应调整产业结构,深化闽台产业合作。除了继续加大力度引进生产性企业,还应根据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需求,成立相应的产业合作组织,采取产业倾斜政策,推动产业链的深度对接,构建完整的价值链,有步骤地将台商投资导向知识密集型服务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

3、深化闽台金融合作

加强与台湾银行业、保险业以及证券业等的交流合作,深化闽台金融合作,拓宽台湾资本进入福建的渠道。在加强金融监管方面,可以通过借鉴福建自贸区内金融创新机制,放宽金融机构在福建和台湾互设法人机构或分支机构,开展对台离岸金融业务,逐步建立两岸货币清算结算机制,便利台资的流动和投资。其次,拓宽闽台金融合作领域,利用台湾银行对大陆台商的母公司资信了解熟悉的优势,鼓励省内银行与台湾地区银行联合发放银团贷款,使母公司在台湾的信用资源延伸到福建子公司,解决台资企业在福建融资难的问题。

4、优化台商投资坏境

随着福建自贸区的建成、台商投资区的发展,福建省对台优惠政策的制定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为凸显福建较之周边省份的投资优势,应以“抓窗口,塑形象”为宗旨,对于福建投资环境进行全面的改造。具体包括提高自身的经济实力,调整产业结构,完善各项法律制度,提高政府的服务质量等,建立一套完整的投资软环境机制,把招商和引资的后期工作融为一体,在一定的区域和范围内实行管理和服务的一体化。在人员往来方面简化通关手续,促进福建和台湾经贸融合发展。

[1]王春丽:福建台商投资区的发展状况与转型方略[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5(4).

猜你喜欢

台资台商福建
中国这十年·福建封
那个梦
台商马景鹏的“老家”情怀
在溧台商讲述创业故事——溧水,一片值得台商扎根发展的土地
台商吕孟哲的剑胆琴心
福建老年大学之歌
福建艺术战“疫”
台资企业涌入大陆上市
台资新产业:蓝海还是江湖
从“台资”到“台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