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视阈下大学研究院研究生联合培养的实践与思考——以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先进光电子研究院为例
2015-08-15陈穗丽
陈穗丽
(华南师范大学,广东 广州 510631)
1 大学研究院和研究生联合培养概述
1.1 大学研究院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到2020年,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提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要实现这个目标,高等学校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基于这个背景,很多大学积极进行管理体制改革,构建能够整合学校各种科研资源、进行多学科教育和跨学科研究的机构,而探索实践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我国大学研究院,越来越得到重视和发展,形成了诸多各具特色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模式,在推动研究型大学进行知识和科技创新、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加速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和社会化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对于大学研究院的定义和内涵,至今没有统一的说法[1-4]。大学研究院应该是有一定研究实力的高等学校,为实现高水平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而建立的跨学科、跨领域,管理机制创新、国际化水平较高,以实体运行为主的科学研究、成果推广、人才培养的开放性研究组织。大学研究院有自身运行和发展的特征。第一,它是实体性的组织机构,是具有人事、组织、科研、研人才培养等独立职能的共同体。第二,它是属于高校创新性的学术特区或科研特区,在人、财、物等资源整合和利用方面享有特别的合理权利。第三,它是开放性比较强的组织管理形式,需要协同国内外、校内外等开展各项工作。第四,它在高效的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机制下运行。可见,大学研究院除了兼有知识传授、知识应用、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等重要功能以外,更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国际化程度高、海外归国青年人才集聚等优势,对促进研究生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生联合培养
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5-6],就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综合利用国内外、高校、企业、以及各类科研机构及不同导师的资源,对研究生的科研、学术、实验以及综合能力进行培养的模式。2009年10月10日,国家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工作暂行办法》和《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开展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工作暂行办法》,指出“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是创新研究生培养机制和培养模式的重要举措”。2010年4月,国家教育部公布《关于开展高等学校和工程研究院所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试点工作的通知》,标志着高校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形式转变为自上而下推动的有组织、有规模地正式合作模式,更大规模更深层次推进研究生联合培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学校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的开放式培养体系”。国家“2011 计划”也提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以及政策项目的引导,促进高校和科研机构、企业的深度合作”。可见,大学研究院推进研究生联合培养意义重大。
2 国外研究生联合培养的案例和经验
2.1 美国:建立完善的资助体系[7]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既是美国的公立医学科研实体也是国际知名的医学研究中心之一。它除了开展科研和科研管理职能外,还兼具着人才培训的职能。它参与大学的人才培养主要是通过完善的资助体系来实现的,它的资助体系涉及范围从大学生到高级研究人员,无不广泛而深入地发掘出年轻人的科研潜能。在研究生联合培养方面,国立卫生研究院主要是通过提供充足的奖学金和优越科研工作环境等方式参与到研究生联合培养的当中的。在完成了第一年的课程学习之后,研究生便可以进入NIH 的合作实验室从事课题研究工作。目前,国立卫生研究院己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资助体系,可以对致力于科研工作的人员各阶段实施全过程资助。如在大学毕业后一年,可以申请博士前培养奖学金开展初步科学培训;在获得博士学位后,可以申请博士后培养奖学金,以便进一步参加科研实践;在完成博士后工作4年,可以申请首次独立研究基金,以培养其独立承担研究课题的能力;在完成博士后工作14年,便可以申请高级人员奖学金帮助其转变研究方向,开拓出交叉的新研究领域。
2.2 德国:利用功能定位的互补[8]
德国马普学会于1948年2月26日成立,是在原威廉皇家学会基础上组建起来的一个公益性实体科研自治组织,是德国最大的自然科学研究机构,在世界科学界有很高的声望。它能与大学开展有效合作,源自它与大学在国家科研体系中的功能定位是互补的。一是参与高校的“卓越倡议”计划。2005年,德国为了打造世界一流大学,启动了名为“卓越倡议”的计划后,马普学位更是在该计划重点发展研究生院、精英集群以及未来概念这三个领域中深化了合作内容和形式。因为马普学会没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就通过与大学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为研究生提供完成学位论文所需的研究条件,参与研究生学术指导,共签合作协议分享使用有关软硬件资源,联合资助重点领域的研究等等形式开展广泛深入的合作。二是实施客座研究员计划。为了增进与大学之间的合作,马普学会推出了马普客座研究员计划,规定大学教职人员可以申请成为马普客座研究员,在聘期内(最长5年)他们可以领导马普研究所的一个研究小组工作。三是创建马普国际研究院。2000年,马普学位将本只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定位,通过与德国大学联盟以及其他教育组织成立了马普国际研究院(IMPRS)的形式,调整为培养硕士、博士并重的战略。四是设立美因茨马普研究生中心。为进一步深化与大学的合作,2008年马普学会与美茵茨大学联合建立了美因茨马普研究生中心,提高直接参与到具体培养过程的程度。
2.3 日本:实施研究生院制度[9]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RIKEN)是日本唯一的一个自然科学领域的综合性研究所,其研究范围涵盖了自然科学的广阔领域,从基础研究到应用开发的整个过程,其研究成果普及全社会。每年理化学研究所会吸引很多研究生来此做研究,但它并不能授予研究生硕士或博士学位。与大学开展联合培养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理化学研究所是通过与日本国内外的著名大学合作实施研究生院制度来实现的。研究生院制度的建立就是出于充分利用全球的优质研究资源,发掘和培养未来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年轻科学家。在这一制度的保障下,研究生在理化学研究所上学期间,研究所将向其发放生活补贴,以及承担其部分住房成本。来此攻读博士学位者,可以在理化学研究所以大学学生的身份参与研究所的科学研究工作。在完成双方单位的学位毕业要求后,可申请学籍所在的大学学位。这种灵活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使其与世界多所知名大学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3 大学研究院研究生联合培养思考与建议
研究生教育是本科后以研究为主要特征的高层次教育,其本身就是一种系统化的创新教育。大学研究院在学科、资源、人才、国际合作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必须根据科技、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实行新的研究生联合培养途径和模式。华南先进光电子研究院是华南师范大学按照“高水平、新机制和国际化”的理念,于2010年开始筹建的、2012年3月29日成立的科研教学机构,并根据学校总体部署探索、创建的“学术创新特区”,其在联合培养研究生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
3.1 实行“多导师”联合培养
在传统“一对一”的师徒传承关系中,每个研究生只有一个导师,但由于研究生导师自身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等限制,往往会使指导的学生不容易跳出导师的影响。在学习研究过程中,研究生往往属于从属被动的地位,从而易限制学生视野和思路的拓展。华南先进光电子研究院的很多导师都是学校通过“年薪制”聘请的国际知名学者,他们一般在此工作半年时间,他们就通过建立多导师的导师团队进行研究生培养。如瑞典皇家科学院和瑞典皇家工程院院士Sune Svanberg 教授(曾任诺贝尔物理学奖评委10年、其中2年任主席)和欧洲光学学会主席Katarina Svanberg 教授,就与李军教授、詹求强博士等,建立了导师团队,通过团队的形式指导研究生,导师之间定期沟通,以“分享(资源、技术、经验、价值观等)、合作、促进”为核心,以共同愿景为纽带把导师联结在一起,互相交流和共同学习,寻求适合研究生个体特点的培养方法和发展方向。
3.2 实行“跨学院”联合培养
大学的学院是独立的二级机构,在行政、资源、人事等方面存在条块分割、资源分散、投入重复等问题。华南先进光电子研究院以广东省信息感知光电技术创新科研团队、广东省新型平板显示技术创新科研团队和广东省领军人才等大型项目为载体,提供跨学院联合培养研究生平台,通过举办学术交流活动、学术沙龙等,目的在于拓宽研究生的视野,激发创新灵感,提高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其学术水平。目前已经举办了“光·声·经济·生命·身心健康”学术沙龙、信息产业化联盟信息风暴沙龙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专业基础课程设置方面,学科相近的学院也进行了互选互认。
3.3 实行“跨学科”联合培养
新的学科生长点与重大突破性科研成果往往产生于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之中。培养跨学科、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是促进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及促进新学科生长点的发育与获得重大突破性科研成果的重要基础。跨学科院系与研究机构或中心是承担跨学科研究生培养职责的载体,以跨学科研究计划或项目为导向,鼓励不同专业背景的研究生参与学习和研究,从而达到培养具有解决综合问题能力、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的协同型人才的目的。华南先进光电子研究院与生命科学学院、心理学院、计算机学院等,分别联合成立了“绿色光身心健康研究中心”等跨学科研究机构,并进行研究生的联合招录和培养。
3.4 实行“跨单位”联合培养
过去高校研究生多是封闭式培养,当前应该突破当前制约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外部机制障碍,建立多机构、多部门、多单位协同创新机制。在“协同创新”的大背景下,应及时转变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使培养出的研究生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一是高校之间、高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开展以项目为载体的联合培养,如华南先进光电子研究院与山东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化学研究所等单位建立了联合培养合作关系。二是高校与企业、政府之间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可以利用地方和企业的特点和优势,将资源引入高校的研究生教育过程,打破以教师、课堂和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提高人才培养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水平。
3.5 实行“跨国别”联合培养
伴随经济全球化,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也不断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的合作日益频繁。国际合作与交流已成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10]。这些国际合作与交流一方面可引进国际一流的创新力量和创新资源,从而可以提高研究生的学术起点,提高研究生科研水平和竞争力;另一方面也可改善研究生培养的学术环境,提高学校在研究生培养上的声誉。华南先进光电子研究院还积极参与开展中瑞光子研究中心(JORCEP)的相关工作,与瑞典隆德大学(Lund University)进行联合培养,并通过承办亚洲最大的光电子会议(ACP 2012)等提高培养的国际化水平。
[1]邬备民,吴瑶.高等研究院的功能及其运行模式[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1(5):19-21.
[2]赵希男,生奇志.我国大学研究院创新体系研究[J].科技管理探究,2007(6):13-15.
[3]邵毓林,姜富明,朱晓岚.高校研究院管理体制的讨论[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2(6):89-92,96.
[4]萧磊,萧延高,张晓军.电子科技大学研究院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路径分析[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8(2):16-20.
[5]薛文正.中外联合培养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56-62.
[6]马静,胡涌,常新华,刘翠琼.国内外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模式研究:基于国内指导教师调查问卷的分析[J].中国林业教育,2011(7):34-37.
[7]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介绍/[EB/OL].http://www.cc.nih.gov.
[8]朱崇开.德国基础科学研究的中坚力量——马普学会[J].学会,2010(3):34-37.
[9]日本理化学研究所介绍[EB/OL].http://www.riken.go..jp/enRn/index,html.
[10]王根顺,王辉.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国际化的探索与实践[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4:23-27.